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可控热等离子体炬的固体废弃物连续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6009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分布式可控热等离子体炬的固体废弃物连续处理装置,所述固体废弃物连续处理装置包括:若干串联的焚烧炉,所述焚烧炉内排布有多个热等离子体炬,所述焚烧炉内底部设置有多个用于搅拌固体废弃物的桨叶搅拌器;固体废弃物进入焚烧炉内,经过桨叶搅拌器搅拌的同时采用所述热等离子体炬处理焚烧,焚烧尾气排出后的固渣可实现回收再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固体废弃物连续处理装置降低了本身热等离子体炬的功率,而且整个处理装置工艺设计合理,能够实现对处理后物质的资源化有效再利用。有效再利用。有效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布式可控热等离子体炬的固体废弃物连续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固体废弃物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布式可控热等离子体炬的固体废弃物连续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工业废盐主要来源于农药、制药、精细化工、印染等多个行业生产中产生的副产结晶盐类,年产量2000多万吨。工业废盐具有成分复杂、来源广泛、毒性大等特点,虽在危废名录中并未单独列出,但2016年《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明确将化学合成原料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蒸馏及反应残余物、化学合成原料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母液及反应基废物划定为危险废物。庞大的产生量使企业“胀库”现象频现,特别是随着精细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成倍增长的含盐危险固废是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工业废盐有效安全处置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
[0003]废盐的末端处理处置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直接将废盐送入填埋场进行安全填埋处置,或通过适当的预处理技术将废盐无害化后再填埋或排海处理;二是无害化后将其中的无机盐资源化再利用。填埋是将废盐经过混凝土等固化后,按照填埋技术规范送入刚性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处置,但填埋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害化,并且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目前废盐填埋处置能力已严重不足。排海处理受到地理位置限制,环境风险高,并且对生态有一定影响。一些临海国家采取废盐无害化处理后倾倒入海洋,但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不具备实施条件。因此,资源化是废盐的最佳处理方式。
[0004]工业废盐中含有毒性大的有机物,无论对于单一盐还是混合盐,要实现废盐资源化,必须先将废盐中的有机物去除,然后再分盐。废盐处理方法包括热处理法、洗盐法、氧化法、膜分离、重结晶和直接利用等,由于废盐成分较复杂,其中任一种方法均无法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焚烧是将废盐加热到900℃左右,无机盐熔融流入炉底,经冷却后回收,有机物在高温下挥发和分解。由于废盐熔点区间波动大,在焚烧处理过程中极易发生结渣、结块等不利现象,影响工艺稳定性。常规技术如回转窑、流化床、微波、燃气热解等处理工业废盐,因熔点低易结焦或处理不彻底等,实践证明难以达到相关国家标准,而无法实现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0005]油泥是石油生产过程中由于处理不当或者其他原因产生的附属产品,也是石油生产过程中危害环境的主要来源之一。油田含油污泥成分包括:原油、蜡质、沥青、固体悬浮物、盐类、酸性腐蚀性物质及絮凝剂、缓蚀剂、阻垢剂、压裂液、酸化液、发泡剂等,是一种稳定的悬浮乳状液,很难实现多相分离。
[0006]含油污泥是危险废物,若得不到有效处理处置,将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1)含油污泥中石油类组分的挥发会导致周围区域环境空气中总烃浓度超标;(2)未得到及时处理的含油污泥会污染地表水,甚至会造成地下水污染,使水中的COD和石油类物质严重超标;(3)含油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残留油类以及苯系物、酚类、蒽等恶臭的有毒物质和大量病原菌、重金属、多氯联苯、二恶英等有毒有害物质,某些物质具有致癌、致畸、致
突变作用,因此,含油污泥已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0007]油泥具有粘度高、流动性差、油土难分离等特点,大部分处理处置方法如溶剂萃取处理技术、焚烧处理技术、热解处理技术、热水洗涤处理技术、电化学处理技术、调质

机械分离技术等均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之处。如焚烧处理技术是目前油泥处置的主要方法,但因含有沥青等重质组分,使焚烧烟气中含有大量未燃尽的有毒有害组分,导致有机物残留不达标而形成二次污染(国家标准有机物残留小于千分之三,而常规技术处理后有机物残留多达百分之几)。此外,常规使用天然气、燃油等化石燃料的焚烧技术,还会有大量二氧化碳排放,以及二氧化硫、二噁英等有害气体排放,易造成二次污染。
