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拾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3528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拾取装置(30),其包括:一光源(33);一个倾斜多分移相衍射衍射光栅(8);一个物镜(35),该物镜将光源(33)发出的光聚集到光记录介质(32)上;一个偏转光元件(36),该偏转光元件将光记录介质(32)上反射的反射光进行偏转;和一个光接收元件(38),该光接收元件接收偏转的反射光。该衍射光栅(8)形成在透光矩形基底(39)上,并按这样的方式切割制成,即作为形成该衍射光栅(8)线对称的对称轴线的虚线,平行于基底的至少一边。通过使用作导向索引的真实可视的基底的一边垂直于光记录介质(32)的径向,这使得能调整组合位置。因此,能相当容易地对该衍射光栅(8)进行组合位置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拾取装置,其通过光在光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和/或从光记录介质再现信息。
技术介绍
光盘,如压缩盘(缩写为CD)、数字通用盘(缩写为DVD)与微型盘(缩写为MD)已经作为光记录介质在许多领域使用,包括音频视频、计算机等领域。为满足较大存储容量的需求,即在如上所述的光记录介质上记录大量信息,当靠近光记录介质中心的内部半径用作信息记录区域时,轨道间距,即光记录介质上相邻轨道的间隔制造的比较窄。使用此种光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通过在光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面上聚焦光点和允许该光点在该光记录介质的轨道上循轨来记录或再现信息。允许该光点循轨的控制称为跟踪控制(tracking control),该跟踪控制可按如下方式执行用一光接收元件检测从光记录介质反射的光,并从该光接收元件反馈一检测信号到一致动器,该致动器驱动作为向光记录介质上聚集光的集光构件的物镜。用作驱动致动器的反馈控制的信号称为跟踪误差信号(缩写为TES),并且一种产生用作TES信号的已知方法是差动推挽(缩写为DPP)法(例如,见已经审查的日本专利公布JP-B24-34212)。按照通过DPP法的跟踪误差检测方法,一衍射光栅把从光源射出的光衍射为三束零(0)级衍射光,正(+)一级衍射光和负(-)一级衍射光。这三束光点照射到光记录介质的轨道上,于是它们的间距就变成了一半轨道间距的奇数倍,并且可以发现在光记录介质上穿过轨道衍射反射的各个光束的推挽信号的差别。按照DPP法,因为TES的偏移量可以如当物镜在光记录介质的径向移动时在各个推挽信号中产生的偏移互相取消那样来减少,所以有可能实现一稳定的跟踪伺服。然而,在JP-B24-34212中公开的DPP法有一个如下的问题。即,因为需要定位以使照射到光记录介质上的零级衍射光和±一级衍射光之间的光束点间隔恰好成为光记录介质的径向上的一半轨道间距,所以衍射光栅必须相对于光记录介质的轨道进行精确旋转调整。并且,由于在构造方面的限制,物镜的移动轨迹必须总是在光记录介质的径向。此外,由于光记录介质有不同的规格,如轨道间距,光束点间隔成为一半轨道间距的关系不能满足,所以已不再能够得到需要的TES。因此,由许多不同类型的有不同规格的记录介质共用是不可行的。作为解决这样问题的一个相关技术,已经提出一种跟踪误差检测方法,其中零级衍射光和±一级衍射光的光束点定位对轨道间隔的依赖性很小以致于偏移极少产生(例如,见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公布JP-A9-81942)。图8是一平面图,其示意性地示出按照一相关技术的用于一光拾取装置的移相衍射光栅1的配置。通过一分割线2,其平行于光记录介质轨道的切线方向(在下文中,称为轨道方向(Y)),按照该相关技术用于该光拾取装置的移相衍射光栅1被分成在光记录介质的径向(X)上排列的两个区域3a和3b,并将其按这样的方式配置,使区域3b的周期结构有一个相对于区域3a的周期结构的180度相位差。当从光源射出的光4照到如上所述配置的移相衍射光栅1时,在由移相衍射光栅1衍射的±一级衍射光中产生一个180度的相位差。假设零级衍射光束为主光束,而±一级衍射光束为副光束,那么没有增加相位差的主光束的一个推挽信号和增加了如上所述180度相位差的副光束的推挽信号是其相位彼此移动了180度的信号。因此,有可能检测一个DPP信号而不需要定位以使副光束相对于主光束移动一半轨道间距。这使得具备移相衍射光栅1的光拾取装置利用一个单独的光拾取器可对于多种类型具有不同轨道间距的光记录介质执行记录/再现操作。在JP-A9-81942中公开的技术可以减少主光束和副光束的光束点定位对轨道间距的依赖性;然而有一个问题,即必须微调移相衍射光栅1以致于两个副光束定位在同一轨道。因而,在JP-A9-81942中公开的技术不能充分简化衍射光栅的位置调整。如另一个实现衍射光栅的简化位置调整的相关技术,已经提出使用移相衍射光栅,其中光栅沟部和脊部的周期结构部分地反转为一个衍射光栅,其产生三道光束作为主光束的零级衍射光和作为副光束的±一级衍射光(例如,见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公布JP-A2001-250250)。图9是一平面图,其示意性地示出按照另一相关技术的用于一光拾取装置的移相衍射光栅5的配置。移相衍射光栅5按这样的方式配置,即在一个以光记录介质的轨道方向(Y)和径向(X)作为轴的X-Y平面上,例如,与其它象限比较只有第一象限6在周期结构上有一个180度的相位差。