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消除格构柱对支撑梁轴力影响的装置及安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3490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消除格构柱对支撑梁轴力影响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活塞组件、两钢垫板和多个脚钢板,活塞组件包括液压缸外筒和液压活塞,液压活塞下端可伸缩地设置于液压缸外筒内,液压缸外筒上设有注油口和溢流阀,两钢垫板分别固定于支撑梁两侧,且两侧钢垫板外侧分别固定有一抱臂,两抱臂的下端连接于一承压板上,承压板与所述液压活塞上端固定连接,脚钢板均连接于格构柱的端部,且所有脚钢板上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液压缸外筒底部,所述液压缸外筒内填充有液压油;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装置的安装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的消除格构柱对支撑梁轴力影响,保证基坑监测数据正常和准确,为基坑监测提供更准确的数据。为基坑监测提供更准确的数据。为基坑监测提供更准确的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消除格构柱对支撑梁轴力影响的装置及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软土地区深基坑工程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消除格构柱对支撑梁轴力影响的装置及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基础建设的投资日益增大,高层建筑、大型桥梁,地铁车站越来越多,基坑开挖工程越来越多。在东部沿海地区,大多数基坑采用内支撑的形式,同时在沿海地区软土分布广泛,给基坑开挖建设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0003]支撑结构的轴力监测是基坑工程现场监测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对轴力的监测,可准确掌握支护结构的受力状况,从而对基坑的安全性状进行分析,在出现异常时进行反馈。
[0004]结合大量实际工程发现,软土地区的基坑开挖,坑底更易隆起,且隆起量较大,在基坑开挖产生坑底隆起的过程中,带动竖向支撑的桩和格构柱向上移动,上顶横梁支撑,造成横梁支撑的轴力异常,给轴力监测带来了影响。
[0005]目前,仍没有一种方便、经济的方法和设备用于解决该问题,因此,开发一种方便、简单、经济效益高、可回收重复利用的消除格构柱对支撑梁轴力影响的装置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为了消除软土地区格构柱对支撑梁轴力影响,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消除格构柱对支撑梁轴力影响的装置,包括活塞组件、两钢垫板和多个脚钢板,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液压缸外筒和液压活塞,所述液压活塞下端可伸缩地设置于液压缸外筒内,所述液压缸外筒上设有注油口和溢流阀,两所述钢垫板分别固定于支撑梁两侧,且两侧钢垫板外侧分别固定有一抱臂,两所述抱臂的下端连接于一承压板上,所述承压板于所述液压活塞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脚钢板均连接于格构柱的端部,且所有脚钢板上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液压缸外筒底部,所述液压缸外筒内填充有液压油,所述液压油支撑所述压活塞底部。
[0007]进一步地,所述注油口数量为两个,所述溢流阀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于其中一注油口内。
[0008]进一步地,两所述抱臂下端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承压板两侧边缘。
[000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梁与所述钢垫板之间通过膨胀螺钉连接,所述抱臂与所述钢垫板之间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所述脚钢板与所述格构柱之间通过固定螺栓连接。
[0010]进一步地,每一脚钢板与所述格构柱连接的固定螺栓的数量不少于四个。
[0011]进一步地,所述钢垫板、抱臂、承压板及脚钢板均为钢板,且所述抱臂、承压板以及脚钢板均采用厚度为5~20mm,所述钢垫板厚度为3~5mm,所述脚钢板的高度为20

60cm。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消除格构柱对支撑梁轴力影响的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13]S1:格构柱施工完成后,在格构柱顶端上预留螺栓钻孔;
[0014]S2:所有脚钢板通过固定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于格构柱的端部侧面;
[0015]S3:架设支撑梁,并在支撑梁两侧上开设螺栓孔,并通过膨胀螺栓将两钢垫板连接在支撑梁两侧;
[0016]S4:将活塞组件中的液压缸外筒焊接于所有脚钢板的顶端;将活塞组件中的液压活塞的顶部与承压板焊接,并将承压板上两侧铰接的两抱臂通过固定螺栓连接于两钢垫板上;
[0017]S5:通过液压缸外筒上的注油口注入液压油,且使液压油对液压活塞的支持力等于支撑处支撑梁的最大剪力;并测量此时液压缸外筒内油压的大小;
[0018]S6:选用溢流阀,并将该溢流阀连接于一注油口上,并封闭另一未连接溢流阀的注油口。
[0019]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格构柱上的螺栓钻孔的直径大于28mm。
[0020]进一步地,步骤S6中选用的溢流阀的额定压力大于步骤S5中液压缸外筒内油压2

