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泥处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64356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淤泥处理的技术领域,公开了淤泥处置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先进行淤泥的过滤,去除淤泥中所夹杂的垃圾、石块与废料,并淤泥放置至储坑内进行存储;S2:向淤泥中加入脱油剂,等待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淤泥处置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淤泥处理的
,具体而言,涉及淤泥处置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淤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粘稠状物质,它以好氧、厌氧微生物为主体,同时也混入有原污水中带有的泥砂、纤维、动植物残体及其吸附在其上的有机物、金属、病菌、虫卵、胶质等多种复杂的混合体,淤泥的组成差别较大,随污水的来源,污水处理工艺及季节的不同而变化,对于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由于有大量工业废水排入系统,造成污水淤泥中的重金属含量偏高,其中铜、锌含量往往接近或超过淤泥作农用堆肥的接纳标准,中小城镇污水主要以生活污水为主,因而一般不存在重金属超标的问题。
[0003]由于淤泥处置费用高,操作难度大,大部分污水处理厂将淤泥处理预设为二期工程实施,但由于资金、人员尤其是相关技术等方面原因,一期工程完工并运行多年后,二期工程仍遥遥无期,在全国污水处理工程中有淤泥稳定化处理设施的还不到1/4,处理工艺和配套设备较为完善的还不到1/10,而在我国仅有的十几座淤泥消化池中,能够维持正常运转的为数不多,大多数采取自然风干或直排,极易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淤泥处置方法,通过脱油剂对淤泥中的油性物质进行脱离,并且对脱离后的油性混合液进行回收,使得油性混合液中的氮磷化合物的回收率达到90.2%,从而大大提高了油性混合液的回收使用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淤泥处置费用高,操作难度大,而在我国仅有的十几座淤泥消化池中,能够维持正常运转的为数不多,大多数采取自然风干或直排,极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淤泥处置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06]S1:先进行淤泥的过滤,去除淤泥中所夹杂的垃圾、石块与废料,并淤泥放置至储坑内进行存储;
[0007]S2:向淤泥中加入脱油剂,等待5

8d,之后在对淤泥进行沥干处理10

15h,沥干后的淤泥通过输料泵对淤泥进行输送至混合搅拌器内部,再往混合搅拌器内部添加固化剂,添加完成后搅拌混合5

10h,使固化剂与淤泥充分混合;
[0008]S3:混合后再泵送入机械脱水设备,混合物在机械脱水设备内脱水10

12h,保证固化剂充分析出淤泥中的水分,使淤泥成型软粘结状后进行卸料;
[0009]S4:混合后再泵送入机械脱水设备,混合物在机械脱水设备内脱水10

12h,保证固化剂充分析出淤泥中的水分,使淤泥成型软粘结状后进行卸料;
[0010]S5:卸料后的混合物再转运至淤泥养护区,淤泥养护区对混合物进行晾晒养护2

5d,使软粘结状的淤泥硬化成块,硬化后的淤泥进行卫生填埋。
[0011]进一步地,在S2中,所述脱油剂包括按照重量份计的如下组份:NaOH 50

80份、Na2SiO3
·
5H2O 35

50份、Na3PO4
·
12H2O 25

30份、Na2CO310

15份、稳定剂3

5份。
[0012]进一步地,所述稳定剂为硝酸银与胶体氧化铝混合物,其混合比为:3:8

10。
[0013]进一步地,所述脱油剂的制备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14]S11:按重量份依次称取NaOH、Na2SiO3
·
5H2O、Na3PO4
·
12H2O,分别倒入至混合容器内,通过机械搅拌15

20min后获得混合液A;
[0015]S12:再称取Na2CO3溶液与稳定剂,采用硅胶头滴管不断滴加至混合液A内,边滴加边搅拌,Na2CO3溶液滴加时间15

20min,搅拌器的转速为500

1000r/min,即制得脱油剂。
[0016]进一步地,在S2中,对沥干后所获得混合液进行回收,回收后混合液加入至好氧池内进行分解处理,控制好氧池温度至50

55℃,发酵时长3

5h。
[0017]进一步地,在好氧池处理完毕后,再向好氧池内依次投入氮回收剂、磷回收剂,静置1

2h,静置完成后对好氧池内的混合液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滤液直接排放,上部沉淀物即进行肥料加工。
[0018]进一步地,在S3中,所述机械脱水设备的脱水方式为离心脱水,且设置械脱水设备转速为5000

