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含油废水预处理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5298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船舶含油废水预处理方法,首先,获取样本废水并静置预定沉淀时间,然后,将预定沉淀时间分为多个连续的预定沉淀阶段时长,将样本废水的总沉淀时间,及浮渣层厚度值、待处理水层厚度值以及沉淤层厚度值作为单次分层建模数据,以与预定沉淀阶段时长的阶段测量间隔时长为间隔获取单次分层建模数据;接着,再重复上述过程预定次数,将获取的所有单次分层建模数据进行数据拟合,得到分层数据模型;最后,根据含油废水的总沉淀时间和分层数据模型,分别确定含油废水的浮渣层和待处理水层的厚度,并将浮渣层去除,及将待处理水层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与上述方法配合使用的船舶含油废水沉淀排出装置。述方法配合使用的船舶含油废水沉淀排出装置。述方法配合使用的船舶含油废水沉淀排出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含油废水预处理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含油废水预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船舶废水是指定期对船舶内的相关设备进行清洗,或者进行操作辅助或维护辅助过程后由船舶排除的废水,这些清洗或辅助用水均使用近旁的海水,由于船舶废水中包括海水、油脂及固体浮渣及沉积物,因此,在对其进行废水预处理时,需要将海水、油脂及固体浮渣及沉积物进行分离后,再对分离出的海水单独获取以便进行后道处理。
[0003]目前,现有的技术通常为将船舶废水接入隔油沉淀池进行静置沉淀后,在将沉淀后形成的海水层排出至后道。
[0004]这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每次船舶废水的产出量相差较大,而隔油沉淀池的容量因为环境限制而具有容积限制,在隔油沉淀池容量不足以容纳船舶废水时,就势必要改变船舶废水在隔油沉淀池内的沉淀时间,尽快地排出至后道,即用时间去换空间,而船舶废水形成的海水、油脂及固体浮渣及沉积物分层的厚度是随沉淀时间后而变化的,因此,这就导致每次沉淀时间都不一样,形成的分层构成也不一样,从而使得相关工作人员难以确定准确地分层构成,造成排出的海水中往往含有大量的固体浮渣,从而影响后续海水的进一步处理,也极易对后续设备造成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船舶含油废水预处理方法及装置,配合使用能够大大降低排出的海水中的固体浮渣,从而使得后续海水的处理成本大大降低,也极大降低了后续设备的损耗。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船舶含油废水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S1:获取预定体积的含油废水作为样本废水;
[0009]步骤S2:将样本废水静置沉淀预定沉淀时间,样本废水在预定沉淀时间内形成自上而下分布的浮渣层、待处理水层以及沉淤层,并且浮渣层、待处理水层以及沉淤层随样本废水的沉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厚度变化;
[0010]步骤S3:将预定沉淀时间分为多个连续的预定沉淀阶段时长,将样本废水的总沉淀时间,及对应的浮渣层厚度值、待处理水层厚度值以及沉淤层厚度值作为单次分层建模数据,以与每个预定沉淀阶段时长对应的阶段测量间隔时长为间隔获取单次分层建模数据,总沉淀时间为自预定沉淀时间开始至获取当前数据的持续时间;
[0011]步骤S4:重复步骤S1

S3预定次数,将获取的所有单次分层建模数据通过预定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拟合,得到基于样本废水的总沉淀时间、浮渣层厚度值、待处理水层厚度值以及沉淤层厚度值的分层数据模型;
[0012]步骤S5:根据含油废水的总沉淀时间和分层数据模型,分别确定含油废水的浮渣
层和待处理水层的厚度,并将浮渣层去除,及将待处理水层排出。
[0013]优选地,所有预定沉淀阶段时长相同,同个预定沉淀阶段时长对应的所有阶段测量间隔时长相同,不同的预定沉淀阶段时长对应的阶段测量间隔不相同。
[0014]进一步地,预定沉淀时间为12小时,预定沉淀阶段时长包括依次连续的第一阶段时长、第二阶段时长以及第三阶段时长,并且第一阶段时长、第二阶段时长以及第三阶段时长均为4小时。
[0015]再进一步地,将第一阶段时长、第二阶段时长以及第三阶段时长对应的阶段测量间隔时长分别作为第一阶段测量间隔时长、第二阶段测量间隔时长以及第三阶段测量间隔时长,第一阶段测量间隔时长为0.5小时,第一阶段测量间隔时长为1小时,第一阶段测量间隔时长为2小时。
[0016]优选地,预定次数为14次,预定数据分析软件为Origin。
[0017]优选地,样本废水通过量程为1升的量筒获取,样本废水的浮渣层厚度值、待处理水层厚度值以及沉淤层厚度值通过量筒表面的读数直接读取。
[0018]优选地,含油废水在预设的隔油沉淀池中进行静置沉淀,并通过潜液泵进行排出,潜液泵在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且位于含油废水的待处理水层的底部相对应的隔油沉淀池内。
[0019]一种与上述的船舶含油废水预处理方法配合的船舶含油废水沉淀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油沉淀池,用于容纳并沉淀含油废水;刮油机,位于隔油沉淀池的正上方,且刮油机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用于去除含油废水的浮渣层;潜污泵,设置在隔油沉淀池的底部,用于将含油废水的沉淤层排出;潜液泵,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隔油沉淀池内;以及调节池,通过潜液泵与隔油沉淀池连通,调节池用于从隔油沉淀池引入含油废水的待处理水层并做后道处理。
