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轻胸腔术后疼痛且固定方便的引流管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63686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23
一种减轻胸腔术后疼痛且固定方便的引流管,包括引流管,引流管外侧滑动连接有充气囊,充气囊内侧设有空腔,充气囊右端设有与空腔连接的充气管,充气管滑动连接在引流管外侧,充气管内侧设有与空腔连接的第二空腔,充气管右端外侧设有凸缘部,凸缘部内侧设有与第二空腔连接的第三空腔,充气管右端外侧滑动连接有锁紧块,锁紧块内侧开有位于凸缘部外侧的第四空腔,第四空腔左端设有固定连接在锁紧块内侧的限位环,凸缘部左端内侧开有与第三空腔连接的出气孔,凸缘部左端密封连接有位于出气孔外侧的调节气囊,凸缘部右侧设有与第三空腔连接的输气管,输气管的端部连接有单向阀。输气管的端部连接有单向阀。输气管的端部连接有单向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轻胸腔术后疼痛且固定方便的引流管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胸腔引流管,尤其涉及一种减轻胸腔术后疼痛且固定方便的引流管。

技术介绍

[0002]开胸术后疼痛最严重的不是切口痛,而是引流管前端与胸膜摩擦产生的剧痛,现有的胸腔引流管在使用时,通常是将胸腔引流管主体插入人体中,然后将型腔引流管与人体皮肤缝合在一起,从而将胸腔引流管主体与人体固定,在引流时,胸腔引流管主体虽然不会脱离人体,但是引流管会对患者的皮肤造成牵引,增加患者的疼痛,这种方法使用不便,同时增加了人体的皮肤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减轻胸腔术后疼痛且固定方便的引流管,该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引流管可以根据需求调节伸入患者人体内的长度,且引流管的固定牢靠,无需依靠缝针进行固定,减轻患者引流时的痛苦,同时在固定后可以分别向引流管前端和患者开口处输送镇痛剂,减少患者手术时的痛苦。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减轻胸腔术后疼痛且固定方便的引流管,包括引流管,引流管外侧滑动连接有充气囊,充气囊内侧设有空腔,充气囊右端设有与空腔连接的充气管,充气管滑动连接在引流管外侧,充气管内侧设有与空腔连接的第二空腔,充气管右端外侧设有凸缘部,凸缘部内侧设有与第二空腔连接的第三空腔,充气管右端外侧滑动连接有锁紧块,锁紧块内侧开有位于凸缘部外侧的第四空腔,第四空腔左端设有固定连接在锁紧块内侧的限位环,凸缘部左端内侧开有与第三空腔连接的出气孔,凸缘部左端密封连接有位于出气孔外侧的调节气囊,凸缘部右侧设有与第三空腔连接的输气管,输气管的端部连接有单向阀,设有锁紧块,锁紧块通过调节气囊充气挤压将锁紧块向充气囊的一侧锁紧,通过挤压锁紧的方式避免了原有的通过缝线固定的方式,减轻了患者手术时的痛苦,且引流管的固定牢靠,不会对患者的伤口造成二次伤害。
[0005]为了进一步完善,凸缘部上下两端设有锁止装置,锁止装置包括开在凸缘部上下两端内侧的安装槽,安装槽底部开有与第四空腔连接的通道孔,安装槽内活动连接有活塞板,活塞板外侧中心位置设有活动连接在通道孔内的连接杆,安装槽左右两侧开有容纳槽,容纳槽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中端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器,限位器包括固定连接在旋转轴外侧的连接部,连接部内侧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一限位杆,连接部外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限位杆垂直设置的第二限位杆,第二限位杆位于容纳槽内侧,旋转轴前后两侧设有固定连接在旋转轴下端的配重块。
[0006]进一步完善,连接杆下端外侧滑动连接有锁止轮,锁止轮包括滑动连接在连接杆外侧的支撑轮,支撑轮内侧开有位于连接杆外侧的滑动腔,滑动腔前后两端上侧开有贯穿支撑轮设置的滑动槽,连接杆下端固定连接有滑动连接在滑动槽内侧的锁止杆,锁止杆外侧固定连接有位于滑动腔内的弹簧,支撑轮前后两侧设有位于第四空腔内与第四空腔内壁
