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延迟助推功能的复合型防暴动能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3508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延迟助推功能的复合型防暴动能弹,包括发射组件、弹体组件、护板组件和弹头组件,所述弹体组件套接发射组件,所述弹头组件黏附弹体组件,所述护板组件包裹弹头组件和弹体组件,所述弹体组件内置两级延迟助推机构,一级延迟助推机构实现弹体组件和弹头组件的一次助推,二级迟助推机构实现弹头组件和弹体组件的分离和对弹头组件的二次助推,所述弹头组件内置高压气瓶和刺激剂载荷腔,通过弹头压缩带动撞针实现气瓶爆破和刺激粉喷洒,近距离冲击速度较低不易造成过度伤害,中等距离通过一次助推加速,远距离通过二次助推加速,有效解决了近距离威力过大、远距离效能不足的问题,终点处具有动能、爆震和催泪驱散多重作用功效。泪驱散多重作用功效。泪驱散多重作用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延迟助推功能的复合型防暴动能弹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暴弹
,具体为一种具有延迟助推功能的复合型防暴动能弹。

技术介绍

[0002]橡皮弹和布袋弹作为在役的主流防暴动能弹,因为有效射程范围较短、打击精度较差、作用效应单一而逐渐被新一代复合型防暴动能弹所取代。复合型防暴动能弹复合软质弹头和硬质弹头两种材料,在不同射距下由于碰击速度不同,产生不同冲击力进而迫使弹头产生不同程度的形变,以耗散冲击能量。近距离高速冲击时弹头变形较大,耗散能量较多,可减小对目标产生的意外伤害,远距离低速冲击时弹头变形较小,耗散能量较少,可将更高比例的冲击能量转移到目标体内,以达到预期的致痛效果。因此,复合型防暴动能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役防暴动能弹近距离威力过大、远距离效能不足的问题,但要达到理想的耗能效果,对弹头材料有着极为特殊的要求,仅通过优化弹头材料来获得理想的弹头冲击响应特性难以从本质上解决近距离威力过大的问题,因为弹头即使发生了极限压缩形变,由于弹丸出口速度较高,也不足以完全避免对有生目标产生过度伤害,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弹丸结构设计,使得“近距离威力过大、远距离效能不足”的问题能得到更好地解决,同时有效解决现有防暴动能弹终点效应单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延迟助推功能的复合型防暴动能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延迟助推功能的复合型防暴动能弹,包括发射组件、弹体组件、护板组件和弹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0005]所述发射组件包括发射药筒、底火孔、底火、高压室、发射药、轴向传火孔、斜向传火孔、低压室和O型垫圈,所述发射药筒由不锈钢材料加工制作,所述发射药筒由上、中、下三个外径依次增大的圆柱体构成,所述发射药筒下部中轴线上开设柱状的底火孔,所述底火孔后部轴心处铆接底火,所述底火为机械撞击式底火,所述底火孔上侧的前部球面、后部柱面的空腔即为高压室,所述高压室内部装填发射药,所述发射药为黑火药和无烟火药的混合物,所述发射药筒中部圆柱体开设连通高压室和低压室的轴向传火孔和斜向传火孔,所述斜向传火孔与发射药筒的中轴线呈40
°
夹角,所述斜向传火孔的数量为6个,6个所述斜向传火孔沿发射药筒的中轴线呈圆周式阵列分布,所述轴向传火孔和斜向传火孔由黄铜薄膜密封,所述发射药筒下部设置有与防暴枪枪管坡膛相匹配的底缘,所述底缘上侧套装O型垫圈,所述发射组件上侧套接弹体组件;
[0006]所述弹体组件包括主弹体、弹体壁、弹带、第一延期管插孔、第一延期管、推进剂腔、推进剂、后喷孔、第二延期管和扩爆药,所述主弹体、弹体壁和弹带由硬质耐高温塑料加工制作,所述第一延期管插孔、推进剂腔和后喷孔为主弹体内的预留空腔,所述弹体壁为主