10MPa。
[0021]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0022](1)该装置主体为液压缸,其余部件均为钢材,装置简单,材料来源广泛,制作方便,且除钢垫板以外的其他部分均可回收重复利用,经济效益良好,适用性好,便于推广。
[0023](2)该装置只是在架设时需要人工,正常支护开挖过程中,不需要人工管理,使用方便。
[0024](3)该装置可有效消除格构柱对支撑梁的影响,为基坑的轴力监测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用于消除格构柱对支撑梁轴力影响的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0026]图2是格构柱9与脚钢板5的连接结构图。
[0027]图3是支撑梁11、钢垫板1及承压板2的连接结构图。
[0028]图中:1

钢垫板,2

承压板,3

液压活塞,4

注油口,5

脚钢板,6

溢流阀,7

液压缸外筒,8

抱臂,9

格构柱,10

膨胀螺栓,11

支撑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0030]请参考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消除格构柱对支撑梁轴力影响的装置,该装置位于支撑梁11和格构柱9之间,该装置包括活塞组件、承压板2、两抱臂8、两钢垫板1和四个脚钢板5。
[0031]所述支撑梁11两侧均预先开设螺栓钻孔,两钢垫板1通过膨胀螺栓10固定于所述支撑梁11两侧,两抱臂8分别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在两钢垫板1外侧,所述承压板2位于两抱臂8底部,且承压板2两侧于两抱臂8的下端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抱臂8与承压板2之间通过铰
接的方式连接可使两抱壁8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转动,以适应不同形式、不同尺寸大小的支撑梁11。
[0032]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液压缸外筒7以及下端设置于液压缸外筒7内的液压活塞3,所述承压板2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于液压活塞3的顶部,所述液压缸外筒7上设有两注油口4,注油口4用于向液压缸外筒7内注入高压的液压油,从而使液压活塞3向上提供推力,达到对支撑梁11起支撑作用的目的。
[0033]所述格构柱9上也预先开设螺栓钻孔,两所述脚钢板5分别通过固定螺栓连接于格构柱9两侧。两脚钢板5上端通过焊接的方式焊接于所述液压缸外筒7下端,所述液压缸外筒7侧面还设有一溢流阀6,所述溢流阀6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于两注油口4的其中一个内,且未连接溢流阀6的注油口4在注入液压油后被封闭。若液压缸外筒7内液压油压力因格构柱9出现上顶而增大时,液压缸外筒7内的液压油则从溢流阀6中泄出,消除格构柱9对支撑梁11的影响。
[0034]进一步地,所述钢垫板1采用厚度为3~5mm钢板制成,所述抱臂8、承压板2以及脚钢板5均采用厚度为5~20mm钢板制成,且所述脚钢板5的高度为20

60cm,优选为40cm,脚钢板5与格构柱9之间通过固定螺栓相连,每一脚钢板5与格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消除格构柱对支撑梁轴力影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组件、两钢垫板和多个脚钢板,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液压缸外筒和液压活塞,所述液压活塞下端可伸缩地设置于液压缸外筒内,所述液压缸外筒上设有注油口和溢流阀,两所述钢垫板分别固定于支撑梁两侧,且两侧钢垫板外侧分别固定有一抱臂,两所述抱臂的下端连接于一承压板上,所述承压板于所述液压活塞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脚钢板均连接于格构柱的端部,且所有脚钢板上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液压缸外筒底部,所述液压缸外筒内填充有液压油,所述液压油支撑所述压活塞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消除格构柱对支撑梁轴力影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口数量为两个,所述溢流阀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于其中一注油口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消除格构柱对支撑梁轴力影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抱臂下端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承压板两侧边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消除格构柱对支撑梁轴力影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与所述钢垫板之间通过膨胀螺钉连接,所述抱臂与所述钢垫板之间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所述脚钢板与所述格构柱之间通过固定螺栓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消除格构柱对支撑梁轴力影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脚钢板与所述格构柱连接的固定螺栓的数量不少于四个。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消除格构柱对支撑梁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生根刘佳旺黄启坤魏鹏成向黎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