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初期雨水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3399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初期雨水净化领域,提供一种一体化初期雨水净化装置,设置在硬质路面与下凹绿地的邻接处,包括:本体,由六个面形成一个方形腔体,包括面向下凹绿地的第一侧面、面向硬质路面的第二侧面、位于两端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以及底面和顶面;进水口,设置在第二侧面或顶面,用于将路面的初期雨水引入所述本体内;出水口,设置在第一侧面,该出水口的底部低于进水口的底部,并且出水口的底部距离所述底面具有预定距离,在所述腔体下部形成沉淀区;消能板,从所述出水口底部向外延伸,形成一缓坡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初期雨水的利用并且保护路基。路基。路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初期雨水净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初期雨水净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一体化初期雨水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初期雨水是指将于初期4mm~8mm的降雨。这部分水量水质较差,直接排放会产生面源污染,恶化城市水环境。
[0003]现有的对初期雨水进行处理的措施主要是采用雨水弃流井或沉泥井。大部分的雨水弃流井或沉泥井设置在雨水口、检查井或地下调蓄池中,这种设备埋深较大、占地大、结构复杂、安装难度大,为了安装这些雨水弃流井或沉泥井,后续只能接入埋深更深的调蓄设施,给雨水利用造成一定限制和困难。而海绵城市建设中需要埋深较小的设施,才能将硬质铺装上的雨水径流断接排进绿地。现有的雨水弃流井或沉泥井均由多个部件组合而成,应用时需要组合拼装,不仅操作不便捷,而且各个部件之间存在间隙,雨水汇流时存在缝隙漏水问题,尤其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应用时,危害道路路基,从而造成塌陷。
[0004]因此,亟需专利技术一种一体化初期雨水净化装置,能够实现初期雨水的利用并且保护路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化初期雨水净化装置,能够实现初期雨水的利用,保护路基,并且安装便捷、方便维护。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一体化初期雨水净化装置,设置在硬质路面与下凹绿地的邻接处,包括:
[0007]本体,由六个面形成一个方形腔体,包括面向下凹绿地的第一侧面、面向硬质路面的第二侧面、位于两端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以及底面和顶面
[0008]进水口,设置在第二侧面或顶面,用于将路面的初期雨水引入所述本体内;
[0009]出水口,设置在第一侧面,该出水口的底部低于进水口的底部,并且出水口的底部距离所述底面具有预定距离,在所述腔体下部形成沉淀区;
[0010]消能板,从所述出水口底部向外延伸,形成一缓坡面;
[0011]所述进水口和/或所述出水口为格栅结构。
[0012]所述下凹绿地包括未种植植物的下凹土地、种植花草和/或树木的下凹土地。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净化装置还包括护坡板,从所述出水口向外延伸,并竖直地设置在所述消能板的两侧。该护坡板协同消能板将雨水引入下凹绿地,同时防止周边土壤进入本体。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本体设置在两块路缘石之间,底面与路缘石底部的高度一致。所述底面、路缘石底部和硬质路面均设置在路基的顶部。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净化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腔体内部的护坡块,该护坡块位于所述进水口的下方,从第一端面向第二端面延伸,并与路缘石在同一直线上。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本体的高度和路缘石一致,所述进水口设置在第二侧面;或
[0017]所述本体的高度与硬质路面的高度一致;所述进水口设置在顶面。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如果所述进水口设置在顶面,该进水口为斜坡形;所述出水口还设置在顶面。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净化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本体的下部的一个或多个透水孔。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净化装置还包括过滤膜,设置在本体内部的透水孔附近,当腔体内的雨水从透水孔外渗之前,先经过过滤膜进行过滤。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净化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本体顶面的盖板和设置在盖板上的格栅拉手。
[0022]本专利技术作为初期雨水的一体化净化装置,能够将初期雨水过滤、汇聚并排入下凹绿地,具有埋深浅、不漏水、小巧灵活、启闭自如、模块化可自由拼接的特点,安装简易,方便雨水断接排入绿地,保护路基,方便运维,应用场景广泛。
附图说明
[0023]图1示意性示出了第一个实施方式净化装置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0024]图2示意性示出了第一个实施方式净化装置的立体图;
[0025]图3示意性示出了第一个实施方式净化装置的俯视图;
[0026]图4示意性示出了第一个实施方式净化装置的剖面图;
[0027]图5示意性示出了第一个实施方式净化装置的第二侧面的结构图;
[0028]图6示意性示出了第一个实施方式净化装置的第一侧面的结构图;
[0029]图7示意性示出了第二个实施方式净化装置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0030]图8示意性示出了第二个实施方式净化装置的立体图;
[0031]图9示意性示出了第二个实施方式净化装置的俯视图;
[0032]图10示意性示出了第二个实施方式净化装置的剖面图;
[0033]图11示意性示出了第二个实施方式净化装置的第二侧面的结构图;
[0034]图12示意性示出了第二个实施方式净化装置的第一侧面的结构图。
[0035]其中,1—本体,2—盖板,3—进水口,4—出水口,5—护坡板,6—消能板,7—格栅拉手,8—透水孔,9—沉淀区,10—护坡块,11—格栅网,12—过滤膜,13—固定螺栓,14—固定槽,15—盖板圈,16—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003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一体化初期雨水净化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设置在硬质路面(即硬质铺装)与下凹绿地的邻接处。两个路缘石之间可以设置一个净化装置,也可以拼接多个净化装置。图1中拼接了三个净化装置,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当地的雨量设置相应数量的净化装置。如图2

