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生物沥浸技术的电镀污泥处理设备及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5025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沥浸技术的电镀污泥处理设备及处理工艺,包括:设置在同一流水线上的再生罐、浸提罐以及固液分离装置,再生罐通过输送管连接缓冲罐上部,缓冲罐底部连通浸提罐,浸提罐连通固液分离装置,固液分离装置连通储存罐,储存罐连通再生罐,再生罐包括:设置在再生罐罐体内的搅拌机构以及布气机构;搅拌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盖板上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底端连接有搅拌轴,布气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再生罐底部的环形布气管;通过在再生罐罐体内的搅拌机构和布气机构,能够使再生罐内的各个反应物接触更全面,且通过环形布气管为再生罐内提供充足的氧气,为相应菌株提供更适宜的生存环境,有效提高有价金属的浸出率。出率。出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生物沥浸技术的电镀污泥处理设备及处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镀污泥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生物沥浸技术的电镀污泥处理设备及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电镀污泥等危险废物中有价金属提取的传统工艺主要包括火法冶金和湿法冶金。近年来,绿色、安全、低碳的生物冶金以及生物沥浸技术在危险废物中有价金属提取方面也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成为火法和湿法工艺的有益补充和替代。火法冶金、湿法冶金和生物沥浸在有价金属提取和危险属性降维中各具优劣,三种金属提取工艺存在较高的互补性和协同性。总体来讲,火法冶金适宜高浓度、大批量、单一金属或少种类金属的分离提取和危险属性降维,尤其是低沸点、易挥发金属的烟化以及挥发提取;湿法工艺适宜中高浓度、中小批量、多金属的同步提取回收;生物沥浸适宜低浓度、小批量、多金属深度浸提和危险属性降维。
[0003]生物沥浸技术具有经济、高效、安全、绿色的特点,在低浓度以及极低浓度固废以及危废中有价和昂贵金属深度提取回收方面显示出无可替代的适用性,尤其对于火法和湿法经济技术上难以胜任的物料类型。生物沥浸指微生物借助自身或其代谢产物的酸解、氧化、还原和络合等多种作用,将固相材料中目标金属离子溶释并进入液相的行为。
[0004]现有技术中,大多浸提工艺都需要很长的浸提时间,这也是困扰生物沥浸技术实用的主要技术问题,因为,无论自养还是异养沥浸所需时间大都在半个月时间作用,有的甚至达到两个月时间。另一方面,中等嗜热异养菌群沥浸时间可以缩短到6天,但需要高温环境,能耗较高,有价金属的浸出率并不理想,因此实用性并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生物沥浸技术的电镀污泥处理设备及处理工艺。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生物沥浸技术的电镀污泥处理设备及处理工艺,包括:设置在同一流水线上的再生罐、浸提罐以及固液分离装置,所述再生罐通过输送管连接缓冲罐上部,所述缓冲罐底部连通浸提罐,所述浸提罐连通固液分离装置,所述固液分离装置连通储存罐,所述储存罐连通再生罐。
[0007]所述再生罐包括:设置在所述再生罐罐体内的搅拌机构以及布气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盖板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底端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周向外侧设置若干搅拌叶片,若干搅拌叶片均具有一定的扭转角度,所述搅拌机构下方设置布气机构;所述布气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再生罐底部的环形布气管,所述环形布气管通过进气管连接鼓风机。
[0008]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在所述再生罐内设置膜组件,所述膜组件设置在所述输送管一端,所述输送管通过蠕动泵连通。
[0009]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在所述搅拌机构周向设置电热丝,所述电热丝以螺旋方式设置在所述再生罐内。
[0010]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在所述再生罐和所述浸提罐内均设置保温层,且所述浸提罐内设置混合机构。
[0011]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在所述浸提罐侧面设置危险固废入口,所述浸提罐底部设置浸提废渣出口,所述浸提废渣出口连通所述固液分离装置。
[0012]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在所述环形布气管上部设置若干通气孔,且所述通气孔处设置单向阀。
[0013]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包括如下步骤:
[0014]步骤S1:按质量份配比,向再生罐中加入电镀污泥,并加入催化菌株,将活性沥浸液导入至生物淋滤浸提罐中,在生物淋滤浸提罐中加入固废物料进行浸提反应,完成有价金属的生物沥浸;
[0015]步骤S2:浸提反应结束后,将泥水混合物导入至固液分离装置中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溶有有价金属的失效沥浸液和脱毒残渣,
[0016]步骤S3:将溶有有价金属的失效沥浸液回收至生物淋滤再生罐,在催化菌株的催化作用下再次进行浸提反应,反复循环若干次;同时,将脱毒残渣洗涤去除残留液中有价金属以确保达标脱帽。
[0017]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再生罐中的上清液直接通过水泵抽取至生物淋滤浸提罐中进行浸提反应。
[0018]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活性沥浸液的固液比为8

