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道组件和配置该水道组件的用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63574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20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道组件和配置该水道组件的用水系统,其中水道组件包括:壳体,可操作的水温设定元件;壳体内设置有:冷水流道,具有伸出壳体外的冷水进水接头;热水流道,具有伸出壳体外的热水进水接头;混水流道,分别与冷水流道和热水流道连通,具有伸出壳体外的混水出水接头;第一水温传感器,以用于获取热水流道当前的第一水温;第一电加热器,用于加热热水流道或混水流道;控制器,用于:从水温设定元件获取目标水温,从第一水温传感器获取第一水温,并根据目标水温和第一水温控制第一电加热器的工作状态。本申请的水道组件可独立于用水终端单独购买,并能够与各种用水终端配合以升级传统用水终端的功能,使原本不具备自动恒温出水功能的用水终端具有自动恒温出水功能。出水功能的用水终端具有自动恒温出水功能。出水功能的用水终端具有自动恒温出水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道组件和配置该水道组件的用水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水道组件和配置该水道组件的用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用水终端,如水龙头,大多不具备自动恒温出水功能,即便部分水龙头带有恒温出水功能,但用于实现恒温控制的水道结构直接集成在内部,必须与水龙头一通售卖。
[0003]本申请由此而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水道组件和配置该水道组件的用水系统,该水道组件可独立于用水终端单独购买,并能够与各种用水终端配合以升级传统用水终端的功能,使原本不具备自动恒温出水功能的用水终端具有自动恒温出水功能。
[0005]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一种水道组件,包括:
[0007]壳体,以及
[0008]可操作的水温设定元件,所述水温设定元件设置于所述壳体表面,以用于设定混水流道的目标水温;
[0009]所述壳体内设置有:
[0010]冷水流道,所述冷水流道具有伸出所述壳体外的冷水进水接头;
[0011]热水流道,所述热水流道具有伸出所述壳体外的热水进水接头;
[0012]所述混水流道,所述混水流道分别与所述冷水流道和所述热水流道连通,并且该混水流道具有伸出所述壳体外的混水出水接头;
[0013]第一水温传感器,所述第一水温传感器连接至所述热水流道,以用于获取所述热水流道当前的第一水温;
[0014]第一电加热器,所述第一电加热器连接至所述热水流道或所述混水流道,以用于加热所述热水流道或所述混水流道,
[0015]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水温设定元件、所述第一水温传感器和所述第一电加热器通信连接,以用于:从所述水温设定元件获取所述目标水温,从所述第一水温传感器获取所述第一水温,并根据所述目标水温和所述第一水温控制所述第一电加热器的工作状态。
[0016]一种可选的设计中,所述壳体表面还设置有可操作的流量设定元件,以用于设定所述混水流道的目标流量,且所述流量设定元件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0017]一种可选的设计中,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混水阀,所述混水阀分别连接至所述冷水流道与所述混水流道之间以及所述热水流道与所述混水流道之间,以用于调节所述冷水流道与所述混水流道的连通面积和所述热水流道与所述混水流道的连通面积的比例,并且所述混水阀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0018]一种可选的设计中,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第一流量调节阀,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连接至所述混水流道,以用于调节所述混水流道的流量。
[0019]一种可选的设计中,所述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
[0020]第二流量调节阀,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连接至所述冷水流道,以用于调节所述冷水流道的流量;以及
[0021]第三流量调节阀,所述第三流量调节阀连接至所述热水流道,以用于调节所述热水流道的流量;
[0022]其中,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和所述第三流量调节阀均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0023]一种可选的设计中,所述控制器用于:
[0024]从所述流量设定元件获取所述混水流道的目标水温,从所述流量设定元件获取所述混水流道的目标流量,从所述第一水温传感器获取所述热水流道当前的第一水温;
[0025]如果所述第一水温<所述目标水温,则控制所述冷水流道与所述混水流道隔断,控制所述第一电加热器以第一功率加热所述热水流道,控制所述热水流道以第一流量向所述混水流道供水,其中,所述第一流量是所述第一电加热器对所述热水流道以所述第一功率加热时、所述热水流道的水温能够保持在所述目标水温的流量。
[0026]一种可选的设计中,所述冷水进水接头、所述热水进水接头和所述混水进水接头均为螺纹接头。
[0027]一种可选的设计中,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
[0028]回水流道,所述回水流道与所述热水流道连通;
[0029]回水阀,所述回水阀连接至所述回水流道与所述热水流道之间,以用于断开或导通所述热水流道与所述回水流道的连通,所述回水阀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0030]第二方面,本申请提出一种用水系统,包括:
[0031]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水道组件,
[0032]热水罐,所述热水罐与所述热水流道连通,以用于向所述热水流道供水;
[0033]用水终端,所述用水终端与所述混水流道连通,以用于从所述混水流道获取水。
[0034]一种可选的设计中,所述用水终端为安装于台盆上的水龙头,所述水道组件设置于所述台盆的台面下方。
[0035]本申请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6]本申请的水道组件能够作为一件独立的产品来生产和销售,用户只需单独购买该独立产品便可升级原始用水终端(如水龙头、花洒等)的功能,使传统用水终端具有智能恒温出水功能。
附图说明
[003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制。
[0038]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水道组件的示意图。
[0039]图2是配置图1中水道组件的用水系统的示意图。
[0040]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水道组件的示意图。
[0041]图4是配置图3中水道组件的用水系统的示意图。
[0042]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三中水道组件的示意图。
[0043]图6是配置图5中水道组件的用水系统的示意图。
[0044]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四中水道组件的示意图。
[0045]图8是配置图7中水道组件的用水系统的示意图。
[0046]图9是图1中混水阀的局部分解示意图一。
[0047]图10是图9中添加了枢转轴线和圆筒面后的示意图。
[0048]图11是图2中混水阀的局部分解示意图二。
[0049]图12是图2中混水阀的定阀片和第一动阀片的配合示意图。
[0050]图13是图9中第一动阀片的剖视示意图。
[0051]图14是图9中阀壳封闭端的剖视示意图。
[0052]图15是图1中混水阀的局部分解示意图三。
[0053]图16是图1中混水阀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四。
[0054]图17是图1中混水阀的局部示意图。
[0055]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五中水道组件的示意图。
[0056]图19是配置图18中水道组件的用水系统的示意图。
[0057]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六中水道组件使用方法的流程图
[0058]附图标记说明:
[0059]c

