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头装置及物镜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6053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激光头装置,对着第一光记录媒体及第二光记录媒体的记录面,通过一个聚光光学系统使波长各异的第一及第二激光光束聚光,将信息记录或再生在该记录面上,其特征在于, 将构成所述聚光光学系统的物镜的折射面分成以其光轴为中心的中心侧折射面区域、以及围着该中心侧折射面区域的外侧的外围侧折射面区域两部分,在所述中心侧折射面区域的实质上整个区域上形成衍射光栅, 在利用所述第一激光光束记录或再生时,由通过所述中心侧折射面区域的所述衍射光栅得到的0次衍射光束或1次衍射光束中的任一光束,形成对于所述第一光记录媒体的光点, 在利用所述第二激光光束进行所述第二光记录媒体的记录或再生时,由通过所述外围侧折射面区域的光束、以及通过所述中心侧折射面区域的所述衍射光栅得到的1次衍射光束形成光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利用不同波光的激光再生、记录基板厚度不同的CD、DVD等光记录装置的激光头装置。涂布涉及适合用于激光头装置的物镜。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作为光记录媒体,CD、DVD等保护记录面的透明基板的厚度和记录密度是不同的。例如,CD保护记录面的透明基板厚度为1.2mm,而DVD透明基板的厚度比CD薄为0.6mm,其记录密度比CD高。对于这些光记录媒体,记录、再生信息的激光头装置为了其小型及紧凑化,建议采用单一的物镜,使激光汇聚于CD、DVD记录面上的结构。作为这样的物镜,例如有特开平09-179020号公报揭示的。该物镜在具有单一的折射力的透镜面上形成细微的衍射光栅,由该衍射光栅使入射光束发生衍射,做成依靠各次的衍射光在光轴的不同位置上结成多少个焦点。又,在靠各次的衍射光所形成的焦点中提高两个焦点位置上的聚光功率之同时,该衍射光栅的衍射特性被设定成;在这两个焦点中,衍射次数多的一侧的衍射光在焦点距离短的位置上聚焦。在利用这种构成的物镜的激光头装置上,例如将波长650nm的激光通过衍射成两个衍射光,假设衍射成1次衍射光和2次衍射光,从而能使1次衍射光汇聚于CD记录面上的第一焦点位置,衍射次数多的2次衍射光汇聚于焦点距离短的DVD记录面上的第二焦点位置。但是这种物镜因为以使单一波长的激光汇聚于两个焦点为前提,故对于使用不同波长激光的2波长光源型激光头装置,例如具有用于CD-R再生记录的波长780nm的激光及DVD再生用的波长650nm激光光源的激光头装置就不适合。这里,在2波长光源型激光头装置中,例如,能使用特开2000-028917号公报所揭示的物镜。该物镜其镜面被分成三部分,从光轴侧面四周呈同心圆状地形成圆形的第一分割面、环状的第二分割面、以及环状的第三分割面。在这些分割面中,第二分割面上又形成衍射光栅。这种物镜设定成将通过波长780nm激光的第一分割面的光束及通过第二分割面衍射光栅的0次光作为CD-R再生记录用,汇聚于第一焦点位置,通过波长650nm激光的第一、第三分割面的光束及在第二分割面衍射的一次衍射光汇聚于DVD再生用第二焦点位置。由此,从第一分割面至第二分割面用作CD-R用的孔径、第一分割面至第三分割面用作DVD用的孔径。但是,这种构成的物镜不管作为该物镜对象的媒体是两种不同厚度的基板,依然将成为该物镜的母材的镜面分成三个部分,大大增加衍射光栅设计负担,又招致光利用率降低。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的激光装置用物镜、以及具有该物镜的激光头装置的方案。上述物镜能在第一光记录媒体的记录面上形成第一激光光束的光点,并能在第二光记录媒体的记录面上形成不同波长的第二激光光束的光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这种激光头装置中,对着第一光记录媒体及第二光记录媒体的记录面,通过一个聚光光学系统分别使不同波长的第一及第二激光光束聚光,将信息记录、再生在该记录面上;将构成前述聚光光学系统的物镜的折射面分割成以其光轴为中心的中心侧折射面区域和围着该中心侧折射面区域的外层的外围侧折射面区域两部分。