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座式单轨换轮系统拆装平台及升降液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65031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跨座式单轨换轮系统拆装平台及升降液压系统。升降液压系统包括沉降梁、液压控制系统和至少两个油缸,各油缸中,其中一个为主动油缸,其余油缸为辅助油缸;主动油缸的主缸活塞杆、辅助油缸的辅助缸活塞杆均上下运动且顶端同时连接于沉降梁的底面;液压控制系统包括供油组件,供油组件设有主供油口、辅助供油口和比例溢流阀,主动油缸连接于主供油口且比例溢流阀连接于于主供油口,辅助油缸连接于辅助供油口;主缸活塞杆能够带动沉降梁升降,且通过沉降梁带动辅助油缸同步升降。其中,主动油缸起到主要支撑驱动作用,辅助油缸起到导向和抗偏载作用。由于采用单个主动油缸,控制方式简单。控制方式简单。控制方式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跨座式单轨换轮系统拆装平台及升降液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跨座式单轨换轮系统拆装平台及升降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跨座式单轨换轮系统属于车辆段工艺设备,是车辆保养维修的重要工具。转向架是单轨车辆的核心部件,不同于钢轨轮对,单轨转向架轮胎由于磨损严重,需要进行检修更换,故单轨列车车辆段设置有专门的换轮库,来对轮胎进行更换。
[0003]其中,拆装平台是跨座式单轨换轮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沉降梁的升降,将转向架或其他部件进行移动,对其进行保养和维护。现有技术中,沉降梁连接于多个油缸,这些油缸分别作为主动油缸被控制,以同步带动沉降梁升降,控制难度相对较大。
[0004]因此,如何更加简单地实现对沉降梁的升降控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升降液压系统,能够更加简单地实现对沉降梁的升降控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升降液压系统的跨座式单轨换轮系统拆装平台,其能够更加简单地实现对沉降梁的升降控制。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升降液压系统,包括沉降梁、液压控制系统和至少两个油缸,各所述油缸中,其中一个为主动油缸,其余所述油缸为辅助油缸;
[0008]所述主动油缸的主缸活塞杆、所述辅助油缸的辅助缸活塞杆均上下运动且顶端同时连接于所述沉降梁的底面;
[0009]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供油组件,所述供油组件设有主供油口、辅助供油口和比例溢流阀,所述主动油缸连接于所述主供油口且所述比例溢流阀连接于主供油口,所述辅助油缸连接于所述辅助供油口;
[0010]所述主缸活塞杆能够带动所述沉降梁升降,且通过所述沉降梁带动所述辅助油缸同步升降。
[0011]优选地,所述供油组件还包括油箱、主电机、主油泵和主单向阀;
[0012]所述主油泵连接于所述主电机,所述主油泵的吸油口连接于所述油箱且出口连接于所述主单向阀的进口,所述主单向阀的出口构成所述主供油口,所述比例溢流阀连接于所述主单向阀的出口和所述油箱之间。
[0013]优选地,所述供油组件还包括补油电机、补油泵、补油单向阀和手动溢流阀;
[0014]所述补油泵连接于所述补油电机,所述补油泵的吸油口连接于所述油箱且出口连接于所述补油单向阀的进口,所述补油单向阀的出口构成所述辅助供油口,所述手动溢流阀连接于所述补油单向阀的出口和所述油箱之间。
[0015]优选地,所述主单向阀的出口还连接减压阀,所述减压阀的出口构成所述辅助供油口。
[0016]优选地,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主电磁换向阀,所述主电磁换向阀的主阀进口连接于所述主供油口,所述主电磁换向阀的主阀第一出口连接于所述主动油缸的主缸无杆腔进口,所述主电磁换向阀的主阀第二出口连接于所述主动油缸的主缸有杆腔进口;所述主电磁换向阀可切换所述主阀第一出口、所述主阀第二出口、所述主电磁换向阀的主阀回油口中的一者连通于所述主阀进口。
[0017]优选地,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补油电磁换向阀,所述补油电磁换向阀的补油阀进口连接于所述辅助供油口,所述补油电磁换向阀的补油阀第一出口连接于所述辅助油缸的辅助缸无杆腔进口,所述补油电磁换向阀的补油阀第二出口连接于所述辅助油缸的辅助缸有杆腔进口;所述补油电磁换向阀可切换所述补油阀第一出口、所述补油阀第二出口、所述补油电磁换向阀的补油阀回油口中的一者连通于所述补油阀进口。
[0018]优选地,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主平衡阀和补油平衡阀;
[0019]所述主缸无杆腔进口通过所述主平衡阀连接于所述主阀第一出口,所述辅助缸无杆腔进口通过所述补油平衡阀连接于所述补油阀第一出口;
[0020]所述主平衡阀、所述补油平衡阀的控制口均连接于所述主阀第二出口。
