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设备和通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631973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0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和通信系统,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中心侧通信设备中建立反馈链路,该反馈链路用于反馈经中心侧通信设备中的器件处理后的具有非线性失真的基带信号,中心侧通信设备可以根据生成的基带信号和该反馈链路反馈的信号,对基带信号的非线性失真进行补偿,以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因为RoF网络系统中的非线性失真主要发生在中心侧通信设备中,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中心侧通信设备的结构,可以在能够对RoF网络系统中的非线性失真进行补偿的前提下,还能够避免了需要在中心侧通信设备和远端侧通信设备之间建立反馈链路引入的额外拉设光纤,以及引入复杂的控制逻辑的问题,进而够简化了远端侧的设置。进而够简化了远端侧的设置。进而够简化了远端侧的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信设备和通信系统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通信设备和通信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光载无线通信(radio over fiber,RoF)技术是将光纤通信和无线通信结合起来的通信技术。RoF系统包括中心侧通信设备和远端侧通信设备,中心侧通信设备中集成有电光信号转换装置,远端侧通信设备中集成有光电转换装置。中心侧通信设备将生成的基带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且经由电光信号转换装置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再经光纤传输至远端侧通信设备。远端侧通信设备通过光电转换装置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进而通过天线发射射频信号,以供用户终端接入使用。
[0003]电光信号转换装置在信号转换过程中易产生非线性失真,进而造成传输至远端侧通信设备的光信号的质量低。现有技术中,为了消除该非线性失真,远端侧通信设备中还可以集成有电光信号转换装置,将部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发射,部分射频信号经光电信号转换装置转换为光信号后反馈至中心侧通信设备。中心侧通信设备将反馈的光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后与其输出的基带信号进行比对分析,以确定基带信号失真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数字处理装置、第一处理装置、光分路器、第二处理装置和本振,所述第一处理装置分别与所述数字处理装置、所述本振、所述光分路器连接,所述光分路器还与所述第二处理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处理装置还与所述本振、所述数字处理装置连接;所述数字处理装置,用于生成第一基带信号,且将所述第一基带信号输出至所述第一处理装置;所述第一处理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基带信号转换为第一射频信号,且将所述第一射频信号转换为光信号,以及将所述光信号输出至所述光分路器;所述光分路器,用于将所述光信号分路为第一路光信号和第二路光信号,且将所述第一路光信号输出至至少一个远端通信设备,将所述第二路光信号输出至所述第二处理装置;所述第二处理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二路光信号转换为第二射频信号,且将所述第二射频信号转换为第二基带信号,以及将所述第二基带信号输出至所述数字处理装置;所述数字处理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基带信号和所述第二基带信号,对所述第一基带信号进行非线性补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带信号包括N个子第一基带信号,所述第二基带信号包括N个子第二基带信号,所述第一射频信号包括N个子第一射频信号,所述第二射频信号包括N个子第二射频信号,所述子第一射频信号与所述子第二射频信号按照频点一一对应,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所述数字处理装置包括:基带资源池和非线性补偿装置,所述基带资源池和所述非线性补偿装置连接,所述非线性补偿装置还分别与所述第一处理装置、所述第二处理装置连接;所述基带资源池,用于生成所述N个子第一基带信号,且将所述N个子第一基带信号经由所述非线性补偿装置输出至所述第一处理装置;所述第一处理装置,具体用于将所述子第一基带信号转换为所述子第一射频信号,且将所述N个子第一射频信号转换为所述光信号;所述第二处理装置,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二路光信号转换为所述N个子第二射频信号,且将所述子第二射频信号转换为所述子第二基带信号;所述非线性补偿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子第一基带信号,以及与所述子第一基带信号对应的子第二基带信号,对所述子第一基带信号进行非线性补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信号的波长为1310nm。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N大于1时,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电域合路器,所述电域合路器与所述第一处理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处理装置,具体还用于将所述子第一射频信号输出至所述电域合路器;所述电域合路器,用于合路N个子第一射频信号,且将合路后的射频信号输出至所述第一处理装置;所述第一处理装置,具体还用于将所述合路后的射频信号转换为所述光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电域分路器,所述电域分路器与所述第二处理装置连接;
所述第二处理装置,具体还用于将所述第二射频信号输出至所述电域分路器;所述电域分路器,用于将所述第二射频信号分路为N个子第二射频信号,且将N个子第二射频信号输出至第二处理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电光转换装置和N个数模转换装置,所述第二处理装置包括:光电转换装置和N个模数转换装置,所述本振为N个,且一个本振对应一个数模转换装置、一个模数转换装置;所述电域合路器分别与所述N个数模转换装置、所述电光转换装置连接,所述N个数模转换装置还与所述非线性补偿装置连接,每个本振分别与对应的数模转换装置、模数转换装置连接,所述光分路器分别所述电光转换装置、所述光电转换装置连接,所述电域分路器分别与所述光电转换装置、所述N个模数转换装置连接,所述N个模数转换装置均与所述非线性补偿装置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N个电域开关,所述电域开关分别与所述本振、所述第二处理装置连接,一个电域开关对应一个子第一射频信号;电域开关,用于控制子第一射频信号对应的子第二射频信号的反馈链路的通断;所述第二处理装置,具体还用于将反馈的子第二射频信号转换为子第二基带信号。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电光转换装置和N个数模转换装置,所述第二处理装置包括:光电转换装置和模数转换装置,所述本振为N个,且一个本振对应一个数模转换装置、一个电域开关;所述电域合路器分别与所述N个数模转换装置、所述电光转换装置连接,所述N个数模转换装置还与所述非线性补偿装置连接,每个本振与对应的数模转换装置、电域开关连接,所述光分路器分别与所述电光转换装置、所述光电转换装置连接,所述模数转换装置分别与所述光电转换装置、所述N个电域开关、所述非线性补偿装置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N大于1时,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波分复用器和波分解复用器,所述波分复用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处理装置、所述光分路器连接,所述波分解复用器分别与所述光分路器、所述第二处理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处理装置,具体用于将所述子第一射频信号转换为子第一光信号,以得到N个子第一光信号,所述光信号包括所述N个子第一光信号;所述波分复用器,用于合路所述N个子第一光信号,并将合路后的光信号输出至所述光分路器;所述波分解复用器,用于将所述第二路光信号分路为N个子第二光信号;所述第二处理装置,具体还用于将所述子第二光信号转换为子第二射频信号,且将所述子第二射频信号转换为所述子第二基带信号,以得到所述N个子第二基带信号。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N个数模转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旭吕毅博王天祥张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