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基坑逆作内衬墙底膜安拆装置及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3322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基坑逆作内衬墙底膜安拆装置及施工方法,包括:第一支座、第二支座和多个第一液压千斤顶,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为尺寸相同的矩形平板结构,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平行设置,且第一支座远离第二支座,多个第一液压千斤顶设置在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之间,并通过螺栓分别与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固定连接,其中第一支座的上部设置有楔形底膜模板,底膜模板通过螺栓与第一支座固定连接,底膜模板的中部开设有多个钢筋预留槽,与钢筋预留槽相邻的一侧开设有止水钢板安装槽。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便,节约劳动力、施工安全、施工效率高,在第一液压千斤顶的作用下实现底膜模板的自由升降,更便于脱模且底膜模板可重复使用,实现降本增效,更加安全便捷。更加安全便捷。更加安全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基坑逆作内衬墙底膜安拆装置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逆作内衬墙底膜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深基坑逆作内衬墙底膜安拆装置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基坑工程主要包括基坑支护体系施工和土方开挖,基坑工程是由地面向下开挖一个地下空间,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深基坑四周一般设置垂直的挡土围护结构,围护结构一般是在开挖面基底下有一定插入深度的板(桩)墙结构,例如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具有施工振动小、噪声低,墙体刚度大,对周边地层扰动小的优点,可适用于多种土层,除夹有孤石、大颗粒卵砾石等局部障碍物时影响成槽效率外,对黏性土、无黏性土、卵砾石层等各种地层均能高效成槽。内衬墙是针对地下连续墙而言的。一般地下连续墙施工完后,墙面极其不光滑,会形成凹凸不平的墙面,内衬墙这时有些设计就会再在连续墙内侧另砌一堵砖墙或者钢筋混凝土墙,由于在地下连续墙内侧,故称为“内衬墙”。然而在深基坑逆作底膜施工工程中,底膜模板很难拔出,拔出费时费力,拔出的底膜模板也很难实现重复利用,给项目带来施工进度上的拖延和施工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基坑逆作内衬墙底膜安拆装置及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底膜施工工程中底膜模板很难拔出,拔出费时费力,拔出的底膜模板也很难实现重复利用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深基坑逆作内衬墙底膜安拆装置,包括:第一支座、第二支座、多个第一液压千斤顶和第二液压千斤顶,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为尺寸相同的矩形平板结构,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平行设置,且第一支座远离第二支座,多个第一液压千斤顶设置在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之间,并通过螺栓分别与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固定连接,多个第二液压千斤顶设置在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的一侧,多个第二液压千斤顶通过螺栓分别与侧模板和支座固定连接,其中第一支座的上部设置有楔形底膜模板,底膜模板通过螺栓与第一支座固定连接,底膜模板的中部开设有多个钢筋预留槽,与钢筋预留槽相邻的一侧开设有止水钢板安装槽。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第二支座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两个预留吊装孔,且两个预留吊装孔对称设置。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底膜模板的长度小于第一支座的长度,底膜模板的宽度小于第一支座的宽度。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多个钢筋预留槽沿底膜模板的长边依次排列。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止水钢板安装槽的长度等于多个钢筋预留槽的总长度。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多个第一液压千斤顶对称设置在支座的四角及中部位置。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多个第二液压千斤顶对称设置在支座一侧的两个端部和中间部位。
[0011]一种深基坑逆作内衬墙底膜安拆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根据深基坑底膜的设计资料确定底膜模板,止水钢板安装槽和钢筋预留槽的型号,并基于底膜模板的型号确定支座的型号;步骤二:在支座上安装第一液压千斤顶,并通过螺栓将第一液压千斤顶进行固定;步骤三:在支座的侧面安装第二液压千斤顶,并通过螺栓将第二液压千斤顶进行固定;步骤四:在支座两侧的预留吊装孔位置进行吊装,将安拆装置吊放到指定位置,通过提升第一液压千斤顶的高度将底膜模板固定在指定施工位置;步骤五:在止水钢板安装槽内安装止水钢板,并在钢筋预留槽中插入钢筋及灌沙;步骤六:浇筑完成后,通过降低第一液压千斤顶和第二液压千斤顶的高度将底膜模板与预留接驳钢筋剥离脱模;步骤七:施工完毕后,在支座两侧的预留吊装孔位置进行吊装,将底膜模板拉出并进行维护。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方法还包括利用拆解螺栓将第一液压千斤顶和第二液压千斤顶与支座分离并对第一液压千斤顶和第二液压千斤顶进行检修。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步骤三通过提升第一液压千斤顶的高度将底膜模板固定在指定施工位置,其中第一液压千斤顶的提升高度比预留接驳钢筋的长度长10cm。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深基坑逆作内衬墙底膜安拆装置及施工方法,操作简便、灵活,节约劳动力、施工安全、施工效率高,在第一液压千斤顶和第二液压千斤顶的作用下实现底膜模板的自由升降与脱模,更便于脱模且底膜模板可重复使用,利用液压千斤顶的工作效率远远大于向下进行开挖后再将底膜抽出,实现降本增效,更加安全便捷。同时在支座设置有预留孔洞,使支座在施工作业空间移动方便又可固定,大大增加灵活性及缩减作业时间。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及施工方法使整体操作灵活简便,尤其适用于需要模板频繁利用的工程。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深基坑逆作内衬墙底膜安拆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深基坑逆作内衬墙底膜安拆装置的侧视图。
[0017]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深基坑逆作内衬墙底膜安拆装置的施工方法流程图。
[0018]附图标记:1

