一种防汛抗洪用的水上救生气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6901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汛抗洪用的水上救生气垫,包括气垫主体,所述气垫主体的底部覆盖设置有耐磨套,所述气垫主体的顶部覆盖设置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在气垫主体的侧面设置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环绕气垫主体等距排列,所述固定带的端部与防护壳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垫板,所述固定带的外侧表面贯穿开设有套孔,所述套孔沿固定带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列,所述固定带包括编织层、隔离层、基带层和棉垫层;固定带有利于防汛抗洪中落水人员抓握攀爬至气垫主体,相邻固定带的套孔之间架设横杆,组成简易软梯有利于落水人员攀爬至气垫主体,编织层和棉垫层在保证固定带结构强度的同时有利于落水人员抓握的舒适度。落水人员抓握的舒适度。落水人员抓握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汛抗洪用的水上救生气垫


[0001]本技术涉及水上救援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汛抗洪用的水上救生气垫。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城镇人口急剧膨胀,城市数量规模也都快速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市政、城市排水管网相对滞后,近年来,由于天气反常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强降雨给我国多地城市造成不同程度地洪涝灾害,引发严重内涝,严重地威胁着城市安全,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目前市面上出现的水上救生设备,仍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不能够满足生产生活的需求;
[0003]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8278295U所公开的一种多用途水上救生装置,虽然实现了具有桨板、担架、救生气垫等多种用途,实用性极强,而且双气室结构可以在桨板主体触礁破损后显著增强产品的使用安全性,但是并未解决防汛抗洪中落水人员无法具备足够的借力,从而导致攀爬至水上救生气垫的过程费时费力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汛抗洪用的水上救生气垫。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汛抗洪用的水上救生气垫,固定带有利于防汛抗洪中落水人员抓握攀爬至气垫主体,相邻固定带的套孔之间架设横杆,组成简易软梯有利于落水人员攀爬至气垫主体,编织层和棉垫层在保证固定带结构强度的同时有利于落水人员抓握的舒适度。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汛抗洪用的水上救生气垫,包括气垫主体,所述气垫主体的底部覆盖设置有耐磨套,所述气垫主体的顶部覆盖设置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在气垫主体的侧面设置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环绕气垫主体等距排列,所述固定带的端部与防护壳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垫板,所述固定带的外侧表面贯穿开设有套孔,所述套孔沿固定带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列,所述固定带包括编织层、隔离层、基带层和棉垫层。
[0006]优选的,所述固定带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相对于固定带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拓展带,所述拓展带与固定带相互对应且轮廓吻合。
[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带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魔术公贴,所述拓展带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魔术母贴,所述魔术母贴与魔术公贴之间相互对应且贴合。
[0008]优选的,所述垫板的外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拓展带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拉环的端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挂钩。
[0009]优选的,所述拓展带的表面相对于固定带开设有套孔,所述套孔的端口外壁固定连接有加强环,所述加强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垫圈。
[0010]优选的,所述棉垫层覆盖设置在基带层的表面外部,所述隔离层覆盖设置在棉垫
层的表面外部,所述编织层覆盖设置在隔离层的表面外部。
[0011]优选的,所述基带层包括塑形丝,所述塑形丝纵横交错网状铺设在固定带和拓展带的内部夹层,所述编织层的表面轮廓为波浪形结构。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3]1、耐磨套有利于气垫主体在运输过程中的防护,防护壳有利于保护气垫主体在防汛抗洪中免受漂浮物的撞击损坏,固定带有利于防汛抗洪中落水人员抓握攀爬至气垫主体,垫板使固定带与防护壳之间固定更加牢靠,避免固定带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发生断裂脱落,相邻固定带的套孔之间架设横杆,组成简易软梯有利于落水人员攀爬至气垫主体,编织层和棉垫层在保证固定带结构强度的同时有利于落水人员抓握的舒适度;
[0014]2、拓展带有效延长固定带的长度,使落水人员更容易抓握移动,魔术母贴与魔术公贴有利于拓展带与固定带的收纳,其可随实际使用而收展,拓展带以挂钩与固定环固定,拓展带与固定带形成环状结构,有利于落水人员的抓握,加强环及垫圈增强套孔强度的同时防止横杆发生位移脱落,塑形丝有利于固定带和拓展带的定型,便于防汛抗洪中使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拓展带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垫板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拉环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固定带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的基带层示意图。
[0021]其中:1、气垫主体;2、固定带;3、耐磨套;4、防护壳;5、垫板;6、魔术公贴;7、魔术母贴;8、拉环;9、拓展带;10、连接环;11、加强环;12、套孔;13、垫圈;14、固定环;15、挂钩;16、编织层;17、隔离层;18、基带层;19、棉垫层;20、塑形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
[0023]请参照图1、图2和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汛抗洪用的水上救生气垫,包括气垫主体1,气垫主体1的底部覆盖设置有耐磨套3,有利于气垫主体1在运输过程中的防护,气垫主体1的顶部覆盖设置有防护壳4,有利于保护气垫主体1在防汛抗洪中免受漂浮物的损坏,防护壳4在气垫主体1的侧面设置有固定带2,有利于防汛抗洪中落水人员抓握攀爬至气垫主体1,固定带2环绕气垫主体1等距排列,固定带2的端部与防护壳4的外壁固定连接
有垫板5,使固定带2与防护壳4之间固定更加牢靠,避免固定带2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发生断裂脱落,固定带2的外侧表面贯穿开设有套孔12,相邻固定带2的套孔12之间架设横杆,组成简易软梯有利于落水人员攀爬至气垫主体1,套孔12沿固定带2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列,固定带2包括编织层16、隔离层17、基带层18和棉垫层19,在保证固定带2结构强度的同时有利于落水人员抓握的舒适度。
[0024]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如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固定带2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10,连接环10相对于固定带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拓展带9,拓展带9与固定带2相互对应且轮廓吻合,有效延长固定带2的长度,使落水人员更容易抓握移动;
[0025]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如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固定带2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魔术公贴6,拓展带9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魔术母贴7,魔术母贴7与魔术公贴6之间相互对应且贴合,有利于拓展带9与固定带2的收纳,其可随实际使用而收展;
[0026]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如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公开了垫板5的外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4,拓展带9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拉环8,拉环8的端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挂钩15,拓展带9以挂钩15与固定环14固定,拓展带9与固定带2形成环状结构,有利于落水人员的抓握;
[0027]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汛抗洪用的水上救生气垫,包括气垫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主体(1)的底部覆盖设置有耐磨套(3),所述气垫主体(1)的顶部覆盖设置有防护壳(4),所述防护壳(4)在气垫主体(1)的侧面设置有固定带(2),所述固定带(2)环绕气垫主体(1)等距排列,所述固定带(2)的端部与防护壳(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垫板(5),所述固定带(2)的外侧表面贯穿开设有套孔(12),所述套孔(12)沿固定带(2)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列,所述固定带(2)包括编织层(16)、隔离层(17)、基带层(18)和棉垫层(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汛抗洪用的水上救生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2)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10),所述连接环(10)相对于固定带(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拓展带(9),所述拓展带(9)与固定带(2)相互对应且轮廓吻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汛抗洪用的水上救生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2)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魔术公贴(6),所述拓展带(9)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魔术母贴(7),所述魔术母贴(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修彩代玉记
申请(专利权)人:莒南县应急管理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