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站周专利>正文

用于中药组合物的芝麻粕粉、制备工艺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356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中药组合物的芝麻粕粉、制备工艺及应用,所述制备工艺包括对芝麻除杂,水洗,控水,烘干,炒制,榨油,取芝麻饼粕粉碎,过筛,灭菌封装;炒制温度控制在1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中药组合物的芝麻粕粉、制备工艺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制备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中药组合物的芝麻粕粉、制备工艺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芝麻,又称胡麻、脂麻、巨胜(学名Sesamum indicum)芝麻种子有黑白之分。黑、白芝麻均入药,取油以白色为胜,药用以黑色为良。《神农本草经》称:胡麻,味甘,平。主伤中虚赢,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髓脑。久服轻身不老。一名巨胜(八谷之中最为大胜,故名)。黑芝麻为《国家药典中药使用手册》、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所收载的药材。
[0003]芝麻油是芝麻的主要产品,芝麻含油率45%

55%。1.化学成分:含脂肪油,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等甘油脂,并含芝麻素、芝麻林酚素、芝麻酚、胡麻甙、车前糖、芝麻糖等;2.药理作用:黑芝麻有抗衰老作用,可使实验动物的衰老现象推迟发生;所含亚油酸可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有防治动脉硬化作用;可使实验动物的肾上腺皮质功能受到某种程度的抑制;可降低血糖,并增加肝脏及肌肉中糖元含量,但大剂量下可使糖元含量下降;所含脂肪油能滑肠通便。3.食品应用:芝麻油是日常生活中食用油品种之一,为调味佳品,具有浓郁的香气,可促进食欲,帮助消化。食品加工时油温不宜烧的过高,以免营养物质散失或破坏。
[0004]芝麻粕粉是现代芝麻油的加工技术榨油后的副产物,主要成分是芝麻植物蛋白质、膳食纤维。芝麻粕粉含粗蛋白质46%左右,赖氨酸1%左右,蛋氨酸1.2

1.5%,胱氨酸、色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均高于豆粕,棉粕和菜粕;代谢能9.2兆焦/kg,粗纤维7%左右,粗脂肪3%,粗灰分含量较高15%左右,其中钙2%左右,磷1.3左右。
[0005]现有的芝麻粕处理工艺得到的芝麻粕,由于高温榨油(180

240℃),苯并芘含量明显提高。这样热压榨油技术生产出的芝麻饼粕,颜色呈黄褐色,味苦涩、焦糊,已发生质变,不可食用和药用,只能当作动物饲料、植物肥料被处理掉。特别的,目前临床上尚未见报道含有芝麻粕的中药方剂和药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6]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7]芝麻油是我国传统特色的食用油品,特定温度生产出来的芝麻油会有独特的色香味。但现代芝麻油的加工技术,在芝麻高温炒制、压榨制作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0008]芝麻油实际生产过程中,炒籽设备对温度和时间的控制较为粗略,通常是由经验丰富的工人根据炒籽过程中芝麻仁的颜色来确定炒熟的程度,加入过多的人为因素造成了不同批次芝麻油的质量不稳定。
[0009]为了提高芝麻出油率、使芝麻油味道浓郁,传统的加热炒制芝麻油工艺要把芝麻炒至高达220

240℃,此时芝麻色泽呈中度焦黄色,压榨出的为“浓香型”芝麻油。100公斤芝
麻可榨油40

50公斤。如果在炒制过程中芝麻温度140℃以下,芝麻色泽变化不大,闻不到固有的香气,加工出来的芝麻油气味很淡,口感欠佳,出油率也明显降低。故加工者不采用150℃以下的榨油工艺。
[0010]芝麻在高温长时间受热加工过程中可产生一种高活性间接致癌物苯并芘(benzo(a)pyrene,简称B(a)P)等,严重影响芝麻油的使用安全性及营养价值。如油脂中含有极少的苯并芘,就对人体的危害很大。热榨制油过程,在180

