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利工程防渗膜围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施工
,尤其涉及水利工程防渗膜围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水利工程的主体结构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围堰施工。现有技术中,围堰施工往往是采用地质体或石块堆砌在带施工区的上游形成围堰结构。这一施工方案的缺点在于,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运输以及堆砌地质体或石块。同时的,在水利工程施工完成之后,还需将结构进行拆除。由于围堰结构多为堆砌或填充在水中的,在拆除时又产生了如下缺点:首先,拆除时也像堆砌时一样耗时耗力,其次,由于围堰体位于水中,容易造成拆除不完整,而现有技术中尚未出现能够快速安装和拆卸的围堰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水利工程防渗膜围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时存在的不能进行快速施工和完全拆卸的围堰结构的技术缺陷。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水利工程防渗膜围堰结构,包括若干围堰体,所述围堰体的一侧板面为迎水面,所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利工程防渗膜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围堰体(1),所述围堰体(1)的一侧板面为迎水面,所述迎水面的背面为背水面,所述迎水面上布置有防渗膜,所述迎水面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连接件(2),所述第一连接件(2)可拆卸连接有固定组件(3),所述固定组件(3)锚固在地质体(4)中,所述围堰体(1)的一侧边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5),另一侧边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的大小、形状相适配的第三连接件(6),各所述围堰体(1)依次可拆卸相连形成围堰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防渗膜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体(1)为L形结构,所述迎水面设置在L形的内边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利工程防渗膜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横杆(7),所述横杆(7)上设置有若干插钎(8),各所述插钎(8)上均设置至少一个倒刺(9),所述横杆(7)上还设置有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件(2)与所述连接槽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意一项所述的水利工程防渗膜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锚固组件(10),各所述锚固组件(10)的一端分别与一个所述围堰体(1)连接,另一端锚固在地质体(4)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利工程防渗膜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组件(10)包括连接块(11),所述连接块(11)固定设置在所述围堰体(1)上,所述连接块(11)上铰接有支撑头(12),所述支撑头(12)与伸缩杆(16)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伸缩杆(16)的另一端与垫板(13)铰接,所述垫板(13)上固定设置有至少一根锚杆(14),所述锚杆(14)锚固在围堰区外的河床地质体(4)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利...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