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径向传热的微型槽道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5356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径向传热的微型槽道热管,包括外管、内管、冷却水入口管道、冷却水出口管道、端盖、蒸汽腔、毛细作用力槽道;所述外管为矩形截面微通道;外管套设在内管外部,多根外管相邻并列排布,组成整体结构为平板形状的热管;所述外管与内管之间的空间为蒸汽腔,所述蒸汽腔中充有制冷剂,制冷剂可以发生气液相变;所述外管的内壁面设置有毛细作用力槽道,利用毛细作用力使液态制冷剂还能分布在外管各个壁面。通过改变现有微型热管的结构和传热方式,以径向传热的方式替代轴向传热,提高其传热极限,改善其在轴向上的均温性和空间占据,并且能够适应旋转运动和双面加热的工况。并且能够适应旋转运动和双面加热的工况。并且能够适应旋转运动和双面加热的工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径向传热的微型槽道热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器件散热、航天热控、微型热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径向传热的微型槽道热管。

技术介绍

[0002]电子器件性能的提升往往会带来更多的发热量,同时人们对于移动电子器件便携性的要求又使得电子器件朝着小型化、轻薄化的方向发展,这些因素都限制了电子器件散热元件的体积和结构。在航天领域,会对使用的电子器件有更高的空间限制,温度控制以及均温性的要求。因此,散热问题已成为电子器件发展的重要限制。
[0003]热管作为一种高效的传热元件,其通过管内工质的相变快速传导热量。热管吸收热量的部分称为蒸发端,放出热量的部分称为冷凝端。热管运行时,蒸发端内液体工质在吸收热量后汽化为蒸汽,在两端压差的作用下流向冷凝端,放出热量后凝结为液体,并在重力或毛细作用下回到蒸发端,完成循环。目前,微型热管已成为电子器件散热和航天热控领域的重要技术。
[0004]根据热管的传热方向可以分为轴向热管和径向热管,轴向热管的蒸发端和冷凝端分布在沿热管轴线方向的两端,管内工质沿热管轴线流动。径向热管以外管作为蒸发端,内管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径向传热的微型槽道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1)、内管(2)、冷却水入口管道(3)、冷却水出口管道(4)、端盖(5)、蒸汽腔(6)、毛细作用力槽道(7);所述外管(1)为矩形截面微通道;外管(1)套设在内管(2)外部,内管(2)两端伸出外管并分别与冷却水入口管道(3)和冷却水出口管道(4)相连通;将多根所述外管(1)相邻并列排布,组成整体结构为平板形状的热管;所述端盖(5)位于外管(1)的两端,其覆盖外管(1)的外壁面与内管(2)的外壁面之间的部分;所述外管(1)与内管(2)之间的空间为蒸汽腔(5),所述蒸汽腔(5)中充有制冷剂,制冷剂可以发生气液相变;所述外管(1)的内壁面设置有毛细作用力槽道(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径向传热的微型槽道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与内管(2)的中心轴线重合,即述外管(1)与内管(2)的中心轴线偏心距离L设置为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径向传热的微型槽道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与内管(2)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逸晨孙志坚周豪俞自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