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64236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所述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包括燃气输入模块、发电模块、供电模块、供热模块、供冷模块、余热回收模块、污水处理模块、能源监控模块和企业终端,所述燃气输入模块与发电模块、供热模块和能源监控模块相连接,所述发电模块与供电模块和余热回收模块相连接,所述能源监控模块与供热模块、供电模块、供冷模块、余热回收模块和企业终端依次相连接,所述供热模块、供电模块、供冷模块、余热回收模块和污水处理模块依次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具有适用于工业园区使用、多种能源相结合、降低能源使用成本、有效防止能量流失的优点。有效防止能量流失的优点。有效防止能量流失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工业园区使用的主要能源为电能,通过电能为整个工业园区进行供电、供热、供冷等,一方面仅仅依靠电能使用成本较高,另一方面电能一般通过发电厂长距离运输,送成本高,且在输送工程中,能量损失严重,此外,电能通过燃烧煤炭进行生产,导致环境污染。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工业园区使用、多种能源相结合、降低能源使用成本、有效防止能量流失的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包括:燃气输入模块、发电模块、供电模块、供热模块、供冷模块、余热回收模块、污水处理模块、能源监控模块和企业终端,所述燃气输入模块与发电模块、供热模块和能源监控模块相连接,所述发电模块与供电模块和余热回收模块相连接,所述能源监控模块与供热模块、供电模块、供冷模块、余热回收模块和企业终端依次相连接,所述供热模块、供电模块、供冷模块、余热回收模块和污水处理模块依次相连接;所述燃气输入模块用于向系统输入燃气;所述发电模块用于发电;所述供热模块用于供热;所述供冷模块用于供冷;所述供电模块用于供电;所述余热回收模块用于回收并利用系统产生的热量;所述污水处理模块用于处理污水;所述能源监控模块用于监控系统燃气、电能、供热、供冷及余热回收量,采用燃气和外部供电为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回收热能为二次能源使用,有效的降低能量流失,通过多种能源物质相配合,获得最优能源使用方案,降低能源使用成本。
[0006]优选的,所述供热模块包括燃气供热组件和电能供热组件,所述燃气供热组件与燃气输入模块相连接,所述电能供热组件与供电模块相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燃气供热组件通过燃气进行供热,所述电能供热组件通过电能进行供热,采用燃气供热和电能供热相结合,防止供热不足。
[0008]优选的,所述发电模块包括燃气发电、光伏发电和生物质能发电,所述燃气发电与燃气输入模块相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燃气发电通过燃气进行发电,所述光伏发电通过太阳能进行发电,所述生物质能发电通过燃烧生物质进行发电,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发电,提高发电量,减少外部供电的使用,降低电能损失。
[0010]优选的,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电能输入模块、多能互补控制器、变压模块、配电网和储电模块,所述多能互补模块分别与电能输入模块、变压模块、储电模块和发电模块相连接,所述变压模块与配电网相连接,所述配电网与能源监控模块相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电能输入模块用于输入外部电能,所述多能互补控制器用于协调与调度发电模块输入的不同能源物质所产生的电能,所述变压模块用于调节电压,所述配电网用于将电能输送至企业终端,所述储电模块用于储存多余电能,可以协调不同能源之间的使用情况,保证效益最大化。
[0012]优选的,所述供冷模块包括吸收式冷机、储冰模块和电制冷机,所述储冰模块分别与电制冷机和吸收式冷机相连接,所述电制冷机与供电模块相连接,所述吸收式冷机与余热回收模块相连接,所述储冰模块通过储冰的方式进行冷气储存,所述电制冷机通过电能进行制冷,所述吸收式冷机通过吸收热量增发制冷剂进行制冷,采用多种供冷方式,防止供冷不足,通过可以利用系统产生的热量进行供冷,有利于余热回收利用。
[0013]优选的,所述余热回收模块包括储热模块、蒸汽余热回收模块、高温热水余热回收模块和压缩空气余热回收模块,所述储热模块分别与蒸汽余热回收模块、高温热水余热回收模块和压缩空气余热回收模块,所述蒸汽余热回收模块和高温热水余热回收模块均与燃气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和污水处理模块相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蒸汽余热回收模块用于回收蒸汽中的热量,所述高温热水余热回收模块用于回收高温热水中的热量,所述压缩空气余热回收模块用于回收供冷模块产生的高温压缩空气中的热量,所述储热模块用于储存回收的热量,可以将系统产生的余热作为二次能源使用,使能源最大化利用,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能源使用成本。
