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的非接触式防疫方法及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64851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基于区块链的非接触式防疫方法及其系统,方法包括一地级行政区对应一主链,一县级行政区对应一次链;主链相互连接,次链与对应主链连接;次链定时将本地人缓存区内的健康报告打包成第一区块入链,对非本地人缓存区内的健康报告依据地级行政区打包成第二区块广播,以使对应的主链获取其中的健康报告,再打包成第一区块让对应的次链获取;任一通关验证节点获取人员的虹膜图像后提取其虹膜特征,通过在本次链确定其身份证信息,获取对应的健康报告,或基于语音输入的户籍地和其虹膜特征生成查询请求,借助主链之间的连接,跨链从户籍地对应的次链中获取健康报告,最终确定人员的通行资格。能提高通关检疫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且为无接触。且为无接触。且为无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区块链的非接触式防疫方法及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疾病预防控制领域,具体涉及基于联盟链的非接触式防疫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不管是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还是2003年爆发的非典型肺炎疫情,甚至是其他同样具有传染性强且隐匿、传播速度快且范围广、防控难度大的其他流行性传染疾病疫情,都会对社会生活、生产产生巨大影响,给全球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0003]即使是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疫情防控工作依然很关键。各省、市、县、村镇针对一些公共场所,依然需要执行常态化防控制度,严格限制与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有过密切接触的人群,以及到过中高风险地区的人群进入公共场所,同时又最大限度的方便普通人员的出入。
[0004]如今公共场所针对通行防控的举措是工作人员手持温度枪,对入场人员逐一进行温度检测和查看健康码。但这种查验方式的有效性深受操作人员专业性、细心程度和温度器精确性的影响,更甚者,直接盗用其他人的健康码也能蒙混过关。
[0005]因此,有必要针对疫情这一特殊时期,加强和完善公共场所通行查验的有效性和精准性,从而提升测温和健康码的有效性,降低疑似患者进入公共场所造成大规模感染的可能性发生,进而保障人们顺畅、安全地出入公共场所。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基于区块链的非接触式防疫方法及其系统,以加强和完善公共场所通行查验的有效性和精准性,进而提升防疫管控水平。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基于区块链的非接触式防疫方法,包括:
[0009]S1:构建与各个地级行政区一一对应的主链,以及与各个县级行政区一一对应的次链;所述主链之间相互连接,所述次链与对应地级行政区的主链连接;所述次链中包括多个的监管节点、防疫节点和通关验证节点,所述通关验证节点存储有本县级行政区本地人关于虹膜特征及其身份证信息的身份数据库;
[0010]S2:监管节点接收防疫节点发送过来的健康报告;
[0011]S3:监管节点依据健康报告中的身份证信息,将接收到的健康报告存入本地人缓存区或非本地人缓存区;
[0012]S4:各监管节点定时依据预设的共识机制将本地人缓存区内的健康报告打包成第一区块,并将所述第一区块存入次链中;
[0013]S5:监管节点定时对非本地人缓存区内的健康报告依据地级行政区分别进行打包,以形成各个第二区块;
[0014]S6:监管节点广播第一区块和第二区块至与其连接的主链;
[0015]S7:所述主链的监管节点依据预设的共识机制对所述第一区块达成共识后,将其添加至主链中;同时,广播第二区块至其他主链,以使各个第二区块对应的主链获取;
[0016]S8:各个主链的监管节点解析获取到的第二区块,然后依据县级行政区对解析得到的健康报告分别进行打包,以形成各个第一区块,广播所述各个第一区块至与其连接的次链,以使各个第一区块对应的次链获取;
[0017]S9:任一通关验证节点获取一人员的虹膜图像,并依据所述虹膜图像提取对应的虹膜特征;
[0018]S10:依据所述虹膜特征查询本地的身份数据库,若能获取对应的身份证信息,则依据所述身份证信息与监管节点进行交互,以从次链中获取对应的健康报告;
[0019]S11:若未能获取对应的身份证信息,则所述通关验证节点获取语音输入的所述一人员的户籍地,并依据所述户籍地和所述虹膜特征生成查询请求,发送所述查询请求至与其连接的主链;
[0020]S12:所述主链广播所述查询请求,以使所述查询请求中户籍地对应的次链或主链接收所述查询请求,再根据其中的虹膜特征反馈对应的健康报告,发送该健康报告至所述通关验证节点;
[0021]S13:所述通关验证节点依据接收到的健康报告,确定所述一人员的通行资格。
[0022]优选地,所述S2,具体包括:
[0023]S21:各次链的防疫节点接收与身份证信息对应的防疫数据,并生成对应的健康报告;
[0024]S22:防疫节点发送所述健康报告至对应次链中的监管节点。
[0025]优选地,所述S9,具体包括:
[0026]S91:任一通关验证节点获取一人员的体温数据,并判断所述体温数据是否异常;若是,则警报;若否,则执行S92;
[0027]S92:所述通关验证节点获取所述一人员的虹膜图像,并依据所述虹膜图像提取所述一人员的虹膜特征。
[0028]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9]S90:次链中的监管节点维护有关系查询表,所述关系查询表记录有入链健康报告的身份证信息和存储有所述入链健康报告的第一区块哈希值之间的关联关系。
[0030]优选地,所述S10,具体包括:
[0031]S101:通关验证节点依据所述一人员的虹膜特征查询本地的身份数据库,若能获取对应的身份证信息,则执行S102;
[0032]S102:依据获取的身份证信息向次链中的任一监管节点发起健康报告获取请求;
[0033]S103:接收到所述请求的监管节点通过查询关系查询表,获取所述请求中身份证信息对应的最晚入链的第一区块哈希值;
[0034]S104:所述监管节点依据所获取的哈希值,从对应的第一区块中获取所述身份证信息对应的健康报告。