配合设置的固定轮,固定轮外侧和第四空腔内设有相互配合的卡齿,固定轮内侧开有辅助槽,辅助槽四周设有若干个与辅助槽内壁接触设置的辅助轮,辅助轮通过中心轴转动连接在支撑轮外侧,固定轮内侧开有位于辅助槽底部的锁止槽,锁止槽四周设有若干个均匀设置的用于卡住锁止杆的凸齿,设有锁止装置,使得充气管内的气压到达一定大小时,在气压的作用下向外挤压活塞板,从而带动连接杆向外侧移动,从而使得锁止杆插入固定轮的卡齿内,避免固定轮进行转动,从而限制锁紧块的进一步移动,避免锁紧块与充气囊之间的距离过小,对患者伤口的挤压过大,对患者伤口的保护性好,且固定轮的外侧为与第四空腔配合的圆弧结构,在使用时固定轮只能在锁紧块轴向方向移动,而无法在锁紧块径向方向移动。
[0007]进一步完善,充气囊右端外侧设有第一接触凸起,锁紧块左端外侧设有与第一接触凸起对应的第二接触凸起。
[0008]进一步完善,连接杆上端外侧设有位于安装槽内的堵头,堵头为从内往外逐渐缩小设置的锥形结构,堵头内侧开有便于堵头向收缩的第五空腔,堵头内侧直径大于通道孔直径,设有堵头,使得连接杆在移动一定位置回弹后可以将通道孔进行密封,避免气体从通道孔内逸出。
[0009]进一步完善,所述引流管内侧开有注射通道,所述引流管左端开有若干个与所述注射通道连接的出药孔,所述引流管右端设有与所述注射通道连接的注药管,设有注射通道,可以对引流管前端输送镇痛剂,减少引流管在使用时与胸膜摩擦对患者造成的疼痛。
[0010]进一步完善,引流管左端外侧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出药孔右侧的椭圆形结构的支撑囊,所述引流管上端内侧开有用于连接支撑囊的充气通道,支撑囊为低压高容椭圆形气囊,引流管和支撑囊均为柔性材料,支撑囊充气后可撑开胸壁胸膜和肺组织,减少呼吸时肺组织和胸膜摩擦产生剧烈疼痛。
[0011]进一步完善,引流管右端设有与所述充气通道连接的第二充气管,第二充气管右端连接有第二单向阀。
[0012]一种减轻胸腔术后疼痛且固定方便的引流管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引流管的头端依次放入患者体内,医护人员握住外侧的锁紧块,从而避免与锁紧块连接的充气囊向患者体内移动, 同时医护人员向内推送或者拉出以调节引流管进入患者体内的长度和位置;步骤二:确定好引流管的位置和长度后通过充气装置向输气管内充气,气体分别通过输气管和第二出气管充入充气囊和支撑囊内,支撑囊在膨胀后将胸壁胸膜和肺组织,减少呼吸时肺组织和胸膜摩擦产生剧烈疼痛,充气囊在充气后向内和向外膨胀,充气囊充气过程中逐渐向引流管一侧挤压,从而夹紧引流管对引流管进行固定,当充气囊逐渐充满达到一定的压力后进入的气体进入第三空腔内并通过出气孔进入调节气囊内,使得调节气囊快速膨胀并向左推动限位环,从而使得锁紧块向患者皮肤一侧挤压,当第三空腔内的气压到达一定值即锁紧块向皮肤的压力值一定时,气压向外侧推动活塞板,活塞板向下移动时带动第一限位杆向下翻转,直至完全脱离第一限位杆,限位器则在配重块的作用下旋转至原位,而下滑的活塞板带动连接杆和锁止杆向下挤压弹簧,堵头也在压力的作用下从通道孔内穿出,同时使得锁止杆卡入固定轮内的凸齿之间,从而避免固定轮转动,使得固定轮无法通过卡齿与锁紧块发生相对移动,从而避免锁紧块进一步向左移动,此时停止充气,活
塞板和连接杆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升直至卡在第一限位杆外侧后停止,此时堵头上端挤压密封在通道孔外侧,锁止杆位于固定轮的凸齿之间;步骤三:当引流操作完成后,只需控制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放气,使得充气囊和支撑囊恢复原来的大小后即可将该引流管从患者体内取出。
[0013]本专利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引流管可以根据需求调节伸入患者人体内的长度,且设有锁紧块,锁紧块通过调节气囊充气挤压将锁紧块向充气囊的一侧锁紧,且充气囊充气后可以对引流管进行挤压固定,使得引流管的固定牢靠,通过挤压锁紧的方式避免了原有的通过缝线固定的方式,不会对患者的伤口造成二次伤害,减轻患者引流时的痛苦,同时设有支撑囊,支撑囊充气后可撑开胸壁胸膜和肺组织,减少呼吸时肺组织和胸膜摩擦产生剧烈疼痛,并且在固定后可以分别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