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增强癌症免疫疗法的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复合的树枝状聚合物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2018年10月2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2/751,831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0003]本公开涉及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进行癌症免疫疗法的组合物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4]肿瘤细胞通过触发免疫检查点调节剂(例如PD
‑
1/PD
‑
L1或CTLA
‑
4/B7)具有免疫逃逸机制。这些相互作用表现出免疫抑制行为,这导致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凋亡,抑制免疫系统中细胞因子信号分子的释放,并增加免疫功能障碍。这些结果共同促进了肿瘤内微血管的形成和肿瘤细胞的更高的化学抗性。因此,抑制免疫检查点调节剂可以恢复抗原特异性T细胞并抑制肿瘤增殖。
[0005]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免疫检查点抑制:针对T细胞,通过阻断受体如CTLA
‑
4和PD
‑
1;或着针对癌细胞,通过阻断蛋白如PD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纳米颗粒系统,其包含多价纳米颗粒核心,所述多价纳米颗粒核心包含与之缀合的多个免疫检查点抑制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颗粒系统,其中所述多价纳米颗粒核心包含超支化聚合物、树枝状聚合物、树突、杂化纳米颗粒或胶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颗粒系统,其中所述胶束包含两亲性树突线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颗粒系统,其中所述杂化纳米颗粒包含树枝状聚合物
‑
外泌体杂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颗粒系统,其中所述杂化纳米颗粒包含:多价聚合物骨架纳米颗粒核心,其上共价连接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以及包封所述聚合物骨架纳米颗粒核心的外壳,其中所述外壳包括脂质体或聚合物壳。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颗粒系统,其中所述树枝状聚合物是聚(氨基胺)(PAMAM)树枝状聚合物、聚酯树枝状聚合物、聚丙烯亚胺(PPI)树枝状聚合物、二氨基丁烷胺聚丙烯亚胺四胺(DAB
‑
Am 4)树枝状聚合物、聚丙基胺(POPAM)树枝状聚合物、聚赖氨酸树枝状聚合物、聚酯树枝状聚合物、蝶烯树枝状聚合物、脂肪族聚(醚)树枝状聚合物、芳族聚醚树枝状聚合物或包含一种或多种前述物质的组合。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颗粒系统,其中所述树枝状聚合物是PAMAM树枝状聚合物。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颗粒系统,其中所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特异性结合CD25、PD
‑
1、PD
‑
L1、PD
‑
L2、CTLA
‑
4、免疫球蛋白受体(KIR)、LAG
‑
3、TIM
‑
3、4
‑
1BB、4
‑
1BBL、GITR、CD40、CD40L、OX40、OX40L、CXCR2、B7
‑
H3、B7
‑
H4、BTLA、HVEM、CD28、A2aR、CD27、CD70、TCR ICOS、CD80、CD86、ICOS
‑
L、CD70、Gal
‑
9、VISTA、CD
‑
137、CD155、CD266、PVR、PVR
‑
2、CD47、CD160、NT5E、CD96或TNFRSF18。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纳米颗粒系统,其中所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完整抗体、抗体片段或肽。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纳米颗粒系统,其中所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包括:西米普利单抗
‑
rwlc、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匹地利珠单抗、MEDI
‑
0680、PDR001、REGN2810、以及BGB
‑
108、AMP
‑
224、免疫粘附素、BMS
‑
936559、阿替利珠单抗、YW243.55.S70、MDX
‑
1105、MEDI4736、度伐利尤单抗、阿维鲁单抗、伊匹单抗、曲美木单抗、BMS
‑
986016、乌瑞鲁单抗、TRX518、达西珠单抗、卢卡单抗、SEA
‑
CD40、CP
‑
870,893、MED16469、MOXR0916或MSB001078C。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颗粒系统,其中所述纳米颗粒系统进一步与治疗剂、预防剂或诊断剂相关联。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纳米颗粒系统,其中所述治疗剂是化疗剂或治疗性核酸。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纳米颗粒系统,其中所述诊断剂是成像剂。14.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如权利要求1
‑
13的任一项所述的纳米颗粒系统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还包含治疗剂、预防剂或诊断剂。16.一种制备纳米颗粒系统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足以将多个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缀合至多价纳米颗粒核心并提供纳米颗粒系统的条件下,使包含多个反应性端基的多价纳米颗粒核心与包含一种或多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
组合物接触。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反应性端基包括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二异丙基化碳二亚胺、N
‑
(3
‑
二甲基氨基丙基)
‑
N'
‑
乙基碳化二亚胺、1,1'
‑
羰基二咪唑、N
‑
琥珀酰亚胺基S
‑
乙酰硫代乙酸酯、N
‑
琥珀酰亚胺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承杓,夫志允,
申请(专利权)人:威斯康星校友研究基金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