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症心内科病人用多功能担架车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重症心内科急救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重症心内科病人用多功能担架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抢救患者和运送患者时常常会使用担架车。担架车能够对患者进行承托固定,并以卧姿进行转移。
[0003]现有专利(公告号:CN107174415B)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担架车,涉及医疗器械
,包括床板和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设置于所述床板的下方,所述支撑机构能够沿所述床板的长度方向滑动。
[0004]在实现本专利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现有装置不方便对其本身的长度和倾斜角度进行调整,难以迎合患者身体姿势,使用不便;2、现有装置不方便对其自身宽度进行调整,其使用时难以匹配患者实际体型特征,适用性较差;3、现有装置不方便的支撑结构不方便折叠收纳,装置闲置时空间占用较大,移动通过狭小空间时,其不方便进行调整和使用,使用不够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重症心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症心内科病人用多功能担架车装置,包括侧边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框(1)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侧边框(1)在同一水平面内呈左右平行设置;两侧所述侧边框(1)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轨道框(2),所述轨道框(2)为C形结构,位于同侧的两个所述轨道框(2)的开口背向设置,所述轨道框(2)的表面开设有轨道槽(3),所述轨道槽(3)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柱(4),所述活动柱(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臂(5),所述延伸臂(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承托板(6),左右侧的承托板(6)之间穿插套接有延伸板(7);前后侧所述延伸臂(5)之间活动连接有长度调整装置(8),所述长度调整装置(8)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所述调整装置(8)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能够调整两所述承托板(6)之间的距离进而实现对装置长度的调整,当所述调整装置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能够对前后两侧的所述承托板(6)相对于侧边框(1)的夹角进行调整;左右侧所述侧边框(1)之间活动连接有用于调整装置宽度的展开装置(9);所述侧边框(1)外表面的中部活动连接有支撑装置(10),所述支撑装置(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轮(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心内科病人用多功能担架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前侧所述轨道框(2)前端的底侧和后侧的轨道框(2)后端的顶侧均开设有偏转槽,所述延伸臂(5)的一端活动套接在偏转槽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心内科病人用多功能担架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调整装置(8)包括连接杆(801),所述连接杆(80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延伸臂(5)的表面,所述连接杆(801)的表面活动套接有连接环(802),前后侧所述连接环(802)之间活动连接有花篮螺栓(803),当连接杆(801)受限于轨道槽(3)的导向时即为所述调整装置(8)的第一状态,当调整所述花篮螺栓(803)使得所述连接杆(801)脱离所述轨道槽(3)的导向时即为所述调整装置的第二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心内科病人用多功能担架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展开装置(9)包括衔接板条(901),所述衔接板条(901)的数目为三个,三个所述衔接板条(901)相互平行设置,左右侧的所述衔接板条(901)分别与左右侧的侧边框(1)固定连接;所述衔...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