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卷扬多层绕绳的强夯机夯锤提升高度检测系统及计算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65207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卷扬多层绕绳的强夯机夯锤提升高度检测系统及计算方法,涉及强夯机控制技术领域,主卷扬多层绕绳的强夯机夯锤提升高度的计算方法包括:获取钢丝绳的缠绕倍数N;检测钢丝绳处于上升状态还是下放状态;根据钢丝绳的不同状态,且基于钢丝绳的圈数和层数的变化,计算得到钢丝绳在卷筒运动过程中的绳长S;根据H=S/N计算得到夯锤在运动过程中的高度H。的高度H。的高度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主卷扬多层绕绳的强夯机夯锤提升高度检测系统及计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强夯机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主卷扬多层绕绳的强夯机夯锤提升高度检测系统及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对基建的大力投入,强夯机在基建处理地基上的作用越来越强大,而地基的处理情况与卷扬提升夯锤的高度息息相关。
[0003]通常来说,夯锤与钢丝绳相连,钢丝绳缠绕在卷扬上,主机依靠卷扬的提升力提升夯锤。由于在卷扬运动过程中,卷扬是多圈数的,且钢丝绳在卷扬上的缠绕直径也是随着层数的变化而变化。
[0004]为了获取卷扬提升夯锤的高度,在现有技术中在卷扬上分层打孔安装多个传感器,根据钢丝绳所在的不同层数计算提升夯锤的高度的方式,其缺点在于安装形式复杂,系统成本高。强夯机的卷扬处由于钢丝绳的紧密排布空间很小,在卷扬上打孔,不易安装更换传感器;再加上卷扬在满绳状态下,可达八至九层,所需要打孔的位置太多,对卷扬强度也有不小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主卷扬多层绕绳的强夯机夯锤提升高度检测系统及计算方法,可以高效准确的获知夯锤的提升高度,并且降低对卷扬强度的影响。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主卷扬多层绕绳的强夯机夯锤提升高度的计算方法,包括:
[0007]获取钢丝绳的缠绕倍数N;
[0008]检测钢丝绳处于上升状态还是下放状态;
[0009]根据钢丝绳的不同状态,且基于钢丝绳的圈数和层数的变化,计算得到钢丝绳在卷筒运动过程中的绳长S;
[0010]根据H=S/N计算得到夯锤在运动过程中的高度H。
[0011]可选地,还包括:
[0012]获取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K;其中,压力传感器位于用以提升卷筒的内张油路上;
[0013]相应的,计算得到钢丝绳在卷筒运动过程中的绳长S,包括:
[0014]根据钢丝绳所处的不同层数以及在该层中的不同圈数,计算得到钢丝绳在每一层中的子绳长S
i

[0015]根据计算得到钢丝绳在卷筒运动过程中的绳长S,其中,C为钢丝绳当前所在的层数,j为钢丝绳的层数转换次数;当卷筒提升时,则K=1,当卷筒下放时,则K=0。
[0016]可选地,还包括:
[0017]获取实际的脉冲个数n;其中,n为脉冲传感器根据安装于卷筒的检测板测得的脉冲数;
[0018]相应的,计算得到钢丝绳在卷筒运动过程中的绳长S之前,还包括:
[0019]当钢丝绳处于上升状态时,第一次判断条件为n是否等于A
×
(Q