弹体向后延伸的圆柱体空腔,所述弹体壁套接发射药筒,所述弹体壁内侧与发射药筒外侧壁接触面上部采用热熔胶密封,所述弹体壁下端面抵靠O型垫圈,所述主弹体外侧壁突出设置有环状弹带,所述弹带与防暴枪阴膛线配合赋予弹体组件自旋速度,所述主弹体下部中轴线上开设第一延期管插孔,所述第一延期管插孔内部卡装第一延期管,所述第一延期管头部朝向低压室,所述第一延期管由发射药燃烧产生的火药气体点燃,所述第一延期管的延期时间为1s,所述第一延期管后部朝向推进剂腔,所述推进剂腔为前部球面、后部柱面的空腔,所述推进剂腔内装推进剂,所述推进剂腔下侧、主弹体下部开设后喷孔,所述后喷孔内置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可阻挡发射药燃烧产生的火药气体进入推进剂腔,所述后喷孔的数量为6个,6个所述后喷孔沿主弹体的中轴线呈圆周式阵列分布,所述推进剂腔上侧中轴线上开设第二延期管插孔,所述第二延期管插孔卡装第二延期管,所述第二延期管的延期时间为1s,所述主弹体上端面中心开设凹腔,所述凹腔内装微量扩爆药,所述第二延期管头部朝向推进剂腔,所述第二延期管尾部朝向凹腔,所述第一延期管和第二延期管均为火焰延期管,所述弹体组件上侧抵靠并粘附连接有弹头组件;
[0007]所述弹头组件包括弹头体、弹头壁、弹头内腔、高压气瓶、双针头撞针、刺激剂载荷腔、OC刺激粉末、弹头尾翼和斜向喷管,所述弹头体由软质橡胶材料加工制作,所述弹头体呈前部半球形、中部柱形和后部圆台形的结构,所述弹头壁由硬质橡胶材料加工制作,所述弹头壁为粘附在弹头体外壁上的薄层覆盖物,所述弹头壁外壁上下部分别开设有上卡槽和下卡槽,所述上卡槽和下卡槽均为方形圆环槽,所述弹头体内部中轴线上开设的圆柱形空腔即为弹头内腔,所述弹头内腔从上至下依次嵌入有高压气瓶、双针头撞针和刺激剂载荷腔,所述高压气瓶内装压缩性CO2气体,所述压缩性CO2气体的储存压力为2.0Mpa,所述高压气瓶由易碎瓶盖密封,所述双针头撞针为固定嵌入在弹头内腔侧壁中的金属部件,所述双针头撞针处于高压气瓶和刺激剂载荷腔中部,所述双针头撞针包括上撞针、撞针板、下撞针和泄压孔,所述上撞针、撞针板和下撞针由高硬度金属材料一体化加工成型,所述上撞针针尖朝向高压气瓶的易碎瓶盖,所述撞针板卡入并胶粘在弹头内腔侧壁中,所述下撞针针尖朝向刺激剂载荷腔上端面,所述泄压孔为撞针板上开设的圆形孔,所述撞针板同一径向方向上开设3个泄压孔,3个所述泄压孔构成一个泄压孔组,所述泄压孔组的数量为8个,8个所述泄压孔组沿撞针板的中轴线呈圆周式阵列分布,所述刺激剂载荷腔为长方体空腔,所述刺激剂载荷腔腔壁由聚苯乙烯材料整体注塑成型,所述刺激剂载荷腔外侧面与弹头体接触面之间、所述刺激剂载荷腔底端面与弹头壁接触面之间采用814胶胶粘固定,所述刺激剂载荷腔内装OC刺激粉末,所述弹头壁下部一体化设置弹头尾翼,所述弹头尾翼为斜边为圆弧的直角三角形尾翼,所述弹头尾翼的数量为8个,8个所述弹头尾翼沿弹头壁的中轴线呈圆周式阵列分布,所述双针头撞针下侧、刺激剂载荷腔上侧沿弹头内腔侧壁开设有贯穿弹头体和弹头壁的斜向喷管,所述斜向喷管与弹头体的中轴线呈40
°
夹角,所述斜向喷管沿弹头体轴向方向平行布设有2根,2根平行布设的所述斜向喷管构成一个斜向喷管组,所述斜向喷管组的数量为8个,8个所述斜向喷管组沿弹头体的中轴线呈圆周式阵列分布,所述弹体组件上侧、弹头组件外侧设置有护板组件;
[0008]所述护板组件包括护板、上卡扣和下卡扣,所述护板为1/4圆弧板,4个所述护板侧壁拼接构成一个空心圆柱体,所述空心圆柱体包裹弹体组件的上部和弹头组件的中下部,所述上卡扣和下卡扣为护板内壁突出设置的方形1/4圆弧状凸起,所述上卡扣与上卡槽尺
寸匹配,所述上卡扣卡入上卡槽中,所述下卡扣与下卡槽尺寸匹配,所述下卡扣卡入下卡槽中,所述护板下端部自由抵靠弹带上端面,所述护板组件由轻质塑料加工制作,所述护板组件用于防止弹头组件在枪管中高速飞行时发生挤压破坏;
[0009]优选的,所述发射组件、弹体组件、护板组件和弹头组件均为轴对称结构,所述发射组件、弹体组件、护板组件和弹头组件的中轴线重合。
[0010]优选的,所述推进剂腔内壁面、弹头壁下端面涂抹耐高温涂层。
[00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延迟助推功能的复合型防暴动能弹,包括发射组件(1)、弹体组件(2)、护板组件(3)和弹头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组件(1)包括发射药筒(1