[0020]优选地,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油膜监测仪和浮油收集器,调节池包括去油中和池,去油中和池从隔油沉淀池引入的待处理水层的含油废水,并作为待去油废水,油膜监测仪浮设在待去油废水的液面,油膜监测仪用于对待去油废水表面的残存油沫进行监测;浮油收集器浮设在待去油废水的液面,浮油收集器用于对待去油废水表面的残存油沫进行收集。
[0021]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包括PH测量仪和药剂投放容器,PH测量仪浮设在待去油废水的液面,用于实时测量待去油废水的PH值;药剂投放容器与去油中和池连通,用于通过向待去油废水内投放预定化学药剂,从而使的待去油废水的PH值在预定范围内。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1.因为本专利技术的船舶含油废水预处理方法将预定沉淀时间分为多个连续的预定沉淀阶段时长,将样本废水的总沉淀时间,及对应的浮渣层厚度值、待处理水层厚度值以及沉淤层厚度值作为单次分层建模数据,以与每个预定沉淀阶段时长对应的阶段测量间隔时长为间隔获取单次分层建模数据;再重复上述过程预定次数,将获取的所有单次分层建模数据通过预定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拟合,得到分层数据模型;最后根据含油废水的总沉淀时间和分层数据模型,分别确定含油废水的浮渣层和待处理水层的厚度,并将浮渣层去除,及将待处理水层排出,因此,本专利技术基于在预定次数内获取到的含有多个样本废水的不同分层厚度的信息的数据建立分层数据模型,而根据分层数据模型能根据总沉淀时间准确地确定含油废水中浮渣层和待处理水层的厚度,从而排出的待处理水中基本不含有固体浮
渣,进而使得后续海水的处理成本大大降低,也极大降低了后续设备的损耗。
[0024]2.因为本专利技术的同个预定沉淀阶段时长对应的所有阶段测量间隔时长相同,不同的预定沉淀阶段时长对应的阶段测量间隔不相同,如此设置是基于含油废水的沉淀分层的形成速率并非始终一致,沉淀分层的形成趋势的速率拐点具有阶段时间内相对规则,多个阶段时间总体分布不规则,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沉淀阶段时长及阶段测量间隔时长的设置,使得样本废水的沉淀分层规律更贴合于含油废水的沉淀分层规律,从而使得以此为周期进行观测采样形成的分层数据模型更加准确。
[0025]3.因为本专利技术的船舶含油废水沉淀排出装置,包括隔油沉淀池,用于容纳并沉淀含油废水;刮油机,位于隔油沉淀池的正上方,且刮油机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用于去除含油废水的浮渣层;潜污泵,设置在隔油沉淀池的底部,用于将含油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含油废水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预定体积的含油废水作为样本废水;步骤S2:将所述样本废水静置沉淀预定沉淀时间,该样本废水在所述预定沉淀时间内形成自上而下分布的浮渣层、待处理水层以及沉淤层,并且浮渣层、待处理水层以及沉淤层随所述样本废水的沉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厚度变化;步骤S3:将所述预定沉淀时间分为多个连续的预定沉淀阶段时长,将所述样本废水的总沉淀时间,及对应的浮渣层厚度值、待处理水层厚度值以及沉淤层厚度值作为单次分层建模数据,以与每个所述预定沉淀阶段时长对应的阶段测量间隔时长为间隔获取所述单次分层建模数据,所述总沉淀时间为自所述预定沉淀时间开始至获取当前数据的持续时间;步骤S4:重复步骤S1

S3预定次数,将获取的所有所述单次分层建模数据通过预定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拟合,得到基于所述样本废水的总沉淀时间、浮渣层厚度值、待处理水层厚度值以及沉淤层厚度值的分层数据模型;步骤S5:根据所述含油废水的总沉淀时间和所述分层数据模型,分别确定所述含油废水的浮渣层和待处理水层的厚度,并将所述浮渣层去除,及将所述待处理水层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含油废水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有所述预定沉淀阶段时长相同,同个所述预定沉淀阶段时长对应的所有所述阶段测量间隔时长相同,不同的所述预定沉淀阶段时长对应的所述阶段测量间隔不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含油废水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预定沉淀时间为12小时,所述预定沉淀阶段时长包括依次连续的第一阶段时长、第二阶段时长以及第三阶段时长,并且所述第一阶段时长、所述第二阶段时长以及所述第三阶段时长均为4小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含油废水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将所述第一阶段时长、所述第二阶段时长以及所述第三阶段时长对应的所述阶段测量间隔时长分别作为第一阶段测量间隔时长、第二阶段测量间隔时长以及第三阶段测量间隔时长,所述第一阶段测量间隔时长为0.5小时,所述第一阶段测量间隔时长为1小时,所述第一阶段测量间隔时长为2小时。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帅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姆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