枢转轴线,f

圆筒面;
[0060]1‑
冷水流道,2

热水流道,3

混水流道,4

回水流道,5

第一电加热器,6

混水阀,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可操作的水温设定元件,所述水温设定元件设置于所述壳体表面,以用于设定混水流道的目标水温;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冷水流道,所述冷水流道具有伸出所述壳体外的冷水进水接头;热水流道,所述热水流道具有伸出所述壳体外的热水进水接头;所述混水流道,所述混水流道分别与所述冷水流道和所述热水流道连通,并且该混水流道具有伸出所述壳体外的混水出水接头;第一水温传感器,所述第一水温传感器连接至所述热水流道,以用于获取所述热水流道当前的第一水温;第一电加热器,所述第一电加热器连接至所述热水流道或所述混水流道,以用于加热所述热水流道或所述混水流道;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水温设定元件、所述第一水温传感器和所述第一电加热器通信连接,以用于:从所述水温设定元件获取所述目标水温,从所述第一水温传感器获取所述第一水温,并根据所述目标水温和所述第一水温控制所述第一电加热器的工作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表面还设置有可操作的流量设定元件,以用于设定所述混水流道的目标流量,且所述流量设定元件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混水阀,所述混水阀分别连接至所述冷水流道与所述混水流道之间以及所述热水流道与所述混水流道之间,以用于调节所述冷水流道与所述混水流道的连通面积和所述热水流道与所述混水流道的连通面积的比例,并且所述混水阀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第一流量调节阀,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连接至所述混水流道,以用于调节所述混水流道的流量。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壳体内还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峰刘在祥陈艳凤顾希蔡园丰严洪高天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兴邺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