Q
n
),其中,A为卷筒每转一圈的脉冲个数,Q为卷筒上每一层的固有圈数,Q
n
为钢丝绳当前所在的圈数;若n小于A
×
(Q

Q
n
),则判断出钢丝绳层数未变化;若n等于A
×
(Q

Q
n
),则判断出钢丝绳层数发生变化,并令n清0,此判断条件有且仅有一次生效;此后判断条件为n是否等于A
×
Q,其中,A为卷筒每转一圈的脉冲个数,Q为卷筒上每一层的固有圈数;若n小于A
×
Q,则判断出钢丝绳层数未变化;若n等于A
×
Q,则判断出钢丝绳层数发生变化,并令n清0;
[0020]当钢丝绳处于下放状态时,第一次判断条件为n是否等于A
×
Q
n
,其中,A为卷筒每转一圈的脉冲个数,Q
n
为钢丝绳当前所在的圈数;若n小于A
×
Q
n
,则判断出钢丝绳层数未变化;若n等于A
×
Q
n
,则判断出钢丝绳层数发生变化,并令n清0,此判断条件有且仅有一次生效;此后判断条件为n是否等于A
×
Q,其中,A为卷筒每转一圈的脉冲个数,Q为卷筒上每一层的固有圈数;若n小于A
×
Q,则判断出钢丝绳层数未变化;若n等于A
×
Q,则判断出钢丝绳层数发生变化,并令n清0。
[0021]可选地,根据钢丝绳的不同状态,且基于钢丝绳的圈数和层数的变化,计算得到钢丝绳在卷筒运动过程中的绳长S,包括:
[0022]当钢丝绳处于上升状态、且钢丝绳的层数未变化时,i=C,j=0,根据计算得到钢丝绳在卷筒运动过程中的绳长S,其中,n为实际的脉冲个数,A为卷筒每转一圈的脉冲个数,D
c
为当前所在层的绕绳直径,且D
c
=D
i
=D+(C+j)
×
d,D为卷筒直径,C为钢丝绳当前所在的层数,d为钢丝绳直径,j为钢丝绳的层数转换次数;
[0023]当钢丝绳处于上升状态、且钢丝绳的层数变化时,根据k=1时,j和S
i
的分段表达函数,
[0024][0025][0026]计算得到钢丝绳在每一层中的子绳长S
i
,并根据计算得到钢丝绳在卷筒运动过程中的绳长S;
[0027]其中,n为实际的脉冲个数,A为卷筒每转一圈的脉冲个数,D
c
为当前所在层的绕绳直径,且D
c
=D
i
=D+(C+j)
×
d,D为卷筒直径,C为钢丝绳当前所在的层数,d为钢丝绳直径,Q为卷筒上每一层的固有圈数,Q
n
为钢丝绳当前所在的圈数,j为钢丝绳的层数转换次数;当卷筒提升时,则K=1,当卷筒下放时,则K=0;
[0028]当钢丝绳处于下放状态、且钢丝绳的层数未变化时,i=C,j=0,则根据计算得到钢丝绳在卷筒运动过程中的绳长S,其中,n为实际的脉冲个数,A为卷筒每转一圈的脉冲个数,D
c
为当前所在层的绕绳直径,且D
c
=D
i
=D+(C+j)
×
d,D为卷筒直径,C为钢丝绳当前所在的层数,d为钢丝绳直径,j为钢丝绳的层数转换次数;
[0029]当钢丝绳处于下放状态、且钢丝绳的层数变化时,根据k=0时,j和S
i
的分段表达函数,
[0030][0031][0032]计算得到钢丝绳在每一层中的子绳长S
i
,并根据计算得到钢丝绳在卷筒运动过程中的绳长S;
[0033]其中,n为实际的脉冲个数,A为卷筒每转一圈的脉冲个数,D
c
为当前所在层的绕绳直径,且D
c
=D
i
=D+(C+j)
×
d,D为卷筒直径,C为钢丝绳当前所在的层数,d为钢丝绳直径,Q为卷筒上每一层的固有圈数,Q
n
为钢丝绳当前所在的圈数,j为钢丝绳的层数转换次数;当卷筒提升时,则K=1,当卷筒下放时,则K=0。
[0034]可选地,根据钢丝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卷扬多层绕绳的强夯机夯锤提升高度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钢丝绳的缠绕倍数N;检测钢丝绳处于上升状态还是下放状态;根据所述钢丝绳的不同状态,且基于所述钢丝绳的圈数和层数的变化,计算得到钢丝绳在卷筒运动过程中的绳长S;根据H=S/N计算得到夯锤在运动过程中的高度H。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卷扬多层绕绳的强夯机夯锤提升高度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K;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用以提升卷筒的内张油路上;相应的,所述计算得到钢丝绳在卷筒运动过程中的绳长S,包括:根据所述钢丝绳所处的不同层数以及在该层中的不同圈数,计算得到所述钢丝绳在每一层中的子绳长S
i
;根据计算得到钢丝绳在卷筒运动过程中的绳长S,其中,C为钢丝绳当前所在的层数,j为钢丝绳的层数转换次数;当卷筒提升时,则K=1,当卷筒下放时,则K=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卷扬多层绕绳的强夯机夯锤提升高度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实际的脉冲个数n;其中,所述n为脉冲传感器根据安装于卷筒的检测板测得的脉冲数;相应的,所述计算得到钢丝绳在卷筒运动过程中的绳长S之前,还包括:当所述钢丝绳处于上升状态时,第一次判断条件为所述n是否等于A
×
(Q