对于作为±一级衍射光的副光束,其在移相衍射光栅5衍射来自光源的入射光7时产生,一个180度的相位差增加到相应于单独第一象限6的部分。用副光束的推挽信号,其由移相衍射光栅5产生而且对其增加一个相位差到单独第一象限6,具有几乎零振幅,该零振幅小于没有增加相位差的主光束的推挽信号的振幅。照这样,因为不管副光束相对于轨道的定位怎样都不检测该推挽信号,从而有可能得到实质上相同的信号,无论该副光束和该主光束定位在相同轨道上或者不同轨道上。因此,既不必考虑主光束和副光束之间的间隔也不必考虑副光束的定位,从而简化了移相衍射光栅5的旋转位置调整。然而,在JP-A2001-250250中公开的技术有一个如下问题。即,取决于光源、衍射光栅和作为集光构件的物镜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副光束的推挽信号的轨道调整分量可能不象设计的那样被取消。这归因于在一个穿过衍射光栅的有效光束中没有增加相位差的区域和增加了相位差的区域的利用率设计值的变动。该变动由该装置的组合位置调整的精度引起或者由物镜操作期间在该光记录介质径向的移动引起。如一相关技术在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时,放宽该装置的组合位置调整的精度公差,已经提出一个如图10A和10B所示的称为倾斜多分移相衍射光栅8的衍射光栅(见文档Tetsuo Ueyama,Keiji Sakai,Yukio Kurata,″HOLOGRAMLASER UNIT FOR DVD II(REPRODUCTION TYPE),Corrected papers of2002 Annual Meeting of JSPE Kansai Division,The Japan Society for PrecisionEngineering,2002年8月1日,页码77-78)。同样,图11是一透视图,其示意性地示出一个具备图10A和10B所示的倾斜多分移相衍射光栅8的传统光拾取装置9的配置。倾斜多分移相衍射光栅8关于和插入的光记录介质10的径向(X)垂直的虚线11成线对称排列,并被分成多个衍射区域12,其排列成关于虚线11有一倾角θ,而一个衍射区域12a和另一个相邻衍射区域12b的光栅周期彼此有一个180度的相位差。图10B是一放大图,其显示一个在图10A中示出的由一闭合曲线圈起的区域A,并且如图10B所示,每个衍射区域12形成一个象图10B的实心部分13和图10B的空白部分14一样的在轨道方向(Y)重复的衍射光栅。相邻衍射区域12a和12b按一半行列间距移动进行排列,其引起一个如上所述的180度的相位差。现在参照图11描述传统光拾取装置9的信号检测操作。倾斜多分移相衍射光栅8将光源15射出的光16衍射成一个主光束17,其为零级衍射光,和两个副光束,即第一和第二副光束18和19,其为±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拾取装置(30,50,55,60,65),其通过光在光记录介质(32)上记录信息和/或从光记录介质(32)再现信息,该光拾取装置包括:一个发光的光源(33,33a,33b);一个衍射光源(33,33a,33b)发出的光的衍射光栅(8),该衍射光栅(8)相对于与处于装着状态的光记录介质(32)的径向垂直的虚线(11)成线对称,并被分成多个衍射区域,这些衍射区域按这样的方式形成,使每个衍射区域都具有一个相对于虚线(11)的倾角,并且相邻衍射区域的光栅周期彼此有一个180度的相位差;将光源(33,33a,33b)发出的光聚集到光记录介质(32)上的集光构件(35);一个将光记录介质(32)上反射的反射光进行偏转的偏转光元件(36,52,53,69);和一个接收由偏转光元件(36,52,53,69)偏转的所述反射光的光接收元件(38),其中衍射光栅(8)形成在由透光材料制成的矩形基底(39,51,56)上。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3-1-31 024188/03;JP 2003-11-28 399764/031.一种光拾取装置(30,50,55,60,65),其通过光在光记录介质(32)上记录信息和/或从光记录介质(32)再现信息,该光拾取装置包括一个发光的光源(33,33a,33b);一个衍射光源(33,33a,33b)发出的光的衍射光栅(8),该衍射光栅(8)相对于与处于装着状态的光记录介质(32)的径向垂直的虚线(11)成线对称,并被分成多个衍射区域,这些衍射区域按这样的方式形成,使每个衍射区域都具有一个相对于虚线(11)的倾角,并且相邻衍射区域的光栅周期彼此有一个180度的相位差;将光源(33,33a,33b)发出的光聚集到光记录介质(32)上的集光构件(35);一个将光记录介质(32)上反射的反射光进行偏转的偏转光元件(36,52,53,69);和一个接收由偏转光元件(36,52,53,69)偏转的所述反射光的光接收元件(38),其中衍射光栅(8)形成在由透光材料制成的矩形基底(39,51,5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取装置(30,50,55,60,65),其中该衍射光栅(8)配置在光源(33,33a,33b)和偏转光元件(36,52,53,69)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取装置(5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井宪晃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