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人机工学形态的支撑枕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5619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枕具,公开一种组合式人机工学形态的支撑枕具,包括记忆材料制成的枕芯,枕芯包括外芯和内芯,外芯下端设有开口朝下的腔体,内芯安装在腔体内,外芯上端面设有一级仰睡承托区和一级侧睡承托区,一级仰睡承托区两侧都设有与其连接的一级侧睡承托区,外芯前侧面设有向外凸起的仰睡承托枕舌,仰睡承托枕舌的承托面倾斜延伸到一级仰睡承托区。枕具能够以人机工学形态对人体头颈肩形成分区支撑,以可更换搭配的双密度材料组合对不同人群提供分级贴合支撑。人机工学形态与双密度材料共同作用。可对应不同人群实现维持颈椎生理弧度、疏散压力、减缓压力聚集的作用。同时,内芯可作为儿童枕具单独使用。芯可作为儿童枕具单独使用。芯可作为儿童枕具单独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人机工学形态的支撑枕具


[0001]本技术涉及枕具,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人机工学形态的支撑枕具。

技术介绍

[0002]不合适的枕具无法对睡眠中的人体提供有效的释压与支撑,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引起肌肉酸痛僵硬。也会导致颈椎骨骼长期处于非正常状态,进而引发颈椎相关疾病。用户睡眠时的正常脊柱形态应与其自然站立时的脊柱形态保持一致。枕具应当兼具舒适包裹和有效支撑,以维持用户睡眠时的肌肉骨骼处于正常形态。
[0003]人群的身体尺寸存在差异,枕具需要根据尺寸差异对不同人群提供合理支撑。同时,人体睡眠的不同状态以及头颈肩不同部位对于枕具的支撑需求也不同,具体表现为:当用户睡眠时枕具应对用户睡眠的不同状态与个人头颈肩不同部位提供分区分级的合理支撑。
[0004]现有的枕具基本都是一体式,不能分离出另外的枕具,例如申请号为 200810136286.0的三段式记忆枕芯,这种枕具功能比较单一,适用范围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枕具适用范围小的缺点,提供一种组合式人机工学形态的支撑枕具。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7]一种组合式人机工学形态的支撑枕具,包括记忆材料制成的枕芯,枕芯包括外芯和内芯,外芯下端设有开口朝下的腔体,内芯安装在腔体内,外芯面料的密度小于内芯面料的密度。
[0008]外芯与内芯可通过不同密度材料的组合以适配不同人群的体格差异,满足不同部位的支撑需求差异。同时,外芯基于成人群体人机工学设计,当内芯安装在外芯上时可以供成人枕具使用,内芯基于儿童群体人机工学设计,因此内芯可单独作为儿童枕具使用。
[0009]作为优选,外芯上端面设有一级仰睡承托区和一级侧睡承托区,一级仰睡承托区两侧都设有与其连接的一级侧睡承托区,或者一级侧睡承托区(13)两侧都设有与其连接的一级仰睡承托区(12);外芯前侧面设有向外凸起的仰睡承托枕舌,仰睡承托枕舌的承托面倾斜延伸到一级仰睡承托区。
[0010]当用户侧睡时,位于外芯两侧的一级侧睡承托区受压形变,用于提供包裹与柔和支撑,贴合人体侧面头颈肩曲线;位于内芯两侧的支撑区受压形变,用于提供强支撑,防止外芯过度下陷。一级侧睡承托区与内芯上的支撑区共同作用,维持用户侧睡时的颈椎生理弧度、疏散压力、减缓压力聚集。当用户仰睡时,位于外芯中部的一级仰睡承托区受压形变,用于提供包裹与柔和支撑,贴合人体背部头颈肩曲线;位于内芯中部的支撑区受压形变,用于提供强支撑,防止外芯过度下陷。一级仰睡承托区与内芯上的支撑区共同作用,维持用户仰睡时的颈椎生理弧度、疏散压力、减缓压力聚集。
[0011]作为优选,外芯后侧面两端都设有侧睡贴合边条,侧睡贴合边条与一级侧睡承托区连接,两个侧睡贴合边条之间的外芯上设有一级弧形缺口。
[0012]当用户侧睡时,位于一级侧睡承托区前方的侧睡贴合边条受压形变,填充枕具与用户颈肩斜方肌处的空隙,提供包裹与柔和支撑。
[0013]作为优选,一级侧睡承托区的承托面高度高于一级仰睡承托区的承托面高度。
[0014]由于一级仰睡承托区由于高度低于一级侧睡承托区,当用于仰睡时,一级仰睡承托区能够提供更好的包裹与柔和支撑,贴合人体背部头颈曲线,维持用户仰睡时的颈椎生理弧度、疏散压力、减缓压力聚集。
[0015]作为优选,一级侧睡承托区的前端承托面高度高于后端承托面高度。
[0016]当用户侧睡时,一级侧睡承托区能够更好的包裹与柔和支撑,贴合人体侧面头颈肩曲线,维持用户侧睡时的颈椎生理弧度、疏散压力、减缓压力聚集。
[0017]作为优选,仰睡承托枕舌前侧设有向后凹陷的二级弧形缺口。
[0018]当用户仰睡时,位于一级仰睡承托区前方的仰睡承托枕舌受压形变,填充枕具与用户颈肩斜方肌处的空隙,提供包裹与柔和支撑。
[0019]作为优选,外芯上端面投影面面积大于外芯下端面投影面面积,外芯左右两侧设有向内凹陷的凹槽。
[0020]作为优选,内芯上端面设有二级仰睡承托区和二级侧睡承托区,二级仰睡承托区两侧都设有二级侧睡承托区,二级侧睡承托区的承托面高度高于二级仰睡承托区的承托面。
[0021]当用户侧睡时,位于内芯两侧的二级侧睡承托区受压形变,用于提供包裹与柔和支撑,贴合儿童侧面头颈肩曲线;位于内芯两侧的支撑区受压形变,用于提供强支撑,防止外芯过度下陷,维持儿童侧睡时的颈椎生理弧度、疏散压力、减缓压力聚集。当儿童仰睡时,位于内芯中部的二级仰睡承托区受压形变,用于提供包裹与柔和支撑,贴合人体背部头颈肩曲线;位于二级仰睡承托区受压形变,用于提供强支撑,防止外芯过度下陷,维持儿童仰睡时的颈椎生理弧度、疏散压力、减缓压力聚集。
[0022]作为优选,内芯前后两侧至少一侧设有三级弧形缺口,三级弧形缺口上端部设有与二级仰睡承托区连接的弧形承托曲面。弧形承托区面用于贴合儿童侧面头颈肩曲线,维持儿童仰睡时的颈椎生理弧度、疏散压力、减缓压力聚集。
[0023]作为优选,内芯左右两侧面都为弧形侧壁。
[0024]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0025]它能够以人机工学形态对人体头颈肩形成分区支撑,以可更换搭配的双密度材料组合对不同人群提供贴合支撑。一级侧睡承托区与二级侧睡支撑区共同作用,为用户侧睡时的身体提供分级支撑,一级仰睡承托区与二级仰睡支撑区共同作用,为用户仰睡时的身体提供分级支撑;人机工学形态与双密度材料共同作用。可对应不同人群实现分人群、分层级、分区域动态支撑。可分别维持用户颈椎生理弧度、疏散压力、减缓压力聚集,提升用户睡眠质量。同时,内枕可作为儿童枕具单独使用。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第一立体位置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技术第二立体位置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技术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图1中外芯下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是图2中内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7是内芯仰视结构示意图。
[0033]图8是内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4]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外芯、2—内芯、 11—腔体、12—一级仰睡承托区、13—一级侧睡承托区、14—仰睡承托枕舌、 141—二级弧形缺口、15—凹槽、16—侧睡贴合边条、17—一级弧形缺口、21—二级仰睡承托区、22—二级侧睡承托区、23—三级弧形缺口、24—弧形承托曲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1

