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支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6180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回转支承结构,包括内圈、外圈、滚动体和密封件,所述滚动体为滚针,密封件包括内密封件和外密封件,内圈朝向外圈的面上设有供内密封件安装的内凹槽,外圈朝向内圈的面上设有供外密封件安装的外凹槽,所述内密封件朝向外圈的面沿内圈的轴线方向呈波浪状或锯齿状且内密封件与外圈之间存在间隙,外密封件朝向内圈的面沿外圈的轴线方向呈波浪形或锯齿状且外密封件与内圈之间存在间隙。间隙。间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回转支承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回转支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回转支承是一种在工程机械上能承受很大载荷的重要连接及传力元件,是一切两部分之间需作相对回转、又需要承受轴向力、径向力、倾覆力矩的机械所必需的重要传力元件。回转支承通常包括外圈、内圈、滚动体和密封件。
[0003]现有的回转支承能满足大多数使用场景,但现有的回转支承的滚动体多为球体,而且密封件多为接触式密封,滚动体为球体承载能力高但外形较厚重,接触式密封不适用于高转速环境,现有的回转支承不适用于径向安装空间小、转速高、径向承载能力要求高、轴向几乎不承受载荷的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比现有技术更适用于径向安装空间小、转速高、径向承载能力要求高、轴向几乎不承受载荷的场景的回转支承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回转支承结构,包括内圈、外圈、滚动体和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体为滚针,所述密封件包括内密封件和外密封件,所述内圈朝向外圈的面上设有供内密封件安装的内凹槽,所述外圈朝向内圈的面上设有供外密封件安装的外凹槽,所述内密封件朝向外圈的面沿内圈的轴线方向呈波浪状或锯齿状且内密封件与外圈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外密封件朝向内圈的面沿外圈的轴线方向呈波浪形或锯齿状且外密封件与内圈之间存在间隙。
[0006]采用上述方案,采用滚针作为滚动体,可使整个回转支承更薄,而且滚针的径向承载能力高,适用于径向安装空间小、径向承载能力要求高、轴向几乎不承受载荷的场景,内密封件与外圈间隙配合,形成迷宫密封,外密封件与内圈间隙配合,形成迷宫密封,相较于接触式密封,更适用于转速高的场景。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外圈和内圈同轴设置且沿轴线方向错位设置,所述内凹槽的槽口沿内圈的轴线方向突出外圈远离外凹槽的端面,所述外凹槽的槽口沿外圈的轴线方向突出内圈远离内凹槽的端面。
[0008]采用上述方案,使本技术更符合使用场景,内凹槽和外凹槽的位置可使内密封件和外密封件的密封效果更好。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内密封件远离外密封件的一端向远离轴线的方向凸起形成内覆盖端,所述内覆盖端与外圈远离外凹槽的端面相对设置且内覆盖端与外圈之间存在间隙。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外密封件远离内密封件的一端向轴线方向凸起形成外覆盖端,所述外覆盖端与内圈远离内凹槽的端面相对设置且外覆盖端与内圈之间存在间隙。
[0011]采用上述方案,内覆盖端和外覆盖端的存在,使外密封件和内密封件的密封效果更高,而且内覆盖端和外覆盖端可以防止外界一些较大的污染物进入回转支承。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内密封件与内凹槽之间设有防止内密封件脱离内凹槽的内凸块与内凹腔。
[0013]采用上述方案,防止内密封件在回转支承使用时与内凹槽产生较大的位移,保证内密封件的密封效果。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外密封件与外凹槽之间设有防止外密封件脱离外凹槽的外凸块与外凹腔。
[0015]采用上述方案,防止外密封件在回转支承使用时与外凹槽产生较大的位移,保证外密封件的密封效果。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0017]附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图。
[0018]内圈1、内凹槽11、内凹腔111、外圈2、外凹槽21、外凹腔211、滚针3、内密封件4、内覆盖端41、内凸块42、外密封件5、外覆盖端51、外凸块52。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特别说明外,描述中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1]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
[0022]一种回转支承结构,包括内圈1、外圈2、滚针3、内密封件4和外密封件5,内圈1朝向外圈2的面上设有供内密封件4安装的内凹槽11,外圈2朝向内圈1的面上设有供外密封件5安装的外凹槽21,内密封件4朝向外圈2的面沿内圈1的轴线方向呈波浪状且内密封件4与外圈2之间存在间隙,外密封件5朝向内圈1的面沿外圈2的轴线方向呈波浪形且外密封件5与内圈1之间存在间隙。采用滚针3作为滚动体,可使整个回转支承更薄,而且滚针3的径向承载能力高,适用于径向安装空间小、径向承载能力要求高、轴向几乎不承受载荷的场景,内密封件4与外圈2间隙配合,形成迷宫密封,外密封件5与内圈1间隙配合,形成迷宫密封,相较于接触式密封,更适用于转速高的场景。
[0023]外圈2和内圈1同轴设置且沿轴线方向错位设置,内凹槽11的槽口沿内圈1的轴线方向突出外圈2远离外凹槽21的端面,外凹槽21的槽口沿外圈2的轴线方向突出内圈1远离
内凹槽11的端面。使本技术更符合使用场景,内凹槽11和外凹槽21的位置可使内密封件4和外密封件5的密封效果更好。
[0024]内密封件4远离外密封件5的一端向远离轴线的方向凸起形成内覆盖端41,内覆盖端41与外圈2远离外凹槽21的端面相对设置且内覆盖端41与外圈2之间存在间隙。外密封件5远离内密封件4的一端向轴线方向凸起形成外覆盖端51,外覆盖端51与内圈1远离内凹槽11的端面相对设置且外覆盖端51与内圈1之间存在间隙。内覆盖端41和外覆盖端51的存在,使外密封件5和内密封件4的密封效果更高,而且内覆盖端41和外覆盖端51可以防止外界一些较大的污染物进入回转支承。
[0025]内密封件4与内凹槽11之间设有防止内密封件4脱离内凹槽11的内凸块42与内凹腔111。防止内密封件4在回转支承使用时与内凹槽11产生较大的位移,保证内密封件4的密封效果,本实施例中内凸块42沿内圈1的轴线方向的形状呈三角形,方便内凸块42安装至内凹腔111。
[0026]外密封件5与外凹槽21之间设有防止外密封件5脱离外凹槽21的外凸块52与外凹腔211。防止外密封件5在回转支承使用时与外凹槽21产生较大的位移,保证外密封件5的密封效果,本实施例中外凸块52沿外圈2的轴线方向的形状呈三角形,方便外凸块52安装至外凹腔211。
[0027]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支承结构,包括内圈、外圈、滚动体和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体为滚针,所述密封件包括内密封件和外密封件,所述内圈朝向外圈的面上设有供内密封件安装的内凹槽,所述外圈朝向内圈的面上设有供外密封件安装的外凹槽,所述内密封件朝向外圈的面沿内圈的轴线方向呈波浪状或锯齿状且内密封件与外圈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外密封件朝向内圈的面沿外圈的轴线方向呈波浪形或锯齿状且外密封件与内圈之间存在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和内圈同轴设置且沿轴线方向错位设置,所述内凹槽的槽口沿内圈的轴线方向突出外圈远离外凹槽的端面,所述外凹槽的槽口沿外圈的轴线方向突出内圈远离内凹槽的端面。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兆玲
申请(专利权)人:人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