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埋式危险废物焚烧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2415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埋式危险废物焚烧仓,包括通风仓(2)、热交换机(3)、集尘桶(4)、活性炭过滤桶(5)、维护仓二(6)、气体传感器二(7)、人孔二(8)、风机二(9)、发热仓(10)、集尘罩(11)、燃烧仓(12)、进料斗(13)、人孔一(14)、气体传感器一(15)、风机一(16)、观察窗(17)、维护仓一(18)、墙板一(19)、隔网(20)和墙壁二(2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在焚烧的同时还可以收集焚烧的热量等优点,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危险物处理领域。险物处理领域。险物处理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埋式危险废物焚烧仓


[0001]本技术涉及危险物处理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地埋式危险废物焚烧仓。

技术介绍

[0002]废弃物在经过焚烧处理后所产的废气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理才允许排放至大气中,这些燃烧后的废气其本身具有较多的热量,如果不加以利用,则会造成一定的能源浪费;现有的废气热量回收设备主要设置在地面上,同时增设保温外壳从而加强热量回收效果,此类设备尽管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但是其本身使用的保温材料增大了设备的生产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因此研发一种利用土壤的保温性能的地埋式危险废物焚烧仓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地埋式危险废物焚烧仓,包括通风仓、热交换机、集尘桶、活性炭过滤桶、维护仓二、气体传感器二、人孔二、风机二、发热仓、集尘罩、燃烧仓、进料斗、人孔一、气体传感器一、风机一、观察窗、维护仓一、墙板一、隔网和墙壁二,所述维护仓一、所述燃烧仓、所述发热仓和所述维护仓二在水平方向依次设置,所述隔网设置在所述燃烧仓的下部,所述通风仓设置在所述隔网的下部,所述燃烧仓与所述通风仓通过所述隔网导通,所述维护仓一与所述燃烧仓共用所述墙板一,所述发热仓与所述维护仓二共用所述墙壁二,所述气体传感器一与所述人孔一均设置在所述维护仓一的上部,所述观察窗设置在所述墙板一上,所述进料斗设置在所述燃烧仓的上部,所述集尘罩设置在所述燃烧仓的内部,所述热交换机与所述集尘桶均设置在所述发热仓的内部,所述风机二设置在所述墙壁二上,所述活性炭过滤桶设置在所述维护仓二的内部,所述人孔二与所述气体传感器二均设置在所述维护仓二的上部;
[0004]所述风机一与所述通风仓通过导管连通,所述集尘罩、所述热交换机和所述集尘桶依次通过导管连通,所述风机二与所述活性炭过滤桶通过导管连通;
[0005]进一步地,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风机一与所述通风仓之间的导管上,所述风机一、所述单向阀与所述通风仓依次连通;
[0006]进一步地,所述维护仓一的墙壁材质、所述维护仓二的墙壁材质、所述通风仓的墙壁材质、所述燃烧仓的墙壁材质、所述发热仓的材质、所述墙板一的材质和所述墙板二的材质均包括混凝土。
[0007]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在焚烧的同时还可以收集焚烧的热量的技术效果,本技术设置的燃烧仓用于燃烧危险废弃物,设置的风机一将高温的燃烧废气送入集尘罩,并送至热交换机中,用于将热交换机接入热量传输回路即可,废气将在设置的活性炭过滤桶消毒后排出,最终达到具有在焚烧的同时还可以收集焚烧的热量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0009]如图所示:
[0010]1‑
土壤,2

通风仓,3

热交换机,4

集尘桶,5

活性炭过滤桶,6

维护仓二,7

气体传感器二,8

人孔二,9

风机二,10

发热仓,11

集尘罩,12

燃烧仓,13

进料斗,14

人孔一,15

气体传感器一,16

风机一,17

观察窗,18

维护仓一,19

墙板一,20

隔网,21

墙壁二,22

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需要声明的是,以下内容仅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并非是限制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0012]实施例一
[0013]如图1所示,一种地埋式危险废物焚烧仓,包括通风仓2、热交换机3、集尘桶4、活性炭过滤桶5、维护仓二6、气体传感器二7、人孔二8、风机二9、发热仓10、集尘罩11、燃烧仓12、进料斗13、人孔一14、气体传感器一15、风机一16、观察窗17、维护仓一18、墙板一19、隔网20、墙壁二21和单向阀22;
[0014]维护仓一18、燃烧仓12、发热仓10和维护仓二6在水平方向依次设置,隔网20设置在燃烧仓12的下部,通风仓2设置在隔网20的下部,燃烧仓12与通风仓2通过隔网20导通,维护仓一18与燃烧仓12共用墙板一19,发热仓10与维护仓二6共用墙壁二21,气体传感器一15与人孔一14均设置在维护仓一18的上部,观察窗17设置在墙板一19上,进料斗13设置在燃烧仓12的上部,集尘罩11设置在燃烧仓12的内部,热交换机3与集尘桶4均设置在发热仓10的内部,风机二9设置在墙壁二21上,活性炭过滤桶5设置在维护仓二6的内部,人孔二8与气体传感器二7均设置在维护仓二6的上部;
[0015]风机一16与通风仓2通过导管连通,集尘罩11、热交换机3和集尘桶4依次通过导管连通,风机二9与活性炭过滤桶5通过导管连通;
[0016]单向阀22设置在风机一16与通风仓2之间的导管上,风机一16、单向阀22与通风仓2依次连通;
[0017]维护仓一18的墙壁材质、维护仓二6的墙壁材质、通风仓2的墙壁材质、燃烧仓12的墙壁材质、发热仓10的材质、墙板一19的材质和墙板二的材质均包括混凝土。
[0018]在使用本技术时,用户将本技术埋在预定位置,并充分覆盖土壤,用户也可以在本技术的下部增设地基,从而避免本技术沉降;
[0019]用户通过进料斗13向燃烧仓12内部注入废气危险物,点燃后迅速封闭进料度13,通过风机一16向通风仓2注入新鲜空气,进而增强燃烧仓12内部的燃烧效果,风机一16在持续注入空气时,也将燃烧仓12内部的废气经集尘罩11送入热交换机3,用户只需将热交换机3连入热量传送回路,既可以回收废弃的热量;
[0020]从热交换机3出来的废气首先在集尘桶4充分过滤,从而过滤掉灰尘,剩余的废气在风机二9送入活性炭过滤桶5,用户只需气体传感器二7观察维护仓二6内部气体情况,从而查看最终排出废气的实际情况。
[0021]以上即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内容,在未对本技术做出任何创造性的改进的前提下,皆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书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埋式危险废物焚烧仓,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风仓(2)、热交换机(3)、集尘桶(4)、活性炭过滤桶(5)、维护仓二(6)、气体传感器二(7)、人孔二(8)、风机二(9)、发热仓(10)、集尘罩(11)、燃烧仓(12)、进料斗(13)、人孔一(14)、气体传感器一(15)、风机一(16)、观察窗(17)、维护仓一(18)、墙板一(19)、隔网(20)和墙壁二(21),所述维护仓一(18)、所述燃烧仓(12)、所述发热仓(10)和所述维护仓二(6)在水平方向依次设置,所述隔网(20)设置在所述燃烧仓(12)的下部,所述通风仓(2)设置在所述隔网(20)的下部,所述燃烧仓(12)与所述通风仓(2)通过所述隔网(20)导通,所述维护仓一(18)与所述燃烧仓(12)共用所述墙板一(19),所述发热仓(10)与所述维护仓二(6)共用所述墙壁二(21),所述气体传感器一(15)与所述人孔一(14)均设置在所述维护仓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叶方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鸿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