1)、底火孔(1

2)、底火(1

3)、高压室(1

4)、发射药(1

5)、轴向传火孔(1

6)、斜向传火孔(1

7)、低压室(1

8)和O型垫圈(1

9),所述发射药筒(1

1)由不锈钢材料加工制作,所述发射药筒(1

1)由上、中、下三个外径依次增大的圆柱体构成,所述发射药筒(1

1)下部中轴线上开设柱状的底火孔(1

2),所述底火孔(1

2)内铆接底火(1

3),所述底火(1

3)为机械撞击式底火,所述底火孔(1

2)上侧的前部球面、后部柱面的空腔即为高压室(1

4),所述高压室(1

4)内部装填发射药(1

5),所述发射药(1

5)为黑火药和无烟火药的混合物,所述发射药筒(1

1)中部圆柱体开设连通高压室(1

4)和低压室(1

8)的轴向传火孔(1

6)和斜向传火孔(1

7),所述斜向传火孔(1

7)与发射药筒(1

1)的中轴线呈40
°
夹角,所述斜向传火孔(1

7)的数量为6个,6个所述斜向传火孔(1

7)沿发射药筒(1

1)的中轴线呈圆周式阵列分布,所述轴向传火孔(1

6)和斜向传火孔(1

7)由黄铜薄膜密封,所述发射药筒(1

1)下部设置有与防暴枪枪管坡膛相匹配的底缘,所述底缘上侧套装O型垫圈(1

9),所述发射组件(1)上侧套接弹体组件(2);所述弹体组件(2)包括主弹体(2

1)、弹体壁(2

2)、弹带(2

3)、第一延期管插孔(2

4)、第一延期管(2

5)、推进剂腔(2

6)、推进剂(2

7)、后喷孔(2

8)、第二延期管(2

9)和扩爆药(2

10),所述主弹体(2

1)、弹体壁(2

2)和弹带(2

3)由硬质耐高温塑料加工制作,所述第一延期管插孔(2

4)、推进剂腔(2

6)和后喷孔(2

8)为主弹体(2

1)内的预留空腔,所述弹体壁(2

2)为主弹体(2

1)向后延伸的圆柱体空腔,所述弹体壁(2

2)套接发射药筒(1

1),所述弹体壁(2

2)内侧与发射药筒(1

1)外侧壁接触面上部采用热熔胶密封,所述弹体壁(2

2)下端面抵靠O型垫圈(1

9),所述主弹体(2

1)外侧壁突出设置有环状弹带(2

3),所述弹带(2

3)与防暴枪阴膛线配合赋予弹体组件(2)自旋速度,所述主弹体(2

1)下部中轴线上开设第一延期管插孔(2

4),所述第一延期管插孔(2

4)内部卡装第一延期管(2

5),所述第一延期管(2

5)头部朝向低压室(1

8),所述第一延期管(2

5)由发射药(1

5)燃烧产生的火药气体点燃,所述第一延期管(2

5)的延期时间为1s,所述第一延期管(2

5)后部朝向推进剂腔(2

6),所述推进剂腔(2

6)为前部球面、后部柱面的空腔,所述推进剂腔(2

6)内装推进剂(2

7),所述推进剂腔(2

6)下侧、主弹体(2

1)下部开设后喷孔(2

8),所述后喷孔(2

8)内置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可阻挡发射药(1

5)燃烧产生的火药气体进入推进剂腔(2

6),所述后喷孔(2

8)的数量为6个,6个所述后喷孔(2

8)沿主弹体(2

1)的中轴线呈圆周式阵列分布,所述推进剂腔(2

6)上侧中轴线上开设第二延期管插孔,所述第二延期管插孔卡装第二延期管(2

9),所述第二延期管(2

9)的延期时间为1s,所述主弹体(2

1)上端面中心开设凹腔,所述凹腔内装微量扩爆药(2

10),所述第二延期管(2

9)头部朝向推进剂腔(2

6),所述第二延期管(2

9)尾部朝向凹腔,所述第一延期管(2

5)和第二延期管(2

9)均为火焰延期管,所述弹体组件(2)上侧抵靠并粘附连接有弹头组件(4);所述弹头组件(4)包括弹头体(4

1)、弹头壁(4

2)、弹头内腔(4

3)、高压气瓶(4

4)、双针头撞针(4

5)、刺激剂载荷腔(4

6)、OC刺激粉末(4

7)、弹头尾翼(4

8)和斜向喷管(4

9),所述弹头体(4

1)由软质橡胶材料加工制作,所述弹头体(4

1)呈前部半球形、中部柱形和后部圆台形的结构,所述弹头壁(4

2)由硬质橡胶材料加工制作,所述弹头壁(4

2)为粘附在弹头体(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送马永忠樊向武李阿楠刘星雨贾晓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