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节能住宅的新能源供热楼面保温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6198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节能住宅的新能源供热楼面保温设备,包括主体仓,所述主体仓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加热仓,且加热仓的顶部安装有导风仓,所述导风仓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二热交换管,所述导风仓的内底部安装有第一热交换管,且第一热交换管和第二热交换管位于中心部位的一端相互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导热片、电子比例燃气阀、燃烧器和第三热交换管的配合使用,燃烧产生的高温空气在相邻两组导热片之间向上流动,过程中热空气不断接触到导热片的表面,从而可以极大地将空气中的温度通过导热片传递给第三热交换管内部的液体,从而提高了整个新能源供热楼面保温设备的加热效果,也就提高了对燃气燃烧产生的热量利用效果。用效果。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节能住宅的新能源供热楼面保温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供热保温设备
,具体为一种基于节能住宅的新能源供热楼面保温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越来越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以冬季采暖为例,相较于燃煤式采暖设备会产生较多的烟尘、污染气体(如CO2、SO2等)会对环境产生较大危害,燃气采暖热水炉利用天然气作为能源,通过天然气的燃烧实现对水的加热,从而满足采暖需求,燃气采暖热水炉对环境更加友好,可以避免对环境的污染。
[0003]当前楼面保温设备在使用时,通常是加热热交换器来加热其中的流动水,而热交换器上使用的加热片常见的为直板状结构,虽然可以有效地利用煤气燃烧产生的热量,但是无法进一步提高该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且当前楼面保温设备在使用时,燃烧产生的热空气往往会直接排出到外界环境中,无法进一步提高热能的利用效率;同时当前的楼面保温设备在使用时,由于流动在加热后会使得管道中的气压增大,若是常用的泄压阀出现问题,则大大降低了该楼面保温设备使用的安全性,无法进一步提高该楼面保温设备的生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节能住宅的新能源供热楼面保温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相关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节能住宅的新能源供热楼面保温设备,包括主体仓,所述主体仓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加热仓,且加热仓的顶部安装有导风仓,所述导风仓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二热交换管,所述导风仓的内底部安装有第一热交换管,且第一热交换管和第二热交换管位于中心部位的一端相互连通,所述加热仓的内部设置有第三热交换管,所述第三热交换管的外侧均匀设置有导热片,所述加热仓两侧的底部对称设置有进气孔,所述第三热交换管的顶端与第一热交换管位于外侧的一端连通,所述主体仓内底部的一侧安装有汇集箱,所述主体仓内顶部靠近汇集箱的一侧安装有水泵,且水泵的输出端与第二热交换管位于外侧的一端连通,所述水泵的输入端与汇集箱的内底部连通,所述主体仓内底部靠近汇集箱的一侧设置有自动保护装置,所述主体仓的底部安装有燃气接口,且燃气接口的顶端延伸至主体仓的内部并安装有电磁阀,所述主体仓一端的底部设置有两组主仓门,一组所述主仓门的外侧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通过导线分别与水泵、电磁阀和点火电极电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自动保护装置包括接触觉传感器、顶板、弹簧、活动杆、活塞和气缸筒,所述主体仓内底部靠近汇集箱的一侧安装有气缸筒,且气缸筒的内部与汇集箱的内顶部连通,所述气缸筒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的顶部安装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端安装有顶板,所述活动杆外侧的顶部套设有弹簧,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顶板的底部和气缸
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主体仓内部靠近汇集箱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与顶板相互配合的接触觉传感器。
[0007]优选的,所述主体仓底部的两侧对称安装有水管接口,一组所述水管接口的顶端与汇集箱的内部连通,另一组所述水管接口的顶端安装有辅助管,且辅助管的顶端与第三热交换管的底端连通。
[0008]优选的,所述加热仓的内底部安装有燃烧器,且燃烧器的底端安装有电子比例燃气阀,所述电子比例燃气阀的输入端与电磁阀的顶端连通,所述电子比例燃气阀的输出端与燃烧器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燃烧器的顶部设置有点火电极。
[0009]优选的,所述汇集箱一侧的顶部安装有导气管,而导气管的底端安装有阀门,且导气管的底端通过阀门与气缸筒的内底部连通。
[0010]优选的,所述汇集箱的顶部安装有排气管,且排气管的出口延伸至主体仓的外侧并安装有泄压阀,所述汇集箱的一侧安装有压力表。
[0011]优选的,所述主体仓内顶部的一侧安装有风机,且风机的扇叶位于导风仓的内顶部,所述导风仓的内顶部设置有第一过滤网。