[0021]优选地,所述辅助油缸为至少两个。
[0022]优选地,两个所述辅助油缸分别设于所述主动油缸的两侧。
[0023]一种跨座式单轨换轮系统拆装平台,包括如上升降液压系统。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升降液压系统,包括沉降梁、液压控制系统和至少两个油缸,油缸中,其中一个为主动油缸,其余油缸为辅助油缸;主动油缸的主缸活塞杆、辅助油缸的辅助缸活塞杆均上下运动且顶端同时连接于沉降梁的底面;液压控制系统包括供油组件,供油组件设有主供油口、辅助供油口和比例溢流阀,主动油缸连接于主供油口且比例溢流阀设于主供油口的进口侧,辅助油缸连接于辅助供油口;主缸活塞杆能够带动沉降梁升降,且通过沉降梁带动辅助油缸同步升降。
[0025]辅助油缸和单个主动油缸同时连接于沉降梁的底部,通过比例溢流阀的控制,主动油缸可以根据沉降梁的负重提供支撑力,起到主要支撑驱动作用,辅助油缸可以在沉降梁的带动下升降运动,起到导向和抗偏载作用,使沉降梁既能稳定上升下降,也能在列车经过沉降梁导致出现偏载时保持稳定。由于采用单个主动油缸,控制方式简单,可节约成本,避免系统因多主动油缸同步控制产生的节流损失,降低系统的发热。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包括上述升降液压系统的跨座式单轨换轮系统拆装平台,其能够更加简单地实现对沉降梁的升降控制。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升降液压系统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升降液压系统具体实施例一的液压控制油路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升降液压系统具体实施例二的液压控制油路图。
[0031]附图标记:
[0032]主电机1;
[0033]主油泵2;
[0034]主单向阀3;
[0035]比例溢流阀4;
[0036]主电磁换向阀5,主阀第一电磁铁b1,主阀第二电磁铁a1,主阀第一出口A1,主阀第二出口B1,主阀进口P1,主阀回油口T1;
[0037]补油电机6;
[0038]补油泵7;
[0039]补油单向阀8;
[0040]手动溢流阀9;
[0041]补油电磁换向阀10,补油阀第一电磁铁b2,补油阀第二电磁铁a2,补油阀第一出口A2,补油阀第二出口B2,补油阀进口P2,补油阀回油口T2;
[0042]补油平衡阀11,控制口x1;
[0043]主平衡阀12,控制口x2;
[0044]辅助油缸14,辅助缸活塞杆141,辅助缸有杆腔进口B4,辅助缸无杆腔进口A4;
[0045]主动油缸15,主缸活塞杆151,主缸有杆腔进口B3,主缸无杆腔进口A3;
[0046]减压阀16;
[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沉降梁(17)、液压控制系统和至少两个油缸,各所述油缸中,其中一个为主动油缸(15),其余所述油缸为辅助油缸(14);所述主动油缸(15)的主缸活塞杆(151)、所述辅助油缸(14)的辅助缸活塞杆(141)均上下运动且顶端同时连接于所述沉降梁(17)的底面;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供油组件,所述供油组件设有主供油口(C)、辅助供油口(D)和比例溢流阀(4),所述主动油缸(15)连接于所述主供油口(C)且所述比例溢流阀(4)连接于所述主供油口(C),所述辅助油缸(14)连接于所述辅助供油口(D);所述主缸活塞杆(151)能够带动所述沉降梁(17)升降,且通过所述沉降梁(17)带动所述辅助油缸(14)同步升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组件还包括油箱、主电机(1)、主油泵(2)和主单向阀(3);所述主油泵(2)连接于所述主电机(1),所述主油泵(2)的吸油口连接于所述油箱且出口连接于所述主单向阀(3)的进口,所述主单向阀(3)的出口构成所述主供油口(C),所述比例溢流阀(4)连接于所述主单向阀(3)的出口和所述油箱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组件还包括补油电机(6)、补油泵(7)、补油单向阀(8)和手动溢流阀(9);所述补油泵(7)连接于所述补油电机(6),所述补油泵(7)的吸油口连接于所述油箱且出口连接于所述补油单向阀(8)的进口,所述补油单向阀(8)的出口构成所述辅助供油口(D),所述手动溢流阀(9)连接于所述补油单向阀(8)的出口和所述油箱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单向阀(3)的出口还连接减压阀(16),所述减压阀(16)的出口构成所述辅助供油口(D)。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升降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主电磁换向阀(5),所述主电磁换向阀(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廖金军吴荣胡骞徐文强李鹏鹏吕振祥范富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