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宜忠专利>正文

一种仿鱼摆尾式脚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3029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56
目前公知的脚蹼,脚部尺码不同的人不能通用,适用性不强;在使用脚蹼游水时,是通过脚部的前后摆动划水驱动人前进,划水的力量、频率和持续性都不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仿鱼摆尾式脚蹼:其特征是该脚蹼无需穿在脚上,脚蹼由仿鱼尾型尾蹼及十字型或T字型结构组成;尾蹼根部固定在十字型或T字型结构的垂直竖杆上,垂直竖杆与横杆组成相互垂直的固定连接,横杆两端是脚踏板。当竖杆通过绑带或浮板与人体固定时,人的双脚可以通过蹬脚踏板驱动尾蹼摆动,从而推动人体在水中游动。该仿鱼摆尾式脚蹼无需穿在脚上,规避了尺码问题;由于使用时腿部是蹬动而不是摆动,从而使腿部运动的力量,频率和持续性都得到提升。频率和持续性都得到提升。频率和持续性都得到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鱼摆尾式脚蹼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可以使用人力驱动的水中推进结构,可以像自行车一样蹬脚踏板驱动仿鱼尾尾蹼左右摆动,从而产生推力推动人体在水中前进。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公知的脚蹼有单尾型的人鱼脚蹼和双脚型脚蹼。其中单尾型脚蹼的双脚同时穿在一个鱼尾型脚蹼中,使用时类似海豚的游泳方式,采用双腿同时摆动带动鱼尾型脚蹼划水提供前进动力;另有双脚型的脚蹼,两脚分别穿在两只脚蹼中,采用双腿分开的两个脚蹼分别划水提供前进动力。目前的脚蹼存在以下问题:1. 由于两种脚蹼都是和鞋子一样穿在脚上,所以存在尺码大小的问题,只有相同或相近尺码的脚才可以使用同一个脚蹼,脚蹼的适用性较低。2.两种脚蹼在使用的时候,都是需要腿部摆动,带动脚蹼划水产生前进的推力;但由于人类是直立动物,腿部摆动的力量及频率都较小,持续性也较短,腿部肌肉容易疲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的脚蹼在适用性、持续性及力量上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脚蹼,该脚蹼无需穿在脚上,使用时类似踩自行车,两脚蹬脚踏板即可驱动尾蹼左右摆动,模拟鱼类摆尾以推动人体在水中前进;由于人类是直立动物,腿部肌肉在垂直方向上蹬脚踏板所能提供的力量和持续性,远远超过水平方向上的前后摆动脚蹼;同时,由于脚蹼不需要直接穿在脚上,脚部不同尺码的人都可以使用该脚蹼。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尾蹼为仿鱼尾型,尾蹼根部固定在一根垂直竖杆上,垂直竖杆再与一根横杆成十字型或T字型固定连接,横杆两端是脚踏板。尾蹼、竖杆、横杆、脚踏板成为一个固定结构;当竖杆在垂直方向固定,且只能在水平方向转动时,人像蹬自行车一样左右轮流蹬动脚踏板,就可以驱动尾蹼在水平面上摆动,模拟出鱼类在水中摆尾游水的动作,从而驱动人在水中前进。竖杆通过连接环连接固定绑带,固定绑带可穿在人体上,实现人与脚蹼的固定,通过蹬动脚踏板,最终实现人在水中畅游;竖杆也可以通过活结与浮板连接,人趴在浮板上即可蹬动脚踏板,可以实现水面浮游。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脚蹼由穿在脚上改为通过结构驱动尾蹼,让使用者不需考虑脚蹼的尺码;而通过调节连接脚蹼与人的绑带长度,使不同身高的人都可以使用同一个脚蹼,大大增加了脚蹼的适用性。同时,由于采用了类似踩单车的脚蹬模式驱动尾蹼,规避了旧式脚蹼在力量、频率和高强度运动持续性不强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0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07]图1是本技术(以下简称脚蹼)的俯视图。