8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6]实施例1
[0037]一种组合式人机工学形态的支撑枕具,包括记忆材料制成的枕芯,枕芯包括外芯1和内芯2,内芯同时符合儿童群体人机工学,可作为儿童枕单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人机工学形态的支撑枕具,包括记忆材料制成的枕芯,其特征在于:枕芯包括外芯(1)和内芯(2),外芯(1)下端设有开口朝下的腔体(11),内芯(2)安装在腔体(11)内,外芯(1)面料的密度小于内芯(2)面料的密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人机工学形态的支撑枕具,其特征在于:外芯(1)上端面设有一级仰睡承托区(12)和一级侧睡承托区(13),一级仰睡承托区(12)两侧都设有与其连接的一级侧睡承托区(13),或者一级侧睡承托区(13)两侧都设有与其连接的一级仰睡承托区(12);外芯(1)前侧面设有向外凸起的仰睡承托枕舌(14),仰睡承托枕舌(14)的承托面倾斜延伸到一级仰睡承托区(1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人机工学形态的支撑枕具,其特征在于:外芯(1)后侧面两端都设有侧睡贴合边条(16),侧睡贴合边条(16)与一级侧睡承托区(13)连接,两个侧睡贴合边条(16)之间的外芯(1)上设有一级弧形缺口(17)。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人机工学形态的支撑枕具,其特征在于:一级侧睡承托区(13)的承托面高度高于一级仰睡承托区(12)的承托面高度。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彬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丝里伯睡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