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藏药烈香杜鹃一测多评质量评价的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063300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藏药烈香杜鹃一测多评质量评价的方法及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进行色谱分析;确定目标化合物的色谱峰位置;计算目标化合物的含量。本发明专利技术选取金丝桃苷作为内标物,采用芦丁、槲皮苷、槲皮素和山柰酚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待测样品中主要活性组分的含量,并将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和一测多评法相结合,能够降低实验成本和检测周期,具有简便、高效、准确性高、重现性良好的特点,能够有效促进烈香杜鹃药材质量标准的提升和合理高效的利用。高效的利用。高效的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藏药烈香杜鹃一测多评质量评价的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藏药烈香杜鹃一测多评质量评价的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烈香杜鹃为杜鹃花科植物烈香杜鹃(Rhododendron anthopogonoides Maxim.)或毛花杜鹃(Rhododendron cephalanthumFranch.)的干燥嫩枝叶及花,又名小叶枇杷、百香柴、鬼琵琶、野枇杷或黄花杜鹃等,是藏药“达里”的来源之一。
[0003]藏医药中常用烈香杜鹃的嫩枝叶和花入药,具有清热消肿,补肾之功效,用于治疗气管炎、肺气肿、浮肿、消化不良、胃下垂、体弱及水土不服等,外用还可治疗疮疠。现代药学研究表明,烈香杜鹃具有镇咳平喘、祛痰、抑菌和抗炎等药理作用。
[0004]大量文献资料和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烈香杜鹃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其中,金丝桃苷、芦丁、槲皮苷、槲皮素和山柰酚等5种成分是该药材发挥抗炎、镇咳、平喘和抑菌的主要药效物质组成,并且金丝桃苷在烈香杜鹃药材中的含量可达到5.8mg/g,较其他黄酮类成分的含量高。
[0005]烈香杜鹃现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分册》(WS3‑
BC

0078

95)和《青海省藏药炮制规范》(2010年版)等,前者仅对烈香杜鹃药材中的挥发油进行了测定,后者仅对烈香杜鹃饮片中单一成分槲皮素进行含量测定。
[0006]由于烈香杜鹃发挥功效的主要物质组成并不是单一成分,而且槲皮素作为指标成分,不仅在烈香杜鹃中存在,而且在柴胡、桑叶、槐角、旋覆花、山楂等药材中都存在,仅测定槲皮素含量,缺乏专一性,不能有效控制烈香杜鹃药材的质量优劣。
[0007]目前现有文献报道,烈香杜鹃的含量测定方法均采用HPLC法,通过外标法进行测定和数据处理,实验中需要的对照品种类多、消耗量大,难获得,并且实验过程较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烈香杜鹃质量控制技术存在的缺乏专一性、实验繁琐和成本高的问题。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藏药烈香杜鹃一测多评质量评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0010](1)制备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
[001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将金丝桃苷对照品与溶剂I混合并定容,得到所述对照品溶液;
[001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将烈香杜鹃与溶剂II混合并定容,得到所述供试品溶液;
[0013](2)色谱条件:将所述对照品溶液与所述供试品溶液分别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分析,得到高效液相色谱图;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分析的条件包括:色谱柱为C
18
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与0.1

0.3体积%磷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190

400nm;柱温为25

35℃;进
样量为1

20μL;
[0014](3)确定目标化合物的色谱峰位置:以所述对照品溶液中的金丝桃苷对照品的色谱峰为参照,确定供试品溶液中金丝桃苷的色谱峰位置,根据式(I),所述供试品溶液中选自芦丁、金丝桃苷、槲皮苷、槲皮素和山柰酚中的至少一种待测组分的保留时间t
i
除以供试品溶液中内标物金丝桃苷的保留时间t
s
,计算得到供试品溶液中待测组分的相对保留时间t
f
,且理论相对保留时间为t
i/s
,所述t
f
和所述t
i/s
满足:|t
f