底膜模板;2

钢筋预留槽;3

止水钢板安装槽;4

第一支座;5

第二支座;6

第一液压千斤顶;7

预留吊装孔;8

侧模板;9

第二液压千斤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和思想,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本文给出的实施例都只是本专利技术可能具有的所有实施例的一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本申请的说明书以后,有能力对下述实施例的部分或整体作出改进、改造、或替换,这些改进、改造、或替换也都包含在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0020]在本文中,术语“第一”、“第二”和其它类似词语并不意在暗示任何顺序、数量和重要性,而是仅仅用于对不同的元件进行区分。在本文中,术语“一”、“一个”和其它类似词语并不意在表示只存在一个事物,而是表示有关描述仅仅针对事物中的一个,事物可能具有一个或多个。在本文中,术语“包含”、“包括”和其它类似词语意在表示逻辑上的相互关系,而不能视作表示空间结构上的关系。例如,“A包括B”意在表示在逻辑上B属于A,而不表示在空间上B位于A的内部。另外,术语“包含”、“包括”和其它类似词语的含义应视为开放性的,而非封闭性的。例如,“A包括B”意在表示B属于A,但是B不一定构成A的全部,A还可能包括C、D、E等其它元素。
[0021]在本文中,术语“实施例”、“本实施例”、“一实施例”、“一个实施例”并不表示有关描述仅仅适用于一个特定的实施例,而是表示这些描述还可能适用于另外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本文中,任何针对某一个实施例所做的描述都可以与另外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有关描述进行替代、组合、或者以其它方式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基坑逆作内衬墙底膜安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座(4)、第二支座(5)、多个第一液压千斤顶(6)和第二液压千斤顶(9),所述第一支座(4)和所述第二支座(5)为尺寸相同的矩形平板结构,所述第一支座(4)与所述第二支座(5)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支座(4)远离所述第二支座(5),多个所述第一液压千斤顶(6)设置在所述第一支座(4)与所述第二支座(5)之间,并通过螺栓分别与所述第一支座(4)和所述第二支座(5)固定连接,多个第二液压千斤顶(9)设置在所述第一支座(4)和所述第二支座(5)的一侧,多个所述第二液压千斤顶(9)通过螺栓分别与侧模板(8)和支座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支座(4)的上部设置有楔形底膜模板(1),所述底膜模板(1)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支座(4)固定连接,所述底膜模板(1)的中部开设有多个钢筋预留槽(2),与所述钢筋预留槽(2)相邻的一侧开设有止水钢板安装槽(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逆作内衬墙底膜安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座(5)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两个预留吊装孔(7),且两个所述预留吊装孔(7)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逆作内衬墙底膜安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膜模板(1)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支座(4)的长度,所述底膜模板(1)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支座(4)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逆作内衬墙底膜安拆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钢筋预留槽(2)沿所述底膜模板(1)的长边依次排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逆作内衬墙底膜安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钢板安装槽(3)的长度等于多个所述钢筋预留槽(2)的总长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逆作内衬墙底膜安拆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第一液压千斤顶(6)对称设置在支座的四角及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庆礼沙海程培春邓美龙裴晟旭孙喆刘宴伟孙征蒋建云刘艳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