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袋收纳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6628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血袋收纳盒。它包括由侧板组成的呈矩形筒状的主体,所述主体的底面设有底板,所述主体的上端为开口,所述侧板包括依次相连的前侧板、右侧板、后侧板和左侧板,所述前侧板的上端设有顶点向下、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形弧形凹口,所述前侧板上设有左右分布的左镂空视窗和右镂空视窗,所述左镂空视窗与右镂空视窗之间设有竖向隔断,所述隔断的宽度为10~20mm;所述前侧板为透明侧板;所述左侧板、右侧板或后侧板中至少有一个侧板的上部设有提手,所述左侧板或右侧板上设有书写区或标签黏贴区或标签插槽。贴区或标签插槽。贴区或标签插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血袋收纳盒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收纳容器,特别是公开一种血袋收纳盒。

技术介绍

[0002]全血、红细胞类成分血是需要冷藏贮存的,贮存温度为2

6℃。红细胞在贮血专用冷藏冰箱内要垂直放置,因为放置一段时间后红细胞与血浆会分层,如上层血浆颜色正常,则此袋血可以给病人输注;如观察上清不清透,为红色,则红细胞已破碎解离,溶血的血液不宜用于临床。
[0003]在我国,全血采血量分为200ml和400ml两种,而红细胞类成分血是从全血中分离出来的。血袋规格分别为:Q200:50ml规格,供采血200ml;Q400:100ml规格,供采血400ml。全血、红细胞类成分血的贮存期一般为35天。
[0004]冷藏贮存、在效期内、且分层清晰无凝块的红细胞才能用于临床。目前,各级血站和医院输血科使用的存放血袋的血袋篮、或血袋架,血袋篮的结构通常为:通过实心细金属棒焊接而成的长方形篮筐结构,每个血袋篮可以依次容放若干袋血。也有在血袋篮的中间设置若干个分隔单元,每个分隔单元可以放多个袋血。鉴于国内血制品袋规格统一,血袋的尺寸:小袋为13.5*10.5*2cm,大袋为18*11.5*2cm,国内各有关单位部门使用的冰箱层高多为21cm。常用的长方形血袋篮:长宽高为37cm*12.5cm*14cm;设有分隔单元的血袋篮中,每个分隔单元的长宽高为12cm*4.5cm*8cm。
[0005]现有存放血袋的血袋篮、血袋架存在一些弊端。由于每个血袋篮或血袋架的结构较为单一,即使有金属架的分隔单元,由于其结构限制,均为挤压摩擦式存放,即当血袋存放较满时,血袋之间可通过相互间横向挤压力、相互间纵向摩擦力而保持相对固定的直立位置不倒伏;当血袋数量不能放满血袋篮或血袋架最大容量时,血袋、尤其是装有红细胞类成分血制品的血袋,由于血袋包装本身为软性袋体结构,非常容易倒伏、无法满足所有血袋垂直放置的要求,不能有效观察血液分层情况。同时,现有的血袋篮或血袋架,无法明确提示某一袋血制品效期,不利于实时盘点血液库存及效期情况查看,取用时也极为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防止血袋倒伏、利于观察血袋情况的血袋收纳盒。
[0007]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血袋收纳盒,包括由侧板组成的呈矩形筒状的主体,所述主体的底面设有底板,所述主体的上端为开口,所述侧板包括依次相连的前侧板、右侧板、后侧板和左侧板,所述前侧板的上端设有顶点向下、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形弧形凹口,所述前侧板上设有左右分布的左镂空视窗和右镂空视窗,所述左镂空视窗与右镂空视窗之间设有竖向隔断,所述隔断的宽度为10~20mm;所述前侧板为透明侧板;所述左侧板、右侧板或后侧板中至少有一个侧板的上部设有提手,所述左侧板或右侧板上设有书写区或标签黏贴区或标签插槽。
[0008]所述左侧板和/或右侧板的上方设有圆形通孔形成所述提手。
[0009]所述后侧板的上方设有横向椭圆形通孔形成所述提手。
[0010]所述底板的底面设有摩擦层,所述摩擦层为橡胶层或硅胶层。
[0011]所述抛物线形弧形凹口的抛物线形状公式为x2=5.0625y,其中,0mm≤x≤45mm,0mm≤y≤40mm。
[0012]所述左镂空视窗、右镂空视窗的下侧边至所述主体的底板底面的距离为25~32mm。
