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提高布料真丝感的碱减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5337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1:17
本申请涉及一种整体提高布料真丝感的碱减量装置,其包括依次沿布料运输方向分布的碱处理模块以及滞留模块,所述滞留模块包括滞留箱、用于将布料一端滞留于滞留箱中的滞留组件。本申请具有提高布料中碱液的均匀分布的程度的效果。度的效果。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整体提高布料真丝感的碱减量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印染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整体提高布料真丝感的碱减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碱减量装置是对布料浸入碱液中,使得碱液对化纤布织物中的大分子脂键进行水解、腐蚀,使得布料表面达到织物真丝感的设备。
[0003]碱减量装置一般包括依次沿布料移动方向分布的进布模块、碱处理模块、用于加快碱液对布料水解反应效率的加热模块、用于清洁布料中碱液以及杂质的清洁模块、出布模块。
[0004]授权公开号为CN208472359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碱减量机,包括箱体、开设在箱体上的进出布口、转动安装于箱体内且位于进出布口的提布辊以及固定于箱体上且用于驱动提布辊转动的驱动电机,箱体上且位于进出布口处设置有阻挡机构,阻挡机构包括滑移连接在箱体上的挡板、设置在所述挡板一端的第一滑杆、设置在挡板另一端的第二滑杆、开设在箱体两侧且分别供第一滑杆与第二滑杆的两端嵌入的滑槽,挡板以第一滑杆为转轴转动后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在箱体侧壁上。该申请具有减少碱液溅到操作人员身上的可能性。
[000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在提布辊带动布料时,布料呈绳状并处于被拉紧的状态,使得碱液难以进入布料中,导致布料中碱液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发生,影响对布料的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提高布料中碱液的均匀分布的程度,提高布料整体的真丝感,本申请提供一种整体提高布料真丝感的碱减量装置。
[0007]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整体提高布料真丝感的碱减量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整体提高布料真丝感的碱减量装置,包括依次沿布料运输方向分布的碱处理模块以及滞留模块,所述滞留模块包括滞留箱、用于将布料一端滞留于滞留箱中的滞留组件。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滞留组件将布料中的一段滞留于滞留箱内,使得位于滞留箱内的布料松弛,使得碱液更容易进入至布料内,提高碱液在布料中的分布均匀程度。
[0009]可选的,所述滞留组件包括滞留辊、进给辊、用于带动滞留辊记间歇性转动的滞留电机以及用于带动进给辊转动的进给电机;所述滞留辊以及进给辊均转动连接于滞留箱上,所述滞留辊与进给辊依次沿布料运输方向分布,所述滞留辊转动时转动速度快于进给辊。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进给辊持续将滞留箱内的布料从滞留箱内输
送出,此时滞留辊带动布料间歇进入滞留箱内,由于滞留电机的转动速度快于进给电机,使得进入的布料长度大于运输出滞留箱的长度,使得多余的布料长度滞留于滞留箱内,结构简单。
[0011]可选的,所述滞留模块还包括用于将布料弯曲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双头气缸以及两个带动环,其中一个所述带动环设置于双头气缸的一个活塞杆上,另一个所述带动环设置于双头气缸的另一个活塞杆上,两个所述带动环内用于穿设布料。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双头气缸驱动两个带动环沿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使得位于两个带动环内的布料段沿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实现将布料甩动并弯曲,提高布料的松弛程度,进一步提高了碱液在布料内均匀分布程度。
[0013]可选的,所述带动环与双头气缸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转动环、若干拨动板以及用于驱动带动环转动的驱动件;所述连接杆一端设置于双头气缸的一个活塞杆上,所述连接杆另一端设置于转动环上;所述转动环转动套设于带动环外侧壁上;若干所述拨动板设置于带动环的内侧壁上。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双头气缸驱动两个带动环相互靠近时,驱动件驱动两个带动环沿逆时针转动后沿顺时针转动,随后双头气缸带动两个带动环相互远离;在双头气缸驱动两个带动环相互靠近或远离时,带动环内的拨动板拨动布料转动并解缠,进一步使得布料更容易进入碱液,提高碱液在布料中的分布程度,使得之后的布料在之后的加热模块中受热更加均匀,提高对布料的处理效果。
[0015]可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若干用于驱动带动环转动的扇叶,若干所述扇叶设置于带动环的外侧壁上。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双头气缸驱动两个带动环相互靠近时,扇叶在碱液中移动,使得若干扇叶驱动带动环转动,实现在双头气缸驱动两个带动环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同时实现驱动带动环顺时针以及逆时针的转动,实现在带动布料甩动并弯曲的同时实现对布料在一定程度上的解缠,进一步提高了碱液在布料内均匀分布的程度。