轻胸腔术后疼痛且固定方便的引流管,包括引流管(1),其特征是:所述引流管(1)外侧滑动连接有充气囊(2),所述充气囊(2)内侧设有空腔(3),所述充气囊(2)右端设有与所述空腔(3)连接的充气管(4),所述充气管(4)滑动连接在所述引流管(1)外侧,所述充气管(4)内侧设有与空腔(3)连接的第二空腔(5),所述充气管(4)右端外侧设有凸缘部(6),凸缘部(6)内侧设有与第二空腔(5)连接的第三空腔(7),所述充气管(4)右端外侧滑动连接有锁紧块(8),所述锁紧块(8)内侧开有位于所述凸缘部(6)外侧的第四空腔(9),所述第四空腔(9)左端设有固定连接在锁紧块(8)内侧的限位环(10),所述凸缘部(6)左端内侧开有与所述第三空腔(7)连接的出气孔(11),所述凸缘部(6)左端密封连接有位于所述出气孔(11)外侧的调节气囊(12),所述凸缘部(6)右侧设有与所述第三空腔(7)连接的输气管(13),输气管(13)的端部连接有单向阀(4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轻胸腔术后疼痛且固定方便的引流管,其特征是:所述凸缘部(6)上下两端设有锁止装置(14),所述锁止装置包括开在所述凸缘部(6)上下两端内侧的安装槽(15),安装槽(15)底部开有与所述第四空腔(9)连接的通道孔(16),所述安装槽(15)内活动连接有活塞板(17),所述活塞板(17)外侧中心位置设有活动连接在所述通道孔(16)内的连接杆(18),所述安装槽(15)左右两侧开有容纳槽(19),容纳槽(19)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旋转轴(20),所述旋转轴(20)中端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器(21),限位器(21)包括固定连接在旋转轴(20)外侧的连接部(22),连接部(22)内侧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一限位杆(23),所述连接部(22)外侧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杆(23)垂直设置的第二限位杆(24),所述第二限位杆(24)位于所述容纳槽(19)内侧,所述旋转轴(20)前后两侧设有固定连接在旋转轴(20)下端的配重块(2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轻胸腔术后疼痛且固定方便的引流管,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杆(18)下端外侧滑动连接有锁止轮,所述锁止轮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杆(18)外侧的支撑轮(26),支撑轮(26)内侧开有位于所述连接杆(18)外侧的滑动腔(27),滑动腔(27)前后两端上侧开有贯穿支撑轮(26)设置的滑动槽(28),所述连接杆(18)下端固定连接有滑动连接在滑动槽(28)内侧的锁止杆(46),锁止杆(46)外侧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滑动腔(27)内的弹簧(47),所述支撑轮(26)前后两侧设有位于所述第四空腔(9)内与第四空腔(9)内壁配合设置的固定轮(29),固定轮(29)外侧和第四空腔(9)内设有相互配合的卡齿(49),固定轮(29)内侧开有辅助槽(30),辅助槽(30)四周设有若干个与所述辅助槽(30)内壁接触设置的辅助轮(31),所述辅助轮(31)通过中心轴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轮(26)外侧,所述固定轮(29)内侧开有位于辅助槽(30)底部的锁止槽(32),锁止槽(32)四周设有若干个均匀设置的用于卡住锁止杆(46)的凸齿(33)。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减轻胸腔术后疼痛且固定方便的引流管,其特征是:所述充气囊(2)右端外侧设有第一接触凸起(34),所述锁紧块(8)左端外侧设有与第一接触(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立东马振飞曲红林肖卓
申请(专利权)人:遂昌县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