衍射光栅在前述中心侧折面区域的实质上整个区域上形成,利用前述第一激光光束进行前述第一光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之际,由通过前述中心侧折射面区域所得的衍射光束形成光点,在利用前述第二激光束进行前述第二光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之际,由通过前述外围侧折射区域的光束和通过前述中心侧折射面区域所得的衍射光束形成光点。在本专利技术中,这一物镜的衍射面分割成两部分构成,可以设定成一方的折射面区域使第一激光束的光点形成于第一记录媒体的记录面上,另一方的折射面区域使第二激光光束的光点形成于第二光记录媒体的记录面上。因而,折射面的设计就变得容易。又因衍射光栅可以设定成朝着光点形成位置最适于衍射第二激光光束,故该衍射光栅设计也变得容易。再加上为了形成光点,使变得相当重要的第一及第二激光束内规定部分不会衍射地通过物镜,所以能提高激光利用效率。还有,在前述外围侧折射面区域的整个区域上可形成第二衍射光栅,该光栅的衍射使前述第一激光束不聚在前述光点形成位置上。这样做,则能不用孔径光阑排除第一激光光束外围侧部分不要的光束成分。又,在前述外围侧折射面区域的整个区域上形成外围侧衍射光栅,利用前述第二激光光源之际,也能由通过前述中心侧折射面区域所得的一次衍射光束和通过前述外围侧折射面区域所得到的一次衍射光束形成光点。此外,形成前述外围侧折射面区域,其折射力适于前述第二激光光束在前述第二光记录媒体的记录面上形成光点,若在前述外围侧折射面区域的整个区域上形成外围侧光栅,则利用前述第二激光光源之际,由通过前述中心侧折射面区域得到的一次衍射光束和通过外围侧折射面区域得到的0次衍射光束也能形成光点。又能做成在中心侧折射面区域形成的中心侧衍射光栅上,利用波长的差异,通过第一及第二激光中同一次数的衍射光栅,即一次衍射光分别在第一及第二光记录媒体的记录面上形成光点。这时候,通过将衍射光栅设定成一次衍射光的衍射效率最大,从而提高激光使用效率。再有,在形成外围侧衍射光栅时,若将第一激光光束中外围侧部分不需要的光的成分衍射使其不聚在第一光记录媒体的记录面上的光点形成位置上,这样,则不用孔径光阑就能排除这类不需要的光。另外,本专利技术将构成前述聚光光学系统的物镜的折射面分割成以其光轴为中心的中心侧折射面区域、以及保卫该中心侧折射面区域外侧的外围侧折射面区域二部分,在前述外围侧折射面区域的实质上整个区域上形成衍射光栅,形成前述中心侧折射面区域,其折射力适于前述第一激光束在前束第一光记录媒体的记录面上形成光点,形成前述外围侧折射区域,其折射力较适宜前述第二激光束在前述第二光记录每一个的记录面上形成光点,也能将前述衍射的衍射特性设定成通过前述外围侧折射面区域的前述第一激光术的光束成分不聚在前述第一光记录媒体的记录面的光点形成位置上。另外,本专利技术中,构成前述聚光光学系统的物镜的透镜折射面设为具有折射力适于将前述第二激光束的光点在第二光记录媒体的记录面上形成,在该透镜的折射面对于第一光记录媒体,在与设定好的孔径数对应的中心侧区域的整个区域上形成衍射光栅,也能将该衍射光栅的衍射特性设定成;在前述第一光记录媒体的记录面上形成通过前述中心侧区域得到的前述第一激光光束的衍射光束成分中,由规定次数的衍射光束成分产生的光点。这时候,第一激光光束一射入物镜,就在第一光记录媒体的记录上形成由该透镜折射面的中心侧区域形成的衍射光栅衍射的第一激光光束成分产生的光点,第二激光光束一射入物镜,就由通过该透镜折射面上形成衍射光栅的中心侧区域得到的第二激光光束的0次衍射光束成分和通过中心区域以外的透镜折射面的第二激光光束的光束成分,在第二光记录面上形成光点。在这一物镜中,对于具透镜折射面,具有较适宜基板厚度薄的第二光记录媒体的折射力,所以能提高用于该第二光记录媒体再生等第二激光的利用效率。又因在第一光记录媒体的再生等所用的透镜折射面中心侧区域形成衍射光栅,所以能抑制第一光记录媒体的记录面上形成的光点的象差。这里也可以仅在该中心侧区域的外围侧部分形成环状的前述光栅,以代替在前述中心侧区域的整个区域上形成前述衍射光栅。