[0017]可选的,若干所述拨动板倾斜设置,若干所述拨动板的倾斜方向与扇叶相反,当若干扇叶驱动带动环转动时若干所述拨动板用于两个带动环内的布料沿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双向气缸驱动两个带动环相互靠近或远离,扇叶驱动带动环转动时,若干拨动板具有驱动带动环沿带动环相反方向转动的趋势,拨动板与带动环内的布料相抵触,使得若干拨动板带动布料沿带动环移动方向移动,使得带动环驱动布料甩动并弯曲的程度更大,使得碱液更容易进入至布料内。
[0019]可选的,所述带动环的两端与带动环的外侧壁之间开设有导向倒角,若干所述扇叶位于两个导向倒角之间。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倒角将碱液进行导向,使得位于若干扇叶上的水流速度更加大,减少拨动板卡在布料上的情况发生。
[0021]可选的,所述滞留箱内设置有用于阻挡杂质的稳定滤网,所述稳定滤网位于带动环上方且浸入碱液内;所述稳定滤网上开设有供连接杆滑移连接的腰型孔,所述稳定滤网上设置有用于将腰型孔围绕的第一阻挡环。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稳定滤网能将刚进入至滞留箱的布料中的杂质进
行阻挡,减少杂质进入至带动环内,影响带动环转动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在双向气缸驱动两个带动环移动时,减少碱液的拨动,减少碱液从滞留箱内飞溅出的情况发生。
[0023]可选的,所述稳定滤网呈锥形。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双向气缸带动连接杆以及带动环移动时,激起的动荡被稳定滤网缓解,碱液的冲击冲向稳定滤网的锥面上,一方面被阻挡的杂质通过稳定滤网的锥面聚集至稳定滤网的尖端,方便操作人员的清理,另一方面碱液的冲击将附着在稳定滤网上的杂质进行冲击,对稳定滤网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清理。
[0025]可选的,所述碱处理模块包括处理箱、输送辊、用于维持布料浸入碱液内的压紧辊以及用于带动输送辊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处理箱的外侧壁开设有进布通孔以及出布通孔,所述进布通孔以及出布通孔沿布料移动方向分布;所述输送辊以及压紧辊均转动连接于处理箱内。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布料绕在输送辊上,压紧辊将布料维持浸入碱液的状态,驱动电机带动布料移动,布料螺旋转动,使得布料连续多次浸入碱液中。
[002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滞留模块实现将其中一段布料滞留于滞留箱内,使得布料松散,碱液更容易进入布料中;2.通过夹持组件以及连接组件实现将布料进行甩动并弯曲的同时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体提高布料真丝感的碱减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沿布料运输方向分布的碱处理模块(2)以及滞留模块(3),所述滞留模块(3)包括滞留箱(31)、用于将布料一端滞留于滞留箱(31)中的滞留组件(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体提高布料真丝感的碱减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滞留组件(32)包括滞留辊(321)、进给辊(322)、用于带动滞留辊(321)记间歇性转动的滞留电机(323)以及用于带动进给辊(322)转动的进给电机(324);所述滞留辊(321)以及进给辊(322)均转动连接于滞留箱(31)上,所述滞留辊(321)与进给辊(322)依次沿布料运输方向分布,所述滞留辊(321)转动时转动速度快于进给辊(3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体提高布料真丝感的碱减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滞留模块(3)还包括用于将布料弯曲的夹持组件(7),所述夹持组件(7)包括双头气缸(71)以及两个带动环(72),其中一个所述带动环(72)设置于双头气缸(71)的一个活塞杆上,另一个所述带动环(72)设置于双头气缸(71)的另一个活塞杆上,两个所述带动环(72)内用于穿设布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整体提高布料真丝感的碱减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动环(72)与双头气缸(71)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8),所述连接组件(8)包括连接杆(81)、转动环、若干拨动板(83)以及用于驱动带动环(72)转动的驱动件(84);所述连接杆(81)一端设置于双头气缸(71)的一个活塞杆上,所述连接杆(81)另一端设置于转动环上;所述转动环转动套设于带动环(72)外侧壁上;若干所述拨动板(83)设置于带动环(72)的内侧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整体提高布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华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盛兴染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