Q
n
),其中,A为卷筒每转一圈的脉冲个数,Q为卷筒上每一层的固有圈数,Q
n
为钢丝绳当前所在的圈数;若n小于A
×
(Q

Q
n
),则判断出所述钢丝绳层数未变化;若n等于A
×
(Q

Q
n
),则判断出所述钢丝绳层数发生变化,并令n清0,此判断条件有且仅有一次生效;此后判断条件为所述n是否等于A
×
Q,其中,A为卷筒每转一圈的脉冲个数,Q为卷筒上每一层的固有圈数;若n小于A
×
Q,则判断出所述钢丝绳层数未变化;若n等于A
×
Q,则判断出所述钢丝绳层数发生变化,并令n清0;当所述钢丝绳处于下放状态时,第一次判断条件为所述n是否等于A
×
Q
n
,其中,A为卷筒每转一圈的脉冲个数,Q
n
为钢丝绳当前所在的圈数;若n小于A
×
Q
n
,则判断出所述钢丝绳层数未变化;若n等于A
×
Q
n
,则判断出所述钢丝绳层数发生变化,并令n清0,此判断条件有且仅有一次生效;此后判断条件为所述n是否等于A
×
Q,其中,A为卷筒每转一圈的脉冲个数,Q为卷筒上每一层的固有圈数;若n小于A
×
Q,则判断出所述钢丝绳层数未变化;若n等于A
×
Q,则判断出所述钢丝绳层数发生变化,并令n清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卷扬多层绕绳的强夯机夯锤提升高度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钢丝绳的不同状态,且基于所述钢丝绳的圈数和层数的变化,计算得到钢丝绳在卷筒运动过程中的绳长S,包括:当所述钢丝绳处于上升状态、且所述钢丝绳的层数未变化时,i=C,j=0,根据
计算得到钢丝绳在卷筒运动过程中的绳长S,其中,n为实际的脉冲个数,A为卷筒每转一圈的脉冲个数,D
c
为当前所在层的绕绳直径,且D
c
=D
i
=D+(C+j)
×
d,D为卷筒直径,C为钢丝绳当前所在的层数,d为钢丝绳直径,j为钢丝绳的层数转换次数;当所述钢丝绳处于上升状态、且所述钢丝绳的层数变化时,根据k=1时,j和S
i
的分段表达函数,达函数,计算得到所述钢丝绳在每一层中的子绳长S
i
,并根据计算得到钢丝绳在卷筒运动过程中的绳长S;其中,n为实际的脉冲个数,A为卷筒每转一圈的脉冲个数,D
c
为当前所在层的绕绳直径,且D
c
=D
i
=D+(C+j)
×
d,D为卷筒直径,C为钢丝绳当前所在的层数,d为钢丝绳直径,Q为卷筒上每一层的固有圈数,Q
n
为钢丝绳当前所在的圈数;当卷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佳泳王平包奇刘真金勇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杭重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