15%,且所述活性沥浸液pH=0.8。
[0019]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液分离装置选择压滤机和固液分离机中的其中一种。
[0020]本专利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1](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再生罐罐体内的搅拌机构和布气机构,能够使再生罐内的各个反应物接触更全面,且通过环形布气管为再生罐内提供充足的氧气,为相应菌株提供更适宜的生存环境,同时有效提高有价金属的浸出率,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能够在常温常压温和条件下实现固相介质中目标金属离子的浸提,相比于传统的火法冶金和湿法冶金,处理设备更简单、操作更简便、经济更高效,具备安全环保、绿色低碳的特点。
[0022](2)本专利技术通过膜组件将活性沥浸液透过导入生物淋滤浸提罐中,膜组件的截留效应能够使菌群密度提高一个数量级,浸提时间大幅缩短,有效提高有价金属的提取效率。同时使用生物沥浸技术提取有价金属,具有经济、高效、安全、绿色的特点,在低浓度以及极低浓度的危废有价金属深度提取回收方面显示出无可替代的适用性,能够处理对于火法和湿法经济技术上难以胜任的物料类型。
[0023](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再生罐上部通过第二输送管直接连接浸提罐,能够直接通过水泵将再生罐内的活性浸提液导入至浸提罐内,进而提高整体设备的制备反应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在浸提罐内设置的混合机构,可以使浸提反应时各反应物之间充分接触,反应更彻底。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再生罐的立体结构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再生罐的剖面示意图;
[0028]图4为实施例1的难浸提硫化物电镀污泥生物沥浸和湿法浸提效能对比图。
[0029]具体地,100

再生罐,110

输送管,120

搅拌机构,121

驱动电机,122
‑ꢀ
搅拌轴,123

搅拌叶片,130

布气机构,131

环形布气管,132

鼓风机,133
‑ꢀ
进气管,134

通气孔,140

电热丝,150

膜组件,160

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生物沥浸技术的电镀污泥处理设备,包括:设置在同一流水线上的再生罐、浸提罐以及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罐通过输送管连接缓冲罐上部,所述缓冲罐底部连通浸提罐,所述浸提罐连通固液分离装置,所述固液分离装置连通储存罐,所述储存罐连通再生罐,所述再生罐包括:设置在所述再生罐罐体内的搅拌机构以及布气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盖板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底端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周向外侧设置若干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具有一定的扭转角度,所述搅拌机构下方设置布气机构;所述布气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再生罐底部的环形布气管,所述环形布气管通过进气管连接鼓风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物沥浸技术的电镀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再生罐内设置膜组件,所述膜组件设置在所述输送管一端,所述输送管通过蠕动泵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物沥浸技术的电镀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搅拌机构周向设置电热丝,所述电热丝以螺旋方式设置在所述再生罐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物沥浸技术的电镀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再生罐和所述浸提罐内均设置保温层,且所述浸提罐内设置混合机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物沥浸技术的电镀污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浸提罐侧面设置危险固废入口,所述浸提罐底部设置浸提废渣出口,所述浸提废渣出口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宝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镕鑫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