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棱镜折射形成多层立体图案的印刷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4315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棱镜折射形成多层立体图案的印刷工艺,具体涉及印刷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步骤一中,制出正面带有棱镜凸点的透明塑料胶片,使得胶片上的立体图案效果更佳,且由于棱镜的折射作用,从不同角度看印刷图案,可以看到不同的立体图像,三维立体效果更佳;在步骤三中,使用UV打印机进行印刷处理,采用水性UV油墨a进行第一层印刷处理,采用水性UV油墨b进行第二层印刷处理,采用水性UV油墨c进行第三层印刷处理,可有效加强第一层印刷膜、第二层印刷膜和第三层印刷膜的抗菌性、抗紫外性能、离子扩散快和耐高温性能,进而加强印刷产品的抗老化性能,在长时间强烈日照作用下,不易产生发黄脱落问题。不易产生发黄脱落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棱镜折射形成多层立体图案的印刷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工艺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棱镜折射形成多层立体图案的印刷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透明胶盒在包装行业中拥有得天独厚的重大透明优势,较好的耐腐蚀、耐酸碱、耐冲击性能,且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能够很好的保护产品。同时透明胶盒可以让消费者直接看到里面的产品,让产品能更好地展示在客户面前,能给顾客留下更深刻的形象;透明胶盒在食品包装、药品包装、促销印刷制品、其他印刷包装业中应用十分广泛。透明胶盒主要由透明胶片经过切割折叠包装组合制成,立体印刷包装具有深度的立体效果,形象灵动逼真,感染力丰富,极强视觉冲击力的特点,在透明胶片上印刷上立体图案可有效提高产品包装的美观效果。
[0003]现有的多层立体图案的印刷工艺,印刷产品抗老化性能不佳,长时间强烈日照作用下,容易产生发黄脱落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棱镜折射形成多层立体图案的印刷工艺。
[0005]一种棱镜折射形成多层立体图案的印刷工艺,具体印刷步骤如下:
[0006]步骤一:将基材的基料放入到热压模具中,制出正面带有棱镜凸点的透明塑料胶片;
[0007]步骤二:根据需要印刷的图案,采用CTP直接制版机进行制版;
[0008]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制版得到的样版放入到UV打印机中,然后使用UV打印机对步骤一中制得的正面带有棱镜凸点的透明塑料胶片的背面进行印刷处理,UV打印机采用水性UV油墨进行三层复合印刷,得到具有棱镜折射形成多层立体图案的塑料胶片。
[0009]进一步的,在步骤一中,所述棱镜凸点为半球形凸点,所述棱镜凸点的高度小于所述棱镜凸点的球半径,相邻两个所述棱镜凸点的间距小于所述棱镜凸点高度的三分之一。
[0010]进一步的,在步骤三中,三层印刷的厚度相同,每一层印刷后均通过UV光固机进行固化,UV光固机功率7900~8100W,光固时间1~3分钟。
[0011]进一步的,在步骤二中的所述水性UV油墨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55.30~56.50%的水性UV树脂、8.50~9.20%的光引发剂、3.60~4.80%的抗老化剂A、4.10~4.90%的抗老化剂B,其余为活性稀释剂;
[0012]所述抗老化剂A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18.40~19.60%的乙酸锌、15.20~15.80%的纤维素纳米纤维,其余为聚乙烯吡咯烷酮;
[0013]所述抗老化剂B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32.30~33.50%的硝酸银、45.30~46.80%的白藜芦醇、4.60~5.80%的氢氧化钠,其余为玻璃纤维;
[0014]所述水性UV油墨的制备工艺,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0015]S1:称取上述重量份的水性UV树脂、光引发剂、抗老化剂A、抗老化剂B和活性稀释剂;
[0016]S2:向步骤S1中的抗老化剂A中加入无水乙醇中,然后进行超声振荡处理30~40min,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复合纤维,将复合纤维放入55~65℃下干燥2小时,然后将复合纤维进行退火,以升温速率为1~3℃/min升温到690~710℃后保温2小时,冷却至室温,得到纤维素和纳米氧化锌复合纤维;
[0017]S3:向步骤S1中的抗老化剂B中加入去离子水,进行双频超声处理50~60min,然后进行离心、水洗、干燥,得到纳米银和玻璃复合纤维;
[0018]S4:将步骤S1中三分之一重量份的水性UV树脂、光引发剂和活性稀释剂与步骤S2中制得的二分之一重量份的纤维素和纳米氧化锌复合纤维进行混合,超声振荡处理10~20min,得到水性UV油墨a,用作第一层印刷处理;
[0019]S5:将步骤S1中三分之一重量份的水性UV树脂、光引发剂和活性稀释剂与步骤S3中制得的二分之一重量份的纳米银和玻璃复合纤维进行混合,超声振荡处理10~20min,得到水性UV油墨b,用作第二层印刷处理;
[0020]S6:将步骤S1中剩余的的水性UV树脂、光引发剂、活性稀释剂与剩余的纤维素和纳米氧化锌复合纤维、纳米银和玻璃复合纤维进行混合,超声振荡处理10~20min,得到水性UV油墨c,用作第三层印刷处理。
[0021]进一步的,所述水性UV油墨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55.30%的水性UV树脂、8.50%的光引发剂、3.60%的抗老化剂A、4.10%的抗老化剂B、28.50%的活性稀释剂;所述抗老化剂A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18.40%的乙酸锌、15.20%的纤维素纳米纤维、66.4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所述抗老化剂B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32.30%的硝酸银、45.30%的白藜芦醇、4.60%的氢氧化钠、17.80%的玻璃纤维。
