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效相变蓄能变负荷中央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65199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高效相变蓄能变负荷中央空调系统,包括制冷主机组、相变蓄能器;制冷主机组将会在最高的制冷效率COP下运作,如此时的制冷量高于负荷需求,则通过相变蓄能器实现相变蓄能,相反当制冷量不能满足负荷需求时,相变蓄能器释放蓄能,以补充制冷机组不足够的制冷量。用户可以根据正常的用量统计,制定制冷主机组的运行策略,在相变蓄能器的配合下使制冷主机组高效运行,从而有效提高系统运作的能效,节约能源,相对于现有中央空调系统节约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高效相变蓄能变负荷中央空调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央空调系统,尤其是一种利用相变蓄能技术的超高效变负荷中央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评价一台制冷机组的耗电(功)指标是其制冷循环的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值。所谓COP是指制冷机组在完成一个制冷循环后,其输出冷量(功)与耗电(功)量之比,即机组的制冷效率。不同类型的制冷机组其制冷效率是不同的。制冷机组按照其主要部件压缩机的种类通常可分为三大类:活塞式、螺杆式、离心式。
[0003]其中活塞式制冷机组用于冷量需求较小的场合,螺杆式制冷机组应用于中型企业,离心式制冷机组用于中、大型企业。由于压缩机在原理和结构上的不同,导致三者之间的COP有较大的差别。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活塞式制冷机组的COP在标准工况下约3

4。螺杆式制冷机组的COP可达到4

5左右,而离心式制冷机组的COP最高可达5

6。因此相对而言,离心式制冷机组的效率是最高的。一般商业大厦中央空调水冷式离心机加上水泵和水塔,实际录得平均COP最多只有4。
[0004]从图2可以看出COP随着冷凝温度的下降以及负荷的上升而变大。由此可见,在通常情况下,为了使机组的COP能够达到最高,用户总是希望制冷主机能够尽可能的满负荷运转。但是实际使用当中,受到天气的影响,往往在全年大部分时间里制冷主机并不需要满负荷运转。多数运转于部分负荷之间,因此其制冷效率相对它所能够达到的最高效率是比较低的。离心式制冷机组的运行特性有别于活塞式和螺杆式。在采用变速马达后,其COP特性曲线会再很大改变。如上图左半部分所示,在部分负荷之间,机组的COP相对普通离心机组有了较大提高。应该说,这已是不小的突破
·
但是仔细观察上图,可以发现利用变速马达所能提高的COP值有一定的限制。负荷必须在40%

60%之间才能达到最高的COP值。但是作为空调系统来说,全年高大量时间段并非运行于该区间内。所以单纯运用变速马很难达到最佳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高效相变蓄能变负荷中央空调系统,通过使用相变蓄能器,运用非平衡策略法使制冷主机组既能够在部分负荷状态加高效运行,又能保证总体负荷要求。
[0006]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上述目的的:超高效相变蓄能变负荷中央空调系统,包括制冷主机组、相变蓄能器,所述制冷主机组的冷水出口经过产冷循环水泵连接至第一级冷水输送管路,第一级冷水输送管道中还串装有冷量输送变频泵,冷量输送变频泵的出口再通过第二级冷水输送管路输送至用户的送风系统,送风系统的出口连接至回水输送管路,回水输送管路连接至制冷主机组的进水口;所述相变蓄能器一端通过管路连接至产冷循环水泵与冷量输送变频泵之间的第一级冷
水输送管路,相变蓄能器一端通过管路连接至回水输送管路;系统会根据需要控制制冷主机组的制冷量、产冷循环水泵及冷量输送变频泵的流量实现相变蓄能器进行蓄能及释放蓄能,具体如下:相变蓄能器蓄能时,减少冷量输送变频泵的输送量和/或增大制冷主机组的冷水出口的流量,使得第一级冷水输送管管路内的水压大于回水输送管,第一级冷水输送管路内的冷水通过管路流入至相变蓄能器中使相变蓄能器内蓄能材料产相变蓄能,冷水水温升高并经另一端流出相变蓄能器进入回水输送管路;相变蓄能器释放蓄能时,增大冷量输送变频泵的输送量和/或减少制冷主机组的冷水出口的流量甚至关闭制冷主机组,使得回水输送管管路内的水压大于第一级冷水输送管,回水输送管路的水通过管路流入至相变蓄能器中相变蓄能器的蓄能材料产生相变释放蓄能使回水变冷后经另一端流出相变蓄能器进入第一级冷水输送管路,再由冷量输送变频泵加压后进入第二级冷水输送管路输送至用户的送风系统。
[0007]其中,两台制冷主机的经串联连接形成一组制冷主机链,一组或以上的制冷主机链并联后形成所述制冷主机组。
[0008]其中,所述产冷循环水泵设有一组或以上,产冷循环水泵之间并联连接,其入口并联连接至制冷主机组的总冷水出口,其出口并联至第一级冷水输送管道。
[0009]其中,所述制冷主机链中的两台制冷主机串联,分为高温制冷主机及低温制冷主机,具体为:对于蒸发器回路,回水输送管路连接至高温制冷主机的蒸发器回路的入水口,高温制冷主机的蒸发器回路的出水口连接至低温制冷主机蒸发器回路的入水口,低温制冷主机蒸发器回路的出水口连接至产冷循环水泵;对于冷凝器回路,冷却塔经冷凝水管连接至冷却水泵,冷却水泵的出口经冷凝水管连接至低温制冷主机的冷凝器回路的入水口,低温制冷主机的冷凝器回路的出水口连接至高温制冷主机冷凝器回路的入水口,高温制冷主机冷凝器回路的出水口连接至冷却塔。
[0010]其中,所述冷却水泵设有一组或以上,冷却水泵水泵之间并联连接,其入口并联连接至冷却塔的出口,其出口并联至低温制冷主机的冷凝器回路的入水口。
[0011]其中,系统对相变蓄能器进行蓄能及释放蓄能的控制策略包括:蓄能策略,当制冷需求负荷较低时,制冷主机组根据负荷

