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5585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控锁,其包括壳体、锁勾、锁梁、第一扭簧、第二扭簧以及记忆金属丝;锁勾和锁梁分别枢接在壳体内;第二扭簧的一臂抵住锁梁,以连动锁梁维持在解锁状态;第一扭簧的一臂抵住锁勾,使锁勾能够勾住锁梁,以限制锁梁的动作,实现锁止;记忆金属丝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壳体和锁勾上,记忆金属丝通电时收缩并拉动锁勾,使锁勾脱离锁梁,实现解锁;壳体内形成转向柱,记忆金属丝通过转向柱转向,转向柱上套设有表面光滑的套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电控锁的钛金属丝和转向柱容易损坏的问题;在转向柱上套设表面光滑的套环,以降低记忆金属丝与转向柱之间的摩擦力,使记忆金属丝和转向柱不易磨损,有效提高记忆金属丝的使用寿命。的使用寿命。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控锁


[0001]本技术涉及锁具
,具体为一种电控锁。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控锁具正在门锁、车锁和箱包等领域逐渐普及,传统的电控锁具通常是电磁驱动或者电机驱动,其需要较多的电控元器件,成本较高,所需的驱动功率也较高。
[0003]记忆金属控制的电子锁作为新式的电控锁具,其成本更低,功耗也更低。公开号为CN209457576U,名称为利用钛金属丝控制的箱柜锁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典型的记忆金属控制的电子锁,其包括壳体、容置于所述壳体内的锁勾、锁梁和电池;所述锁勾中端通过第一扭簧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锁梁通过第二扭簧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锁勾前端设有凸起部,所述锁梁设有与所述凸起部适配的凹槽;钛金属丝一端与所述锁勾后端连接,一端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分别为所述锁勾和锁梁提供扭矩,使得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槽相互抵持,实现锁止;所述电池加热所述钛金属丝,使得所述钛金属丝收缩,拉动所述锁勾绕所述第一扭簧转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槽分离,实现解锁。
[0004]上述的箱柜锁,钛金属丝并非被拉直,其中部通常会通过壳体内的一转向柱转向,钛金属丝收缩和复原时,与该转向柱摩擦,长久使用时,容易损坏钛金属丝和转向柱。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控锁,其记忆金属丝和转向柱不易磨损。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控锁,包括壳体、锁勾、锁梁、第一扭簧、第二扭簧以及记忆金属丝;所述锁勾和所述锁梁分别枢接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扭簧的一臂抵住所述锁梁,以连动所述锁梁维持在解锁状态;所述第一扭簧的一臂抵住所述锁勾,使所述锁勾能够勾住所述锁梁,以限制所述锁梁的动作,实现锁止;所述记忆金属丝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壳体和所述锁勾上,所述记忆金属丝通电时收缩并拉动所述锁勾,使所述锁勾脱离所述锁梁,实现解锁;所述壳体内形成转向柱,所述记忆金属丝通过所述转向柱转向,所述转向柱上套设有表面光滑的套环。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套环为陶瓷套环。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包括承载壳和盖壳;所述承载壳内分别形成用于枢接所述锁勾和所述锁梁的枢接柱;所述锁勾上开设有第一枢接孔,所述锁梁上开设有第二枢接孔;其中一根所述枢接柱穿入所述第一枢接孔,另外一根所述枢接柱穿入所述第二枢接孔;所述转向柱位于所述承载壳上,所述记忆金属丝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承载壳上,所述盖壳盖合在所述承载壳上。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承载壳内还形成至少两个挂钩;所述第二扭簧的一臂抵住其中一个挂钩,所述第一扭簧的一臂抵住另外一个挂钩。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承载壳之外侧形成卡爪,所述盖壳之外侧形成卡环;所述卡爪扣入所述卡环。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承载壳和所述盖壳上均开设有贯通其自身板面的螺栓孔;所述盖壳盖合在所述承载壳上时,所述盖壳上的螺栓孔和所述承载壳上的螺栓孔对位。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承载壳和所述盖壳之侧沿的结合处设有螺栓座。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锁梁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形成一锁扣部和一勾合部;所述锁勾的前端形成勾头,所述勾头能够勾住所述勾合部,以限制所述锁梁的动作,实现锁止。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该种电控锁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记忆金属丝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上搭载有用于在解锁状态时限制所述记忆金属丝通电的安全开关;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锁梁松开所述安全开关;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锁梁抵住所述安全开关。