[0015]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通过设置燃气输入模块时燃气作为一次能源使用,降低输送过程中的能源损失;
[0017]2)通过发电模块并采用多种能源进行发电,保证企业终端的用电;
[0018]3)通过设置供热模块和供冷模块,可以满足企业终端的正常生产及生活需求;
[0019]4)通过设置供电模块,可以协调利用各种能源物质所产生的电能,且能够通过外部供电补充用电缺口,保证企业终端正常供电;
[0020]5)通过设置能源监控模块可以实时监控能源使用情况,进而指导预测企业终端未来能源使用情况,提前协调部署各个能源物质的用量,保证效益最大化;
[0021]6)通过余热回收模块可以对系统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极大程度上降低能源损失;
[0022]7)通过污水处理模块可以对系统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环境友好。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0024]图2为图1所示供热模块的结构框图;
[0025]图3为图1所示发电模块的结构框图;
[0026]图4为图1所示供电模块的结构框图;
[0027]图5为图1所示供冷模块和余热回收模块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9]请结合参阅图1

5,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包括:燃气输入模块、发电模块、供电模块、供热模块、供冷模块、余热回收模块、污水处理模块、能源监控模块和企业终端,所述燃气输入模块与发电模块、供热模块和能源监控模块相连接,所述发电模块与供电模块和余热回收模块相连接,所述能源监控模块与供热模块、供电模块、供冷模块、余热回收模块和企业终端依次相连接,所述供热模块、供电模块、供冷模块、余热回收模块和污水处理模块依次相连接;所述燃气输入模块用于向系统输入燃气,使燃气作为系统的一次能源使用,由于燃气相对于电能在输送过程中几乎没有损失,可以降低能量流失;所述发电模块用于发电,通过发电模块发电,并将电能用于工业园区,保证企业终端的用电需求,且降低电能输送成本及输送过程中的电能损失;所述供热模块用于供热,通过供热模块向企业终端进行供热,满足其生产及正常生活;所述供冷模块用于供冷,通过供冷模块向企业终端进行供冷,满足其生产及正常生活;所述供电模块用于供电,通过供电模块将电能输送至企业终端;所述余热回收模块用于回收并利用系统产生的热量,可以将发电、供冷及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回收并作为二次能源再次利用至系统,其中包括直接将热量用于供热、通过热量蒸发制冷剂进行供冷、通过热量进行发电等;所述污水处理模块用于处理污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气输入模块、发电模块、供电模块、供热模块、供冷模块、余热回收模块、污水处理模块、能源监控模块和企业终端,所述燃气输入模块与发电模块、供热模块和能源监控模块相连接,所述发电模块与供电模块和余热回收模块相连接,所述能源监控模块与供热模块、供电模块、供冷模块、余热回收模块和企业终端依次相连接,所述供热模块、供电模块、供冷模块、余热回收模块和污水处理模块依次相连接;所述燃气输入模块用于向系统输入燃气;所述发电模块用于发电;所述供热模块用于供热;所述供冷模块用于供冷;所述供电模块用于供电;所述余热回收模块用于回收并利用系统产生的热量;所述污水处理模块用于处理污水;所述能源监控模块用于监控系统燃气、电能、供热、供冷及余热回收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模块包括燃气供热组件和电能供热组件,所述燃气供热组件与燃气输入模块相连接,所述电能供热组件与供电模块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供热组件通过燃气进行供热,所述电能供热组件通过电能进行供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模块包括燃气发电、光伏发电和生物质能发电,所述燃气发电与燃气输入模块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发电通过燃气进行发电,所述光伏发电通过太阳能进行发电,所述生物质能发电通过燃烧生物质进行发电。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电能输入模块、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纪强孙磊冯群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能源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