6000r/min。
[0019]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搅拌器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上部一侧设置有搅拌箱,所述搅拌箱的下部两侧通过固定柱固定在支撑底座上,所述搅拌箱的上部设置有V形进料斗,所述V形进料斗末端的搅拌箱内设置有混合桨,所述混合桨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轴承,且在搅拌箱的上部一侧设置有混合电机,所述混合电机连接混合桨,所述混合电机设置在支撑板上。
[0020]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箱内的底壁上设置有搅拌桨,所述搅拌桨的底端与设置在支撑底座上的搅拌电机相连接,所述搅拌桨的边沿呈凹球状,在所述搅拌桨的一侧设置有出泥口,所述出泥口上设置有闸门,所述出泥口的末端设置有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的末端设置有收泥箱,所述收泥箱的一侧连接有输泥管,所述输泥管连接机械脱水设备。
[0021]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料电机,所述输料电机通过传动带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通过输送带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上均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在在支撑底座上。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淤泥处置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3]1、通过脱油剂对淤泥中的油性物质进行脱离,并且对脱离后的油性混合液进行回收,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与两性化合物的作用,使得油性混合液中的氮磷化合物的回收率达到90.2%,从而大大提高了油性混合液的回收使用率,同时也减小了淤泥填满后土壤的富营养化;
[0024]2、采用固化脱水剂进行淤泥固化/稳定化处理,使之达到淤泥填埋相关性能指标要求,实现待处置淤泥的卫生填埋,同时可以抑制臭气的产生,另外不对淤泥造成二次污染,促进淤泥的稳定化进程,而且固定剂固定化处理的淤泥经过一定时间的降解稳定后,形成一种类土壤物质,可进行资源化利用,并且填理后的淤泥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渗透系数均满足基建指标,满足了基建需求。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淤泥处置方法的流程框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淤泥处置方法中混合搅拌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淤泥处置方法中混合搅拌器的输送装置结构图。
[0028]图中:1

支撑底座、2

固定柱、3

搅拌箱、4

V形进料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淤泥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先进行淤泥的过滤,去除淤泥中所夹杂的垃圾、石块与废料,并淤泥放置至储坑内进行存储;S2:向淤泥中加入脱油剂,等待5

8d,之后在对淤泥进行沥干处理10

15h,沥干后的淤泥通过输料泵对淤泥进行输送至混合搅拌器内部,再往混合搅拌器内部添加固化剂,添加完成后搅拌混合5

10h,使固化剂与淤泥充分混合;S3:混合后再泵送入机械脱水设备,混合物在机械脱水设备内脱水10

12h,保证固化剂充分析出淤泥中的水分,使淤泥成型软粘结状后进行卸料;S4:混合后再泵送入机械脱水设备,混合物在机械脱水设备内脱水10

12h,保证固化剂充分析出淤泥中的水分,使淤泥成型软粘结状后进行卸料;S5:卸料后的混合物再转运至淤泥养护区,淤泥养护区对混合物进行晾晒养护2

5d,使软粘结状的淤泥硬化成块,硬化后的淤泥进行卫生填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所述脱油剂包括按照重量份计的如下组份:NaOH 50

80份、Na2SiO3
·
5H2O 35

50份、Na3PO4
·
12H2O 25

30份、Na2CO3 10

15份、稳定剂3

5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淤泥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硝酸银与胶体氧化铝混合物,其混合比为:3:8

10。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淤泥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油剂的制备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1:按重量份依次称取NaOH、Na2SiO3
·
5H2O、Na3PO4
·
12H2O,分别倒入至混合容器内,通过机械搅拌15

20min后获得混合液A;S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云武宋长宇林璇范继明程池浩张怡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