[001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锁勾的末端形成指示部,所述指示部从所述第一缺口中穿出。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电控锁,在转向柱上套设表面光滑的套环,以降低记忆金属丝在收缩和复原时与转向柱之间的摩擦力,使记忆金属丝和转向柱不易磨损,能够有效提高记忆金属丝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立体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处于锁止状态时的内部结构透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处于解锁状态时的内部结构透视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分解视图。
[0022]附图标记为:1、壳体;11、承载壳;111、枢接柱;112、转向柱;113、挂钩;114、卡爪;12、盖壳;121、卡环;13、第一缺口;14、第二缺口;15、第三缺口;16、螺栓孔;17、螺栓座;2、锁勾;21、勾头;22、第一枢接孔;23、指示部;3、锁梁;31、本体;32、第二枢接孔;33、锁扣部;34、勾合部;4、第一扭簧;5、第二扭簧;6、记忆金属丝;61、安装环;7、套环;8、电路板;81、安全开关;82、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图5,一种电控锁,包括壳体1、锁勾2、锁梁3、第一扭簧4、第二扭簧5以及记忆金属丝6。
[0025]其中,锁勾2和锁梁3均为工程塑料材质的工件;壳体1包括承载壳11和盖壳12,承载壳11和盖壳12均为工程塑料材质的半壳体,盖壳12盖合在承载壳11上。
[0026]锁勾2和锁梁3分别枢接在壳体1内,具体来说,承载壳11内分别形成用于枢接锁勾2和锁梁3的枢接柱111,枢接柱111呈圆柱形,其与承载壳11一体成型,锁勾2上开设有第一枢接孔22,锁梁3上开设有第二枢接孔32,其中一根枢接柱111穿入第一枢接孔22,另外一根
枢接柱111穿入第二枢接孔32,从而,将锁勾2和锁梁3分别枢接在承载壳11内。
[0027]承载壳11内还形成至少两个挂钩113,挂钩113与承载壳11一体成型;第二扭簧5的主体套设在枢接有锁梁3的一根枢接柱111上,第二扭簧5的一臂抵住锁梁3,第二扭簧5的另一臂抵住其中一个挂钩113,以连动锁梁3维持在解锁状态;第一扭簧4的主体套设在枢接有锁勾2的一根枢接柱111上,第一扭簧4的一臂抵住锁勾2,第一扭簧4的另一臂抵住另外一个挂钩113,使锁勾2能够勾住锁梁3,以限制锁梁3的动作,实现锁止。
[0028]记忆金属丝6为钛丝,钛丝通电后将有一定程度的收缩,且通入钛丝的电压和电流恒定时,钛丝的收缩量亦恒定,易于控制;记忆金属丝6的两端分别设有安装环61,记忆金属丝6的两端与安装环61压合连接;记忆金属丝6的两端分别通过安装环61固定在壳体1和锁勾2上,即,承载壳11内形成螺纹柱,用螺钉穿过记忆金属丝6两端的安装环61后,然后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控锁,包括壳体、锁勾、锁梁、第一扭簧、第二扭簧以及记忆金属丝;所述锁勾和所述锁梁分别枢接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扭簧的一臂抵住所述锁梁,以连动所述锁梁维持在解锁状态;所述第一扭簧的一臂抵住所述锁勾,使所述锁勾能够勾住所述锁梁,以限制所述锁梁的动作,实现锁止;所述记忆金属丝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壳体和所述锁勾上,所述记忆金属丝通电时收缩并拉动所述锁勾,使所述锁勾脱离所述锁梁,实现解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形成转向柱,所述记忆金属丝通过所述转向柱转向,所述转向柱上套设有表面光滑的套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为陶瓷套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承载壳和盖壳;所述承载壳内分别形成用于枢接所述锁勾和所述锁梁的枢接柱;所述锁勾上开设有第一枢接孔,所述锁梁上开设有第二枢接孔;其中一根所述枢接柱穿入所述第一枢接孔,另外一根所述枢接柱穿入所述第二枢接孔;所述转向柱位于所述承载壳上,所述记忆金属丝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承载壳上,所述盖壳盖合在所述承载壳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壳内还形成至少两个挂钩;所述第二扭簧的一臂抵住其中一个挂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公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硕铭电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