6所示,该净化装置包括:本体1、盖板2、进水口
3、出水口4、护坡板5、消能板6、拉手7、透水孔8、沉淀区9、护坡块10、格栅网11、过滤膜12、固定螺栓13、固定槽14和盖板圈15。
[0038]本体1由六个面形成一个方形腔体,该六个面为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一端面、第二端面、顶面和底面。如图1所示,第一侧面面向下凹绿地,初期雨水从第一侧面排向下凹绿地。下凹绿地不局限于带有绿色植物的土地,包括未种植植物的下凹土地、种植花草和/或树木的下凹土地。第二侧面面向硬质路面,硬质路面设置在路基的顶部,下雨时,雨水形成径流从硬质路面上通过第二侧面排入腔体内。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位于本体1的两端。第一端面贴合路缘石或另一个净化装置的第二端面,第二端面贴合路缘石或另一个净化装置的第一端面。底面和路缘石的底部高度一致,并位于路基的顶面,使得在不破坏路基结构的条件下,将净化装置直接“坐”在路基上,通过固定螺栓13将本体1的底面和路基固定。固定螺栓13采用规格为M12(12mm
×
120mm)的螺栓。顶面和路缘石的顶部高度一致,使得净化装置可以充当路缘石作为分隔下凹绿地和硬质路面的作用。本体1为不锈钢注模而成,不锈钢型号为304,厚度为15

30mm,优选20mm;长度为600mm

700mm,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初期雨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硬质路面与下凹绿地的邻接处,包括:本体,由六个面形成一个方形腔体,包括面向下凹绿地的第一侧面、面向硬质路面的第二侧面、位于两端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以及底面和顶面;进水口,设置在第二侧面或顶面,用于将路面的初期雨水引入所述本体内;出水口,设置在第一侧面,该出水口的底部低于进水口的底部,并且出水口的底部距离所述底面具有预定距离,在所述腔体下部形成沉淀区;消能板,从所述出水口底部向外延伸,形成一缓坡面;所述进水口和/或出水口为格栅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初期雨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坡板,从所述出水口向外延伸,并竖直地设置在所述消能板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初期雨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设置在两块路缘石之间,底面与路缘石底部的高度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初期雨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媛媛高源白伟岚王国玉刘睿翟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