[0012]优选的,所述主体仓两侧的中间位置处对称开设有方形孔,且方形孔的内侧设置有第二过滤网。
[0013]优选的,所述加热仓内顶部靠近水泵的一侧开设有出气孔,且出气孔的内侧设置有风扇,所述加热仓通过出气孔与导风仓的内部连通。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三热交换管的外侧共安装有二十组导热片,且导热片的底端呈平直状结构,而导热片上端呈波浪形结构。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节能住宅的新能源供热楼面保温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通过导热片、电子比例燃气阀、燃烧器和第三热交换管的配合使用,在燃烧器燃烧煤气产生火焰后,火焰在对导热片和第三热交换管进行加热,而燃烧产生的高温空气在相邻两组导热片之间向上流动,过程中热空气不断接触到导热片的表面,从而可以极大地将空气中的温度通过导热片传递给第三热交换管内部的液体,从而提高了整个新能源供热楼面保温设备的加热效果,也就提高了对燃气燃烧产生的热量利用效果。
[0017]2、本技术通过第一热交换管、第二热交换管、风机、导风仓和加热仓的配合使用,在高温空气对导热片加热完成后,还有热量的空气进入到导风仓的内部后,会逐渐对第一热交换管和第二热交换管内部的液体进行预热,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该新能源供热楼面保温设备对余热的利用效率,从而有助于降低该新能源供热楼面保温设备的能源消耗,也就提高了该设备环保节能的效果。
[0018]3、本技术通过控制面板、燃气接口、电磁阀、自动保护装置和汇集箱的配合使用,在设备的泄压阀出现故障时,汇集箱的内部的压强也会增大,压力迫使气缸筒内部的活塞逐渐上升,而弹簧受力拉长,若是顶板按压的接触觉传感器,接触觉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面板,由控制面板控制电磁阀关闭,从而直接断开对燃烧器燃气的供应,避免持续加热使得汇集箱内部的压强持续增大,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该新能源供热楼面保温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剖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导热片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第一热交换管的俯视图;
[0024]图6为本技术导风仓的立体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图3的A处放大剖视图。
[0026]图中:1、主体仓;2、控制面板;3、主仓门;4、燃气接口;5、水管接口;6、水泵;7、第一热交换管;8、第二热交换管;9、风机;10、导风仓;11、导热片;12、加热仓;13、辅助管;14、电子比例燃气阀;15、燃烧器;16、电磁阀;17、自动保护装置;171、接触觉传感器;172、顶板;173、弹簧;174、活动杆;175、活塞;176、气缸筒;18、汇集箱;19、点火电极;20、进气孔;21、第三热交换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节能住宅的新能源供热楼面保温设备,包括主体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仓(1)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加热仓(12),且加热仓(12)的顶部安装有导风仓(10),所述导风仓(10)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二热交换管(8),所述导风仓(10)的内底部安装有第一热交换管(7),且第一热交换管(7)和第二热交换管(8)位于中心部位的一端相互连通,所述加热仓(12)的内部设置有第三热交换管(21),所述第三热交换管(21)的外侧均匀设置有导热片(11),所述加热仓(12)两侧的底部对称设置有进气孔(20),所述第三热交换管(21)的顶端与第一热交换管(7)位于外侧的一端连通,所述主体仓(1)内底部的一侧安装有汇集箱(18),所述主体仓(1)内顶部靠近汇集箱(18)的一侧安装有水泵(6),且水泵(6)的输出端与第二热交换管(8)位于外侧的一端连通,所述水泵(6)的输入端与汇集箱(18)的内底部连通,所述主体仓(1)内底部靠近汇集箱(18)的一侧设置有自动保护装置(17),所述主体仓(1)的底部安装有燃气接口(4),且燃气接口(4)的顶端延伸至主体仓(1)的内部并安装有电磁阀(16),所述主体仓(1)一端的底部设置有两组主仓门(3),一组所述主仓门(3)的外侧安装有控制面板(2),所述控制面板(2)通过导线分别与水泵(6)、电磁阀(16)和点火电极(19)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节能住宅的新能源供热楼面保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保护装置(17)包括接触觉传感器(171)、顶板(172)、弹簧(173)、活动杆(174)、活塞(175)和气缸筒(176),所述主体仓(1)内底部靠近汇集箱(18)的一侧安装有气缸筒(176),且气缸筒(176)的内部与汇集箱(18)的内顶部连通,所述气缸筒(176)的内部设置有活塞(175),所述活塞(175)的顶部安装有活动杆(174),所述活动杆(174)的顶端安装有顶板(172),所述活动杆(174)外侧的顶部套设有弹簧(173),且弹簧(173)的两端分别与顶板(172)的底部和气缸筒(17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主体仓(1)内部靠近汇集箱(18)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与顶板(172)相互配合的接触觉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强胡维腾余昶王红磊李飞雷建
申请(专利权)人:舜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