能效曲线中的指定能效值保持运作,并设定相变蓄能器运作于蓄能工作状态,使制冷主机组产生的制冷量存储在相变蓄能器中;释放蓄能策略,当制冷需求负荷较高并大于制冷主机组根据负荷

能效曲线中的指定能效值保持运作所产生的负荷时,制冷主机组依然按照负荷

能效曲线中的指定能效值保持运作,并设定相变蓄能器运作于释放蓄能的工作状态,使系统能够满足制冷需求负荷;或当制冷主机组处于停机时,设定相变蓄能器运作于释放蓄能的工作状态,由相变蓄能器提供并满足制冷需求负荷。
[0012]其中,所述控制策略还包括:低成本蓄能策略,根据供电成本,当处于供电成本的较低值时,制冷主机组根据负荷

能效曲线中的指定能效值保持运作,并设定相变蓄能器运作于蓄能工作状态,使制冷主机组产生的制冷量存储在相变蓄能器中。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常的制冷主机的运行模式是根据负荷变化来调整制冷主机
的输出冷量,因此当负荷处于较低值时,制冷主机的制冷效率COP会迅速降低。为实现整个制冷系统在不同负荷,即变负荷的条件下,维持制冷主机的高效运转,在系统中加入了相变蓄能器来实现相变蓄能及释放蓄能;制冷主机组将会在最高的制冷效率COP下运作,如此时的制冷量高于负荷需求,则通过相变蓄能器实现相变蓄能,相反当制冷量不能满足负荷需求时,相变蓄能器释放蓄能,以补充制冷机组不足够的制冷量。用户可以根据正常的用量统计,制定制冷主机组的运行策略,在相变蓄能器的配合下使制冷主机组高效运行,从而有效提高系统运作的能效,节约能源,相对于现有中央空调系统节约40%

70%以上。另外,用户还可以根据电力成本,在夜间廉价电力的时段保持制冷主机组继续高效运作,并将制冷量存储于相变蓄能器中,到日间再释放出来,从而进一步降低运作的电费。而且本专利技术的中央空调系统中的相变蓄能器的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超高效相变蓄能变负荷中央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主机组、相变蓄能器,所述制冷主机组的冷水出口经过产冷循环水泵连接至第一级冷水输送管路,第一级冷水输送管道中还串装有冷量输送变频泵,冷量输送变频泵的出口再通过第二级冷水输送管路输送至用户的送风系统,送风系统的出口连接至回水输送管路,回水输送管路连接至制冷主机组的进水口;所述相变蓄能器一端通过管路连接至产冷循环水泵与冷量输送变频泵之间的第一级冷水输送管路,相变蓄能器一端通过管路连接至回水输送管路;系统会根据需要控制制冷主机组的制冷量、产冷循环水泵及冷量输送变频泵的流量实现相变蓄能器进行蓄能及释放蓄能,具体如下:相变蓄能器蓄能时,减少冷量输送变频泵的输送量和/或增大制冷主机组的冷水出口的流量,使得第一级冷水输送管管路内的水压大于回水输送管,第一级冷水输送管路内的冷水通过管路流入至相变蓄能器中使相变蓄能器内蓄能材料产相变蓄能,冷水水温升高并经另一端流出相变蓄能器进入回水输送管路;相变蓄能器释放蓄能时,增大冷量输送变频泵的输送量和/或减少制冷主机组的冷水出口的流量甚至关闭制冷主机组,使得回水输送管管路内的水压大于第一级冷水输送管,回水输送管路的水通过管路流入至相变蓄能器中相变蓄能器的蓄能材料产生相变释放蓄能使回水变冷后经另一端流出相变蓄能器进入第一级冷水输送管路,再由冷量输送变频泵加压后进入第二级冷水输送管路输送至用户的送风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效相变蓄能变负荷中央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两台制冷主机的经串联连接形成一组制冷主机链,一组或以上的制冷主机链并联后形成所述制冷主机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效相变蓄能变负荷中央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冷循环水泵设有一组或以上,产冷循环水泵之间并联连接,其入口并联连接至制冷主机组的总冷水出口,其出口并联至第一级冷水输送管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效相变蓄能变负荷中央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主机链中的两台制冷主机串联,分为高温制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锦标
申请(专利权)人:宝加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