[0008]图2是该脚蹼第一个实例的基本结构图。
[0009]图3是该脚蹼第一个实例与连接带结合的整体图。
[0010]图4是该脚蹼第一个实例通过连接带与人身上的绑带结合的整体图。
[0011]图5是该脚蹼第一个实例与人结合使用时的效果图。
[0012]图6是该脚蹼第二个实例的基本结构图。
[0013]图7是该脚蹼第二个实例通过活结和连杆与浮板结合的整体图。
[0014]图8是该脚蹼第二个实例与人结合使用时的效果图。
[0015]图中数字表示:1.横杆 ,2.脚踏板,3.竖杆 ,4.尾蹼,5. 连接环,6.可转动活结,7.可调长度连接带,8.活扣子扣,9.活扣母扣,10.可调长度腰带,11.可调长度肩带,12. 可调长度连杆,13.浮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在图1中,横杆(1)两端是脚踏板(2),竖杆(3)与横杆(1)成十字型连接且固定结构,尾蹼(4)根部与竖杆(3)连接且固定。
[0017]在图2中,横杆(1)两端是脚踏板(2),竖杆(3)与横杆(1)成十字型连接且固定结构,尾蹼(4)根部与竖杆(3)连接且固定。
[0018]在图3中,竖杆(3)上下两端各有一个固定的连接环(5),连接环(5)与可调长度连接带(7)的一端连接,可调长度连接带(7)的另一端是活扣子扣(8),在日常使用中,图3的整体结构平常是作为一个独立结构不拆分的,在使用时才和图4的固定绑带结合。
[0019]在图4中,活扣母扣(9)与可调长度腰带(10)和可调长度肩带(11)形成的结构是作为一个不可拆分独立结构,在使用时通过活扣母扣(9)与活扣子扣(8)结合,则成为图4中的整体,在游泳或潜水时人体穿上此结构即可。在未入水时,活扣母扣(9)与活扣子扣(8)分开,则图3中的整体结构可单独携带,不影响步行。
[0020]图5是人体穿上图4中的整体结构后游泳或潜水的效果图,在图中,人的左腿蹬脚踏板(2)的左边,则脚踏板(2)的左边会往后移动,带动尾蹼(4)向右边摆动,同时脚踏板(2)的右边会往前移动;当脚踏板(2)的右边往前移动一定距离后,人的右脚蹬脚踏板(2)的右边,则脚踏板(2)的右边会往后移动,带动尾蹼(4)向左边摆动,同时脚踏板(2)的左边会往前移动。如此做往复运动,则尾蹼(4)的摆动带来的推力可以推动人体向前游动。通过调节可调长度连接带(7)的长度,不同身高的人都可以舒适的使用本脚蹼。
[0021]图6中,横杆(1)两端是脚踏板(2),竖杆(3)与横杆(1)成T字型连接且固定结构,尾蹼(4)根部与竖杆(3)连接且固定。
[0022]图7中,竖杆(3)上端连接一个可转动活结(6),可转动活结(6)可以让脚蹼以可转动活结(6)的垂直中心线为轴心作360度自由转动;可调长度连杆(12)的一端与可转动活结(6)固定,可调长度连杆(12)的另一端与浮板(13)固定。
[0023]图8是图7中的整体结构与人结合使用时的效果图, 在图中,人的左腿蹬脚踏板(2)的左边,则脚踏板(2)的左边会往后移动,带动尾蹼(4)向右边摆动,同时脚踏板(2)的右边会往前移动;当脚踏板(2)的右边往前移动一定距离后,人的右脚蹬脚踏板(2)的右边,则脚踏板(2)的右边会往后移动,带动尾蹼(4)向左边摆动,同时脚踏板(2)的左边会往前移动。如此做往复运动,则尾蹼(4)的摆动带来的推力可以推动人体向前游动。通过调节可调长度连杆(12)的长度,不同身高的人都可以舒适的使用本脚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鱼摆尾式脚蹼,其特征是该脚蹼无需穿在脚上,脚蹼由仿鱼尾型尾蹼及十字型或T字型结构组成;尾蹼根部固定在十字型或T字型结构的垂直竖杆上,垂直竖杆与横杆组成相互垂直的固定连接,横杆两端是脚踏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鱼摆尾式脚蹼,其十字型结构的竖杆的上下两端各有一个连接环,该连接环通过连接带与人身上的固定绑带连接,构成一种人的双脚可以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宜忠
申请(专利权)人:周宜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