即设定成适合第二记录媒体的透镜折射面的匠轴区域对于第一光记录媒体即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头装置,对着第一光记录媒体及第二光记录媒体的记录面,通过一个聚光光学系统使波长各异的第一及第二激光光束聚光,将信息记录或再生在该记录面上,其特征在于,将构成所述聚光光学系统的物镜的折射面分成以其光轴为中心的中心侧折射面区域、以及围着该中心侧折射面区域的外侧的外围侧折射面区域两部分,在所述中心侧折射面区域的实质上整个区域上形成衍射光栅,在利用所述第一激光光束记录或再生时,由通过所述中心侧折射面区域的所述衍射光栅得到的0次衍射光束或1次衍射光束中的任一光束,形成对于所述第一光记录媒体的光点,在利用所述第二激光光束进行所述第二光记录媒体的记录或再生时,由通过所述外围侧折射面区域的光束、以及通过所述中心侧折射面区域的所述衍射光栅得到的1次衍射光束形成光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对着所述第一光记录媒体,利用所述第一激光光束由通过所述中心侧折射面区域的所述衍射光栅得到的0次衍射光束形成光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中心侧折射面区域,使折射力适于所述第一激光光束在所述第一光记录媒体的记录面上形成光点,形成所述外围侧折射面区域,使折射力适于所述第二激光光束在所述第二光记录媒体的记录面上形成光点。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围侧折射面区域的整个区域上,形成第二衍射光栅,其产生的衍射使所述第一激光光束不聚光在所述光点形成位置上,利用所述第二激光光束进行所述第二光记录媒体记录或再生时,由通过所述中心侧折射区区域得到的1次衍射光束、以及通过所述外围侧折射面区域得到的0次衍射光束形成光点。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一光记录媒体,利用所述第一激光光束,由通过所述侧折射面区域的所述衍射光栅得到的1次衍射光束形成光点。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外围侧折射面区域,使折射力适于所述第二激光光束在第二光记录媒体的记录面上形成光点。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激光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围侧折射面区域形成的整个区域上形成外围侧衍射光栅,利用所述第二激光光源进行第二光记录媒体记录或再生时,由通过所述中心侧折射面区域得到的1次衍射光束、以及通过所述外围侧折射面区域得到的0次衍射光栅形成光点。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束外围侧折射面区域形成的整个区域上形成外围侧衍射光栅,利用所述第二激光光束进行所述第二光记录媒体记录或再生时,由通过所述中心侧折射面区域得到的1次衍射光束、以及通过所述外围侧折射面区域得到的1次衍射光束形成光点。9.一种激光头装置,对着第一光记录媒体及第二光记录媒体的记录面,通过一个聚光光学系统使波长各异的第一及第二激光光束聚光,将信息记录或再生在该记录面上,其特征在于,将构成所述聚光光学系统的物镜的折射面分成以其光轴为中心的中心侧折射面区域,及围着该中心侧折射面区域的外侧的外围侧折射面区域两部分,在所述外围侧折射面区域的实质上整个区域上形成衍射光栅,形成所述中心侧折射面区域,使其折射力适于所述第一激光光束在所述第一光记录媒体上形成光点,形成所述外围侧折射面区域,使其折射力适于所述第二激光光束在所述第二光记录媒体上形成光点,将所述衍射光栅的衍射特性设定成通过所述外围侧折射面区域的所述第一激光光束的光束成分,不在所述第一记录媒体的记录面的光点形成位置上聚光。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激光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中心折射面区域,使折射力适于所述第二激光光束在所述第二光记录媒体的记录面上形成光点。11.一种激光头装置,对着第一光记录媒体及第二光记录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田雄二林賢一宫坂美房東隆祐岡村哲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