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收获振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2719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马铃薯收获振动装置,涉及马铃薯收获领域,包括加工机构和缓冲机构,将马铃薯通过安装盘的内腔放置进入装置,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串联轴对驱动扇盘进行旋转带动,使马铃薯在装置中能够进行离心螺旋运动,能够对其外端多余的土壤和杂质进行清理,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完成旋转的马铃薯向下放置于承接盘的上端,继续旋转对其外端进行进一步脱离,在加工的过程中,通过减震机构对加工机构进行减震,避免震动过大而导致马铃薯脱离装置,将脱落下的杂质会通过倾斜槽向下滑动至承接凹槽的内腔,从而对杂质进行收集。从而对杂质进行收集。从而对杂质进行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铃薯收获振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马铃薯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马铃薯收获振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马铃薯,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马铃薯又名山药蛋、洋芋、洋山芋、洋芋头、香山芋、洋番芋、山洋芋、阳芋、地蛋、土豆等。马铃薯在不同国度,名称称谓也不一样,如美国称爱尔兰豆薯、俄罗斯称荷兰薯、法国称地苹果、德国称地梨、意大利称地豆、秘鲁称巴巴等。与小麦、稻谷、玉米、高粱并称为世界五大作物。马铃薯块茎含有大量的淀粉,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热量,且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尤其是其维生素含量是所有粮食作物中最全的,在欧美国家特别是北美,马铃薯早就成为第二主食。
[0003]在进行马铃薯种植的过程中,收获振动装置为不可缺少的设备,现市面上的收获振动装置大多数具有装置的抗震效果差、收获效率低下和功能的多样性较少的问题。
[0004]针对上述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马铃薯收获振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铃薯收获振动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马铃薯收获振动装置,包括加工机构和缓冲机构,加工机构的下端安装有缓冲机构,所述加工机构包括驱动扇盘和承接盘,所述驱动扇盘的下端安装有承接盘,所述承接盘的下端安装有缓冲机构、收集平板、安装斜板和减震机构,所述收集平板的右侧安装有安装斜板,所述安装斜板的另一端衔接有减震机构。
[0007]优选的,所述驱动扇盘包括安装盘、内接扇片、内安装环块、串联轴和驱动电机,所述安装盘的内腔壁安装有内接扇片,所述内接扇片的内端安装有内安装环块,所述内安装环块的内腔开设有串联轴,所述串联轴的下端安装有驱动电机。
[0008]优选的,所述承接盘包括盘体、环绕孔、内嵌环槽和下衔接轴,所述盘体的端面外圈环形阵列开设有环绕孔,所述环绕孔的内端开设有内嵌环槽,所述盘体的下端安装有下衔接轴。
[0009]优选的,所述收集平板包括板体、承接凹槽、边缘开槽、边缘开孔、底开腔和加固轴,所述板体的上端面排列设置有承接凹槽,所述板体的底端两侧开设有边缘开槽,所述边缘开槽的两端开设有边缘开孔,所述板体的底端开设有底开腔,所述边缘开孔的内腔开设有加固轴。
[0010]优选的,所述安装斜板包括斜板板体和倾斜槽,所述斜板板体的上端排列设置有倾斜槽。
[0011]优选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固定轴、软轴和复位弹簧,所述固定轴的内端安装有软轴,所述软轴的下端安装有复位弹簧。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马铃薯收获振动装置,整体装置由加工机构与缓冲机构组成,将马铃薯通过安装盘的内腔放置进入装置,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串联轴对驱动扇盘进行旋转带动,使马铃薯在装置中能够进行离心螺旋运动,能够对其外端多余的土壤和杂质进行清理,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0014]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马铃薯收获振动装置,完成旋转的马铃薯向下放置于承接盘的上端,继续旋转对其外端进行进一步脱离,在加工的过程中,通过减震机构对加工机构进行减震,避免震动过大而导致马铃薯脱离装置,将脱落下的杂质会通过倾斜槽向下滑动至承接凹槽的内腔,从而对杂质进行收集。