[0035]优选地,所述S12,具体包括:
[0036]S121:所述主链广播所述查询请求;
[0037]S122:所述查询请求中户籍地对应的次链或主链接收所述查询请求;
[0038]S123:若接收所述查询请求的是所述主链连接的次链,则该次链的监管节点依据所述查询请求中的虹膜特征向任一通关验证节点获取对应的身份证信息;
[0039]S124:监管节点依据所获取的身份证信息查询关系查询表,获取对应的最晚入链的第一区块的哈希值;
[0040]S125:监管节点依据所获取的哈希值从对应的第一区块中获取所述身份证信息对应的健康报告,并将其反馈给广播所述查询请求的主链,执行S128;
[0041]S126:若接收所述查询请求的是其他主链,则所述其他主链的监管节点依据所述查询请求中的户籍地确定对应的次链,并向该次链的监管节点请求所述查询请求中虹膜特征对应的健康报告;
[0042]S127:所述次链的监管节点依据查询请求中的虹膜特征从任一通关验证节点获取对应的身份证信息,再通过查询关系查询表,获取所述身份证信息对应的最晚入链的第一区块的哈希值;并依据该哈希值从对应的第一区块中获取所述身份证信息对应的健康报告,将其反馈给广播所述查询请求的主链,执行S128;
[0043]S128:广播所述查询请求的主链获取所述一人员对应的健康报告后,将该健康报告发送至所述通关验证节点。
[0044]优选地,所述通关验证节点对应各县级行政区设置在公共场所的通关设备;所述监管节点对应受信的政府机构或第三方监管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区块链的非接触式防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构建与各个地级行政区一一对应的主链,以及与各个县级行政区一一对应的次链;所述主链之间相互连接,所述次链与对应地级行政区的主链连接;所述次链中包括多个的监管节点、防疫节点和通关验证节点,所述通关验证节点存储有本县级行政区本地人关于虹膜特征及其身份证信息的身份数据库;S2:监管节点接收防疫节点发送过来的健康报告;S3:监管节点依据健康报告中的身份证信息,将接收到的健康报告存入本地人缓存区或非本地人缓存区;S4:各监管节点定时依据预设的共识机制将本地人缓存区内的健康报告打包成第一区块,并将所述第一区块存入次链中;S5:监管节点定时对非本地人缓存区内的健康报告依据地级行政区分别进行打包,以形成各个第二区块;S6:监管节点广播第一区块和第二区块至与其连接的主链;S7:所述主链的监管节点依据预设的共识机制对所述第一区块达成共识后,将其添加至主链中;同时,广播第二区块至其他主链,以使各个第二区块对应的主链获取;S8:各个主链的监管节点解析获取到的第二区块,然后依据县级行政区对解析得到的健康报告分别进行打包,以形成各个第一区块,广播所述各个第一区块至与其连接的次链,以使各个第一区块对应的次链获取;S9:任一通关验证节点获取一人员的虹膜图像,并依据所述虹膜图像提取对应的虹膜特征;S10:依据所述虹膜特征查询本地的身份数据库,若能获取对应的身份证信息,则依据所述身份证信息与监管节点进行交互,以从次链中获取对应的健康报告;S11:若未能获取对应的身份证信息,则所述通关验证节点获取语音输入的所述一人员的户籍地,并依据所述户籍地和所述虹膜特征生成查询请求,发送所述查询请求至与其连接的主链;S12:所述主链广播所述查询请求,以使所述查询请求中户籍地对应的次链或主链接收所述查询请求,再根据其中的虹膜特征反馈对应的健康报告,发送该健康报告至所述通关验证节点;S13:所述通关验证节点依据接收到的健康报告,确定所述一人员的通行资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非接触式防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具体包括:S21:各次链的防疫节点接收与身份证信息对应的防疫数据,并生成对应的健康报告;S22:防疫节点发送所述健康报告至对应次链中的监管节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非接触式防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9,具体包括:S91:任一通关验证节点获取一人员的体温数据,并判断所述体温数据是否异常;若是,则警报;若否,则执行S92;S92:所述通关验证节点获取所述一人员的虹膜图像,并依据所述虹膜图像提取所述一人员的虹膜特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非接触式防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S90:次链中的监管节点维护有关系查询表,所述关系查询表记录有入链健康报告的身份证信息和存储有所述入链健康报告的第一区块哈希值之间的关联关系。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非接触式防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具体包括:S101:通关验证节点依据所述一人员的虹膜特征查询本地的身份数据库,若能获取对应的身份证信息,则执行S102;S102:依据获取的身份证信息向次链中的任一监管节点发起健康报告获取请求;S103:接收到所述请求的监管节点通过查询关系查询表,获取所述请求中身份证信息对应的最晚入链的第一区块哈希值;S104:所述监管节点依据所获取的哈希值,从对应的第一区块中获取所述身份证信息对应的健康报告。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非接触式防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2,具体包括:S121:所述主链广播所述查询请求;S122:所述查询请求中户籍地对应的次链或主链接收所述查询请求;S123:若接收所述查询请求的是所述主链连接的次链,则该次链的监管节点依据所述查询请求中的虹膜特征向任一通关验证节点获取对应的身份证信息;S124:监管节点依据所获取的身份证信息查询关系查询表,获取对应的最晚入链的第一区块的哈希值;S125:监管节点依据所获取的哈希值从对应的第一区块中获取所述身份证信息对应的健康报告,并将其反馈给广播所述查询请求的主链,执行S128;S126:若接收所述查询请求的是其他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意斌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熵链延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