[0022]进一步的,所述水性UV油墨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56.50%的水性UV树脂、9.20%的光引发剂、4.80%的抗老化剂A、4.90%的抗老化剂B、24.60%的活性稀释剂;所述抗老化剂A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19.60%的乙酸锌、15.80%的纤维素纳米纤维、64.6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所述抗老化剂B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33.50%的硝酸银、46.80%的白藜芦醇、5.80%的氢氧化钠、13.90%的玻璃纤维。
[0023]进一步的,所述水性UV油墨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55.90%的水性UV树脂、8.85%的光引发剂、4.20%的抗老化剂A、4.50%的抗老化剂B、26.55%的活性稀释剂;所述抗老化剂A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19.00%的乙酸锌、15.50%的纤维素纳米纤维、65.5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所述抗老化剂B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32.90%的硝酸银、46.05%的白藜芦醇、5.20%的氢氧化钠、15.85%的玻璃纤维。
[0024]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稀释剂为1,6

己二醇双丙烯酸酯、二缩丙二醇双丙烯酸酯、三缩丙二醇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复配制成。
[0025]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超声振荡频率为1.5MHz,静电纺丝过程中,注射器的毛细管喷头和接地的接收装置间距10~12cm,并施加8~12KV高压;在步骤三中,双频超声频率为28KHz+1.6MHz,双频超声进行交错式工作,28KHz超声工作每次4~6min,1.6MHz超声工作每次2~3min;在步骤S4、步骤S5和步骤S6中,超声振荡频率为1.8MHz。
[0026]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超声振荡频率为1.5MHz,静电纺丝过程中,注射器的毛细管喷头和接地的接收装置间距11cm,并施加10KV高压;在步骤三中,双频超声频率为28KHz+1.6MHz,双频超声进行交错式工作,28KHz超声工作每次5min,1.6MHz超声工作每次2.5min;在步骤S4、步骤S5和步骤S6中,超声振荡频率为1.8MHz。
[002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28]1、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棱镜折射形成多层立体图案的印刷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印刷步骤如下:步骤一:将基材的基料放入到热压模具中,制出正面带有棱镜凸点的透明塑料胶片;步骤二:根据需要印刷的图案,采用CTP直接制版机进行制版;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制版得到的样版放入到UV打印机中,然后使用UV打印机对步骤一中制得的正面带有棱镜凸点的透明塑料胶片的背面进行印刷处理,UV打印机采用水性UV油墨进行三层复合印刷,得到具有棱镜折射形成多层立体图案的塑料胶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棱镜折射形成多层立体图案的印刷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所述棱镜凸点为半球形凸点,所述棱镜凸点的高度小于所述棱镜凸点的球半径,相邻两个所述棱镜凸点的间距小于所述棱镜凸点高度的三分之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棱镜折射形成多层立体图案的印刷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三层印刷的厚度相同,每一层印刷后均通过UV光固机进行固化,UV光固机功率7900~8100W,光固时间1~3分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棱镜折射形成多层立体图案的印刷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的所述水性UV油墨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55.30~56.50%的水性UV树脂、8.50~9.20%的光引发剂、3.60~4.80%的抗老化剂A、4.10~4.90%的抗老化剂B,其余为活性稀释剂;所述抗老化剂A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18.40~19.60%的乙酸锌、15.20~15.80%的纤维素纳米纤维,其余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所述抗老化剂B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32.30~33.50%的硝酸银、45.30~46.80%的白藜芦醇、4.60~5.80%的氢氧化钠,其余为玻璃纤维;所述水性UV油墨的制备工艺,具体制备步骤如下:S1:称取上述重量份的水性UV树脂、光引发剂、抗老化剂A、抗老化剂B和活性稀释剂;S2:向步骤S1中的抗老化剂A中加入无水乙醇中,然后进行超声振荡处理30~40min,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复合纤维,将复合纤维放入55~65℃下干燥2小时,然后将复合纤维进行退火,以升温速率为1~3℃/min升温到690~710℃后保温2小时,冷却至室温,得到纤维素和纳米氧化锌复合纤维;S3:向步骤S1中的抗老化剂B中加入去离子水,进行双频超声处理50~60min,然后进行离心、水洗、干燥,得到纳米银和玻璃复合纤维;S4:将步骤S1中三分之一重量份的水性UV树脂、光引发剂和活性稀释剂与步骤S2中制得的二分之一重量份的纤维素和纳米氧化锌复合纤维进行混合,超声振荡处理10~20min,得到水性UV油墨a,用作第一层印刷处理;S5:将步骤S1中三分之一重量份的水性UV树脂、光引发剂和活性稀释剂与步骤S3中制得的二分之一重量份的纳米银和玻璃复合纤维进行混合,超声振荡处理10~20min,得到水性UV油墨b,用作第二层印刷处理;S6:将步骤S1中剩余的的水性UV树脂、光引发剂、活性稀释剂与剩余的纤维素和纳米氧化锌复合纤维、纳米银和玻璃复合纤维进行混合,超声振荡处理10~20min,得到水性UV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近跟
申请(专利权)人:硕包科技扬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