[0013]所述主体的整体高度为135~180mm,宽度为105~130mm,厚度为20~30mm。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主体和底板用于放置一个装有红细胞类成分血制品的血袋,通过透明的前侧板、左镂空视窗与右镂空视窗方便对血袋内血制品分层情况、以及血袋上条码信息的观察;通过所述抛物线形弧形凹口方便高度不同的大小规格血袋的拿取,抛物线形弧形的形状既可以满足固定血袋的需要,同时对于不同规格高度的血袋都能适用;通过所述书写区或标签黏贴区或标签插槽,方便对存放在本技术内的血袋进行标记;所述提手方便提拿整个主体,便于移动,提手的优选结构为在侧板上设置的圆形通孔或椭圆形通孔,便于多个本技术整齐排列放置;所述底板的底面通过摩擦层使得本技术在冰箱中存放时更加稳定,进一步防止倾倒。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主体;2、摩擦层;3、前侧板;4、右侧板;5、后侧板;6、左侧板;7、凹口;8、左镂空视窗;9、右镂空视窗;10、隔断;11、圆形通孔;12、横向椭圆形通孔;13、书写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根据图1,本技术包括由侧板组成的呈矩形筒状的主体,所述主体1的底面设有用于封闭所述主体1底部的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面设有摩擦层2,所述摩擦层2优选橡胶层或硅胶层。所述主体1的整体高度为135~180mm,优选180mm,宽度为105~130mm,优选110mm,厚度为20~30mm,优选25mm。所述主体1的上端为开口,所述侧板包括依次相连的前侧板3、右侧板4、后侧板5和左侧板6,所述前侧板3的上端设有顶点向下、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形弧形凹口7,所述前侧板3上设有左右分布的左镂空视窗8和右镂空视窗9,所述左镂空视窗8与右镂空视窗9之间设有竖向隔断10,所述隔断10的宽度为10~20mm,优选10mm;所述前侧板3为透明侧板,优选透明塑料板;所述左镂空视窗8、右镂空视窗9的下侧边至所述主体1的底板底面的距离为25~32mm,优选30mm。
[0018]所述左侧板6、右侧板4或后侧板5中至少有一个侧板的上部设有提手,具体的,所述左侧板6和/或右侧板4的上方设有圆形通孔11形成所述提手。所述后侧板5的上方设有横向椭圆形通孔12形成所述提手;所述提手还可以是向外或向上突出的拉手、凸起等,所述提手的作用是方便提起或拿取本技术。所述左侧板6或右侧板4上设有书写区13或标签黏贴区或标签插槽,方便对存放在本技术内的血袋进行标记。
[0019]所述抛物线形弧形凹口7的抛物线形状公式为x2=5.0625y,其中,0mm≤x≤45mm,0mm≤y≤40mm。
[0020]通过透明的前侧板、左镂空视窗与右镂空视窗方便对血袋内血制品分层情况、以
及血袋上条码信息的观察;通过所述抛物线形弧形凹口方便高度不同的大小规格血袋的拿取,抛物线形弧形的形状既可以满足固定血袋的需要,同时对于不同规格高度的血袋都能适用;通过所述书写区或标签黏贴区或标签插槽,方便对存放在本技术内的血袋进行标记;血液效期为35天,通过所述书写区或标签黏贴区或标签插槽,根据需要可在书写区或涂或写上不同颜色的标记、文字,或通过标签的黏贴或插放,显示血液效期,例如,临近效期7天内的血液、效期8

14天的血液、效期15

21天的血液、效期22

28天的血液、或效期29

35天的血液,更加方便使用和管理。
[00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袋收纳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侧板组成的呈矩形筒状的主体,所述主体的底面设有底板,所述主体的上端为开口,所述侧板包括依次相连的前侧板、右侧板、后侧板和左侧板,所述前侧板的上端设有顶点向下、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形弧形凹口,所述前侧板上设有左右分布的左镂空视窗和右镂空视窗,所述左镂空视窗与右镂空视窗之间设有竖向隔断,所述隔断的宽度为10~20mm;所述前侧板为透明侧板;所述左侧板、右侧板或后侧板中至少有一个侧板的上部设有提手,所述左侧板或右侧板上设有书写区或标签黏贴区或标签插槽。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血袋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和/或右侧板的上方设有圆形通孔形成所述提手。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明吴文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