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马铃薯收获振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加工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缓冲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收集平板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1、加工机构;11、驱动扇盘;111、安装盘;112、内接扇片; 113、内安装环块;114、串联轴;115、驱动电机;12、承接盘;121、盘体; 122、环绕孔;123、内嵌环槽;124、下衔接轴;2、缓冲机构;21、收集平板;211、板体;212、承接凹槽;213、边缘开槽;214、边缘开孔;215、底开腔;216、加固轴;22、安装斜板;221、斜板板体;222、倾斜槽;23、减震机构;231、固定轴;232、软轴;233、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1]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和2所示,一种马铃薯收获振动装置,包括加工机构1和缓冲机构2,加工机构1的下端安装有缓冲机构2,加工机构1包括驱动扇盘11和承接盘12,驱动扇盘11的下端安装有承接盘12,驱动扇盘11包括安装盘111、内接扇片 112、内安装环块113、串联轴114和驱动电机115,安装盘111的内腔壁安装有内接扇片112,内接扇片112的内端安装有内安装环块113,内安装环块113的内腔开设有串联轴114,串联轴114的下端安装有驱动电机115,承接盘12包括盘体121、环绕孔122、内嵌环槽123和下衔接轴124,盘体121的端面外圈环形阵列开设有环绕孔122,环绕孔122的内端开设有内嵌环槽123,盘体121的下端安装有下衔接轴124,整体装置由加工机构1与缓冲机构2组成,将马铃薯通过安装盘111的内腔放置进入装置,通过驱动电机115带动串联轴114对驱动扇盘11进行旋转带动,使马铃薯在装置中能够进行离心螺旋运动,能够对其外端多余的土壤和杂质进行清理,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0024]实施例2
[0025]如图3和4所示,一种马铃薯收获振动装置,承接盘12的下端安装有缓冲机构2、收集平板21、安装斜板22和减震机构23,收集平板21的右侧安装有安装斜板22,安装斜板22的另一端衔接有减震机构23,收集平板21包括板体211、承接凹槽212、边缘开槽213、边缘开孔214、底开腔215和加固轴216,板体211 的上端面排列设置有承接凹槽212,板体211的底端两侧开设有边缘开槽213,边缘开槽213的两端开设有边缘开孔214,板体211的底端开设有底开腔215,边缘开孔214的内腔开设有加固轴216,安装斜板22包括斜板板体221和倾斜槽 222,斜板板体221的上端排列设置有倾斜槽222,减震机构23包括固定轴231、软轴232和复位弹簧233,固定轴231的内端安装有软轴232,软轴232的下端安装有复位弹簧233,完成旋转的马铃薯向下放置于承接盘12的上端,继续旋转对其外端进行进一步脱离,在加工的过程中,通过减震机构23对加工机构1进行减震,避免震动过大而导致马铃薯脱离装置,将脱落下的杂质会通过倾斜槽222向下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收获振动装置,包括加工机构(1)和缓冲机构(2),加工机构(1)的下端安装有缓冲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机构(1)包括驱动扇盘(11)和承接盘(12),所述驱动扇盘(11)的下端安装有承接盘(12),所述承接盘(12)的下端安装有缓冲机构(2)、收集平板(21)、安装斜板(22)和减震机构(23),所述收集平板(21)的右侧安装有安装斜板(22),所述安装斜板(22)的另一端衔接有减震机构(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收获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扇盘(11)包括安装盘(111)、内接扇片(112)、内安装环块(113)、串联轴(114)和驱动电机(115),所述安装盘(111)的内腔壁安装有内接扇片(112),所述内接扇片(112)的内端安装有内安装环块(113),所述内安装环块(113)的内腔开设有串联轴(114),所述串联轴(114)的下端安装有驱动电机(1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收获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盘(12)包括盘体(121)、环绕孔(122)、内嵌环槽(123)和下衔接轴(124),所述盘体(121)的端面外圈环形阵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关平孙伟张华刘小龙冯斌闫红强杨森孙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