240℃随着炒籽温度的升高,苯并芘含量明显提高。这样热压榨油技术生产出的芝麻饼粕,颜色呈黄褐色,味苦涩、焦糊,已发生质变,不可食用和药用。等于高品质食材芝麻100公斤加工后,含有大约55公斤左右苯并芘等有害物质的芝麻粕,当作动物饲料、植物肥料被处理掉了。这些都是现代芝麻油加工技术存在的突出问题。
[001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重点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解决:1.降低芝麻炒制温度,控制炒制时间。2.控制制油压榨程度,控制并降低出油率。3.减毒存性,保障产品芝麻油、芝麻粕符合食用需求和临床使用要求(芝麻粕的临床使用为本专利技术的首创)。
[001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至少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一,提供了一种用于中药组合物的芝麻粕粉、制备工艺及应用。
[0013]一方面,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中药组合物的芝麻粕粉的制备工艺,所述制备工艺包括:
[0014]S1、除杂:将选用加工芝麻倒入芝麻去杂过筛机中,除沙石、金属等块粒杂质;
[0015]S2、漂洗:将芝麻置于宽水、流水中,反复地换水漂洗,以去除泥土等杂质;
[0016]S3、控水:把洗净的芝麻沥干,留洁净芝麻;
[0017]S4、烘干:将洁净芝麻放入烘干除湿机进行烘干;
[0018]S5、炒制:为了保证芝麻香油品质,降低芝麻炒制温度,控制炒制时间,确保芝麻饼粕能入药食用,炒制芝麻是比较关键的一步。将烘干的洁净芝麻置炒锅中加热,进行小火翻炒,边炒制边翻搅,炒制温度在150

170℃,至芝麻微泛黄,溢出固有的香味,且无糊味,取出;
[0019]S6、榨油;控制制油压榨程度,控制并降低出油率。将炒制好的芝麻装入榨油机中进行压榨,控制好压榨程度,不宜压榨得太重,控制芝麻出油率在20%
‑‑
40%;专利技术人在长期实践中发现:如果出油率低于20%,芝麻粕含油率较高,不能有效地缓和芝麻的滑腻性,影响其在治疗脾胃虚弱型泄泻、便秘等症的疗效,同时芝麻粕不易粉碎,难于制备加工入药;如果出油率超过40%,加工过程中必要的长时间、高温制作,一来显著增加有毒物质苯并芘的含量,二来减少芝麻粕油脂含量,芝麻粕容易变性变质,三来味道苦涩,影响制品口感、疗效;
[0020]S7、粉碎芝麻粕:将榨油后留取的芝麻饼打碎后即为芝麻粕,该工艺生产出的是减毒存性的产品,粕符合食用需求和临床使用要求,将芝麻粕在常温下冷却放置,后倒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
[0021]S8、过筛:将粉碎后的芝麻粕过筛,即成芝麻粕粉。
[0022]如上所述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制备工艺还包括:
[0023]S9、灭菌封装:将粉碎、过筛芝麻粕粉灭菌后,定量包装,保存备用。
[0024]如上所述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步骤S6中,控制芝麻
出油率进一步优选为25%
‑‑
35%,在此区间内,芝麻粕粉在中药组合物中能发挥最佳效用。
[0025]如上所述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步骤S3中,控水时间为40

60分钟;步骤S4中,烘干时间为40

60分钟。
[0026]如上所述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步骤S5中,控制在炒制温度150

170℃下炒制5

10分钟。
[0027]如上所述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步骤S5中,控制在炒制温度160℃下炒制7分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中药组合物的芝麻粕粉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工艺包括:S1、除杂:将选用的芝麻除块粒杂质;S2、漂洗:将芝麻置水中多次漂洗;S3、控水:把洗净的芝麻沥干,留洁净芝麻;S4、烘干:将洁净芝麻放入烘干除湿机进行烘干;S5、炒制:将烘干的洁净芝麻置炒锅中加热,进行小火翻炒,边炒制边翻搅,炒制温度在150

170℃,至芝麻微泛黄,溢出固有的香味,且无糊味,取出;S6、榨油:将炒制好的芝麻装入榨油机中进行压榨,控制芝麻出油率在20%

40%;S7、粉碎芝麻粕:将榨油后留取的芝麻饼打碎后即为芝麻粕,在常温下冷却放置,后倒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S8、过筛:将粉碎后的芝麻粕过筛,即成芝麻粕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药组合物的芝麻粕粉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工艺还包括:S9、灭菌封装:将粉碎、过筛芝麻粕粉灭菌后包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药组合物的芝麻粕粉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控水时间为40

60分钟;步骤S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站周赵杰赵科杰
申请(专利权)人:赵站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