t
i/s
|/t
i/s
≤5%,确定所述供试品溶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中的待测组分的对应色谱峰位置;
[0015]t
f
=t
i
/t
s
式(I);
[0016]其中,在式(I)中,t
f
为实际相对保留时间;t
i
为所述供试品溶液中的待测组分的保留时间,单位为min;t
s
为所述供试品溶液中内标物金丝桃苷的保留时间,单位为min;
[0017]当所述待测组分为金丝桃苷时,所述t
i/s
为1.000;
[0018]当所述待测组分为芦丁时,所述t
i/s
为0.9638;
[0019]当所述待测组分为槲皮苷时,所述t
i/s
为1.357;
[0020]当所述待测组分为槲皮素时,所述t
i/s
为1.852;
[0021]当所述待测组分为山柰酚时,所述t
i/s
为2.085;
[0022](4)计算目标化合物的含量:
[0023]根据式(II)计算所述供试品溶液中的待测组分的含量C
i
,所述待测组分为金丝桃苷、芦丁、槲皮素、槲皮苷或山柰酚;
[0024]C
i
=f
s/i
×
A
i
×
C
s
/A
s
式(II);
[0025]其中,f
s/i
为相对校正因子,A
s
为所述对照品溶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中的金丝桃苷的峰面积;C
s
为所述对照品溶液中的金丝桃苷的质量浓度,单位为μg/mL;A
i
为所述供试品溶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中待测组分的峰面积;C
i
为待测组分的质量浓度,单位为μg/mL;
[0026]当所述待测组分为金丝桃苷时,所述f
s/i
为1.000;
[0027]当所述待测组分为芦丁时,所述f
s/i
为1.243;
[0028]当所述待测组分为槲皮苷时,所述f
s/i
为0.9905;
[0029]当所述待测组分为槲皮素时,所述f
s/i
为0.5350;
[0030]当所述待测组分为山柰酚时,所述f
s/i
为0.7813。
[0031]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前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在藏药烈香杜鹃一测多评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0032]与现有的烈香杜鹃质量控制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藏药烈香杜鹃一测多评质量评价的方法至少具有如下优势:
[0033](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检测方法选取金丝桃苷作为内标物,采用芦丁、槲皮苷、槲皮素和山柰酚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待测样品中主要活性组分的含量,能够降低实验成本和检测周期,简化了烈香杜鹃中活性成分的定量检测方法;
[0034](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检测方法将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和一测多评法相结合,具有简便、高效、准确性高、重现性良好的特点,能够有效促进烈香杜鹃药材质量标准的提升和合理高效的利用。
[0035]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藏药烈香杜鹃一测多评质量评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1)制备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将金丝桃苷对照品与溶剂I混合并定容,得到所述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将烈香杜鹃与溶剂II混合并定容,得到所述供试品溶液;(2)色谱条件:将所述对照品溶液与所述供试品溶液分别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分析,得到高效液相色谱图;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分析的条件包括:色谱柱为C
18
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与0.1

0.3体积%磷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190

400nm;柱温为25

35℃;进样量为1

20μL;(3)确定目标化合物的色谱峰位置:以所述对照品溶液中的金丝桃苷对照品的色谱峰为参照,确定供试品溶液中金丝桃苷的色谱峰位置,根据式(I),所述供试品溶液中选自芦丁、金丝桃苷、槲皮苷、槲皮素和山柰酚中的至少一种待测组分的保留时间t
i
除以供试品溶液中内标物金丝桃苷的保留时间t
s
,计算得到供试品溶液中待测组分的相对保留时间t
f
,且理论相对保留时间为t
i/s
,所述t
f
和所述t
i/s
满足:|t
f

t
i/s
|/t
i/s
≤5%,确定所述供试品溶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中的待测组分的对应色谱峰位置;t
f
=t
i
/t
s
式(I);其中,在式(I)中,t
f
为实际相对保留时间;t
i
为所述供试品溶液中的待测组分的保留时间,单位为min;t
s
为所述供试品溶液中内标物金丝桃苷的保留时间,单位为min;当所述待测组分为金丝桃苷时,所述t
i/s
为1.000;当所述待测组分为芦丁时,所述t
i/s
为0.9638;当所述待测组分为槲皮苷时,所述t
i/s
为1.357;当所述待测组分为槲皮素时,所述t
i/s
为1.852;当所述待测组分为山柰酚时,所述t
i/s
为2.085;(4)计算目标化合物的含量:根据式(II)计算所述供试品溶液中的待测组分的含量C
i
,所述待测组分为金丝桃苷、芦丁、槲皮素、槲皮苷或山柰酚;C
i
=f
s/i
×
A
i
×
C
s
/A
s
式(II);其中,f
s/i
为相对校正因子,A
s
为所述对照品溶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中的金丝桃苷的峰面积;C
s
为所述对照品溶液中的金丝桃苷的质量浓度,单位为μg/mL;A
i
为所述供试品溶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中待测组分的峰面积;C
i
为待测组分的质量浓度,单位为μg/mL;当所述待测组分为金丝桃苷时,所述f
s/i
为1.000;当所述待测组分为芦丁时,所述f
s/i
为1.243;当所述待测组分为槲皮苷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顺祥李娟吴尚洁彭瑶雷思孙智娜何秀琴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