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汽化膜元件及渗透汽化膜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6032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渗透汽化膜元件及渗透汽化膜组件,渗透汽化膜元件的中间位置具有渗透区;渗透汽化膜元件包括渗透侧收集框,渗透侧收集框两个侧面的渗透区均设有沉台;渗透汽化膜元件还包括相应设置的两组支撑板和膜片,每组支撑板和膜片分别嵌设于沉台内,且支撑板设于膜片与渗透侧收集框之间,两个膜片与渗透侧收集框形成渗透流体汇集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渗透汽化膜元件通过在渗透侧收集框的两侧设置沉台,从而使得支撑板和膜片能够嵌入沉台内,进而能够便于实现支撑板和膜片的定位和安装,能够提高渗透汽化膜元件的各零件的定位精度。够提高渗透汽化膜元件的各零件的定位精度。够提高渗透汽化膜元件的各零件的定位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渗透汽化膜元件及渗透汽化膜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渗透汽化膜分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渗透汽化膜元件及渗透汽化膜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该技术用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其突出优点是能够以低的能耗实现蒸馏、萃取、吸附等传统方法难于完成的分离任务。它特别适用于普通精馏难于分离或不能分离的近沸点、恒沸点混合物的分离;对有机溶剂及混合溶剂中微量水的脱除,对废水中少量有机污染物的分离有明显的成本上和技术上的优势。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是利用有机溶剂和水(或溶剂中的不同组分)在致密膜中的溶解性(热力学性质)和扩散性(动力学性质)的不同,使水(或某一组分)透过膜,然后在膜的另一侧汽化,从而实现分离过程。水(或某一组分)在膜的另一侧汽化后需经冷凝后再排放。
[0003]现有渗透汽化膜组件一般可以分为板框式膜组件、中空纤维膜组件、陶瓷膜组件。其中板框式膜组件因其可靠性强,性价比好,应用最多。国外最早的板框式膜组件专利为德国GFT公司的DE3529175A1。国内相关的板框式膜组件大多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改进。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渗透汽化膜元件,用于料液的分离,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汽化膜元件的中间位置具有渗透区;所述渗透汽化膜元件包括渗透侧收集框,所述渗透侧收集框两个侧面的渗透区均设有沉台;所述渗透汽化膜元件还包括相应设置的两组支撑板和膜片,每组所述支撑板和所述膜片分别嵌设于所述沉台内,且所述支撑板设于所述膜片与所述渗透侧收集框之间,两个所述膜片与所述渗透侧收集框形成渗透流体汇集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透汽化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台包括至少两个不共线的侧壁,所述支撑板的侧边和/或所述膜片的侧边与所述沉台的侧壁相贴合;或者,所述支撑板的侧边和/或所述膜片的侧边均与所述沉台的侧壁相贴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透汽化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厚度值为a,所述沉台的深度值为b,所述膜片的厚度值为c,其中,a≤b≤a+c。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透汽化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膜片嵌入所述沉台后,所述膜片不凸出于所述渗透侧收集框的侧面;或者,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膜片嵌入所述沉台后,所述支撑板、所述渗透侧收集框形成一整体结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透汽化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汽化膜元件还包括若干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于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和/或,所述支撑板设有开孔,所述开孔的横截面积小于4mm2;每平方厘米的所述支撑板包括不小于4个所述开孔。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透汽化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汽化膜元件的两端设有接管区,所述渗透区位于所述接管区之间。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渗透汽化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区的面积与所述接管区的面积的比值的范围为1.5

4。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渗透汽化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管区具有料液连通口和渗透流体连通口,所述料液连通口和所述渗透流体连通口均贯穿所述渗透汽化膜元件;所述料液连通口与所述渗透区相连通;所述渗透流体连通口与所述渗透流体汇集空间相连通。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渗透汽化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汽化膜元件的侧面为矩形侧面,一个所述接管区包括料液连通进口,另一个所述接管区包括料液连通出口,所述料液连通进口及所述料液连通出口分别位于所述矩形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斌黄思远何龙黄磊尹竞张静姚迎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