[0008]含油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发展至今,已形成了多种新方法,包括超声波处理技术、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等,部分已投入使用。但多数处理处置技术存在成本较高、整体利用率低及综合性价不高等问题。
[0009]热等离子体(Thermal Plasma)高效裂解技术是基于准平衡等离子体 (Te≈Ti≈Th)通过十几万伏电动势在特定空间聚能放电,形成高温、高焓、高能量密度的等离子体高效电弧,温度达5000~6000K,在高温和高电动势双重作用下,经激发、电离、氧化、裂解、均相气化等系列复杂反应,破坏污染物分子内部化学键,使有机物被电离、裂解,从而使复杂的大分子污染物分解和转变为小分子的安全物质,形成水、二氧化碳及单体物质等,实现污染物处理的目的。
[0010]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等离子体处理油泥或工业废盐的相关技术,但是采用的等离子体炬功率较大,能耗高,工艺设计复杂或者不合理,存在对有害物焚烧处理不充分或难以实现连续化处理,以及处理后物质难以实现资源化再利用等问题。
[0011]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12]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可控热等离子体炬的固体废弃物连续处理装置,通过采用将等离子体炬分布排布对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方式,降低了本身热等离子体炬的功率,而且整个处理装置工艺设计合理,能够实现对处理后物质的资源化有效再利用。
[0013]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4]本技术提供的分布式可控热等离子体炬的固体废弃物连续处理装置,包括:若干串联的焚烧炉,所述焚烧炉内排布有多个热等离子体炬,所述焚烧炉内底部设置有多个用于用于搅拌固体废弃物的桨叶搅拌器;
[0015]固体废弃物进入焚烧炉内,经过桨叶搅拌器搅拌的同时采用所述热等离子体炬处理焚烧,焚烧尾气排出后的固渣实现回收再利用。
[0016]现有技术中固体废弃物主要通过填埋的方式处理,也有部分通过等离子体处理油泥或工业废盐的相关技术,但是普遍能耗较高,工艺流程复杂或者设计不合理。
[0017]本技术为了切实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固体废弃物连续处理装置,可以实现对工业废盐、油田油泥等固废的处理。该装置通过将多个焚烧炉梯级串联,并在每个焚烧炉内安装有多个热等离子体炬,这样可以使得进入焚烧炉的固体废弃物能够进行均匀的逐步的焚烧,防止温度过高对固体废弃物焚烧过度而使被处理物结渣、结焦等,
影响处理效果,进而影响再利用,当然所设置的焚烧炉的个数并没有确切限制,主要依据被处理物的性质与特点,有些污染物(如含污染物较少的油泥)采用单个焚烧炉也是可行的,同时在焚烧炉内为了提高固体废弃物的传送处理效果,还相应的设置了桨叶搅拌器,桨叶搅拌器在运动中搅拌固废,以避免焚烧不充分或者固废发生结焦、粘结等现象。
[0018]优选地,作为进一步可实施的方案,焚烧炉的炉体采用陶瓷纤维保温材料,陶瓷纤维保温层其强度、保温性能均优于常规保温材料。
[0019]优选地,作为进一步可实施的方案,本技术的固体废弃物连续处理装置还包括多段耐热钢传送带,每个所述焚烧炉底部设置有一段耐热钢传送带,所述桨叶搅拌器位于所述耐热钢传送带上。桨叶式搅拌器在耐热钢传送带转动前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可控热等离子体炬的固体废弃物连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串联的焚烧炉,所述焚烧炉内排布有多个热等离子体炬,所述焚烧炉内底部设置有多个用于搅拌固体废弃物的桨叶搅拌器;固体废弃物进入焚烧炉内,经过桨叶搅拌器搅拌的同时采用所述热等离子体炬处理焚烧,焚烧尾气排出后的固渣可实现回收再利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废弃物连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段耐热钢传送带,每个所述焚烧炉底部设置有一段耐热钢传送带,所述桨叶搅拌器位于所述耐热钢传送带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废弃物连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段耐热钢传送带由上至下依次衔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废弃物连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排放焚烧尾气的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设置于任意所述焚烧炉的侧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固体废弃物连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相互串联的焚烧炉的个数为3个,每个所述焚烧炉内顶壁依次排布有多个热等离子体炬,焚烧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云杨京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云越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