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机用调色机构及其调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65314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原材料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3D打印机用调色机构及其调色方法。包括壳体、颜料盒、预热导料单元、上色单元和混料单元;所述壳体顶部设有入料口;所述颜料盒安装在壳体外壁上;所述预热导料单元安装在壳体内,且位于入料口正下方;所述上色单元包括上色管本体和加热环;所述上色管本体安装在壳体内,所述上色管顶部开设有上色管接料口,所述上色管接料口位于预热导料单元正下方;所述上色管本体的内壁上设有加热环,所述加热环上设有若干组第二防滑凸块;所述上色管本体底部连通有上色头。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缩短搅拌混合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高工作效率。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机用调色机构及其调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3D打印原材料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3D打印机用调色机构及其调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3D打印机是一种基于专业计算机文件创建真实物理对象的机器,其创建方式是增材创建,因而该过程被称为“加法制造”。
[0003]随着3D打印机技术的不断成熟,3D打印机也从以往的单色打印变成了现如今的多色打印。而为了得到想要的颜色,需要先通过调色机构对原料线材进行调色。
[0004]现有的调色机构通常是将原料线材加热至液态后,将液体颜料加入液态的原料线材中,然后进行搅拌混合,最终得到想要的颜色。
[0005]但在原料线材的加热过程中,由于原料线材的材质为环氧树脂,熔点较高,加热过程比较缓慢。这就需要在加热前先行对原料线材进行预热,现有的预热机构无法在送料的过程中实现预热,因此通常需要将导料单元关闭,预热后再进行送料,浪费了大量工作时间。并且原料线材与热源的接触面积有限,也导致了预热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机用调色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颜料盒(200)、预热导料单元(400)、上色单元(500)和混料单元(600);所述壳体(100)顶部设有入料口(110);所述颜料盒(200)安装在壳体(100)外壁上;所述预热导料单元(400)安装在壳体(100)内,且位于入料口(110)正下方;所述上色单元(500)包括上色管本体(530);所述上色管本体(530)安装在壳体(100)内,所述上色管本体(530)顶部开设有上色管接料口(510),所述上色管接料口(510)位于预热导料单元(400)正下方;所述上色管本体(530)的内壁上设有加热环(540),所述加热环(540)上设有若干组第二防滑凸块(550);所述上色管本体(530)底部连通有上色头(570),所述上色头(570)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组颜料喷头(580),若干组所述颜料喷头(580)均与颜料盒(200)的出料端连通;所述混料单元(600)的外壳位于所述壳体(100)下方,且所述混料单元(600)的输入端与上色头(570)的输出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机用调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颜料盒(200)内开设有若干组独立腔体,每组所述独立腔体底部均开设有一组颜料出料口;所述独立腔体的数量与颜料喷头(580)相同,每组所述颜料出料口均与其相对应的一组颜料喷头(580)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3D打印机用调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上安装有模温机(300),所述模温机(300)分别与预热导料单元(400)、加热环(540)和混料单元(600)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3D打印机用调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导料单元(400)包括第一电机(410)和两组导料转杆(420);所述第一电机(410)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100)侧壁上;两组所述导料转杆(420)均安装在所述壳体(100)内,且两组所述导料转杆(420)以所述入料口(110)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其中一组所述导料转杆(420)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410)的输出端传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3D打印机用调色机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导料转杆(420)上分别安装有一组传动齿轮(430),且两组所述导料转杆(420)通过两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一山吴震杨华杰杨红九吴杰华谢安琼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石三维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