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患者术后用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2562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49
一种患者术后用枕头,其包括:枕芯、弹簧卡夹,壳体、传感器组件、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设置供枕芯沿壳体内一水平线做定轴转动的翻转机构,且在枕芯与壳体的接触面设置传感器组件;弹簧卡夹贯穿壳体的上端面,且在弹簧卡夹的下端设置卡夹调节机构;在壳体内设置控制结构,且控制结构分别与翻转机构、卡夹调节机构及传感器组件连接;使用时利用传感器组件得到患者头部在睡眠过程中头部位置的信息;由控制结构根据头部位置变化情况向翻转机构、卡夹调节机构发出指令进行调整,即时控制枕芯的转动角度和弹簧卡夹的空间位置;使患者头部高度始终达到术后要求,且使术后用管路跟随患者睡姿及时调整,避免管路拔出。避免管路拔出。避免管路拔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患者术后用枕头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患者术后用枕头。

技术介绍

[0002]临床上有时需要对脑部疾病患者采用开颅或脑部持续引流的方法来治疗患者脑部疾病。对于使用上述手术方法治疗后的患者的术后护理也显的尤为重要。目前在术后针对患者头部放置及患者头部管路放置的问题,现有市场上有一些可调节角度及高度的枕头或与枕头搭配使用的管路放置架体供患者选用。但由于现有的可调节枕头大多需要患者自行调节枕头角度或高度来符合个人舒适程度以及疾病需求,或管路放置架只能采取固定姿态,不能随患者头部摆动而即时调整。现有术后护理枕头不能满足脑部手术后患者的使用需求。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术后护理枕头不能满足脑部手术后患者的使用需求的问题,提供一种患者术后用枕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术后护理枕头不能满足脑部手术后患者的使用需求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患者术后用枕头。
[0005]一种患者术后用枕头,其包括:可调整患者头部角度的枕芯、夹持患者医用管道的弹簧卡夹,承置枕芯和弹簧卡夹的壳体、感应患者头部位置的传感器组件、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设置供枕芯沿壳体内一水平线做定轴转动的翻转机构,且在枕芯与壳体的接触面设置传感器组件;弹簧卡夹贯穿壳体的上端面,且在弹簧卡夹的下端设置调节弹簧卡夹空间位置的卡夹调节机构;在壳体内设置控制结构,且控制结构分别电连接翻转机构、卡夹调节机构及传感器组件;使用时利用传感器组件得到患者头部在睡眠过程中头部位置的信息;
[0006]由控制结构接受传感器组件发来的头部位置变化信息,并根据头部位置变化情况向翻转机构、卡夹调节机构发出指令进行调整,即时控制枕芯的转动角度和弹簧卡夹的空间位置;使患者头部高度始终达到术后要求,且使术后用管路跟随患者睡姿及时调整,避免管路拔出。
[0007]进一步,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板、齿轮箱;在壳体的表面设置一绕壳体内一水平线做定轴转动的翻转板,翻转板与枕芯可拆卸连接;且沿其水平线在翻转板的侧端设置调整翻转板转动角度的齿轮箱;在齿轮箱的输入端设置驱动齿轮箱组件的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结构;上述设置可以实现控制结构自主控制枕芯的转动角度。
[0008]进一步,在翻转板的上表面与枕芯的下表面之间对应设置供翻转板与枕芯可拆卸连接的魔术贴。
[0009]进一步,所述壳体为中空盒体,沿壳体内一水平线设置连接壳体两侧端面的长杆;翻转板为底部设有中空筒体的方形板,且长杆贯穿中空筒体的两端;中空筒体的水平方向
上的长度大于方形板水平方向上的长度;在中空筒体的一侧外缘上设置与齿轮箱啮合的第一齿轮;上述设置可以实现翻转板绕壳体内一水平线做定轴转动,且翻转板的转动角度由齿轮箱的输出端决定。
[0010]进一步,所述齿轮箱为蜗轮蜗杆减速箱,在第一电机的电机轴和蜗轮蜗杆减速箱的输入端对应设置减速齿轮组;在蜗轮蜗杆减速箱的输出端设置与中空筒体上的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上述设置减速齿轮组可以降低第一电机的电机转速,增大蜗轮蜗杆输入端的转动扭矩;利用蜗轮蜗杆减速传动中的自锁特性保证翻转板经第一电机调整后的转动角度不会由于头部压力而发生变化。
[0011]进一步,在翻转板下端与壳体的表面之间对应设置液压缓冲器;上述设置可以减少翻转板在角度调整过程中齿轮的磨损程度。
[0012]进一步,所述卡夹调节机构包括:供弹簧卡夹沿壳体内另一水平线做直线往复运动的推拉机构、调整弹簧卡夹工作端工作角度的云台转动轴限位机构;在壳体内设置推拉机构,且在推拉机构的输入端设置驱动推拉机构中输出端做直线往复运动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入端与控制结构电连接;在推拉机构的输出端与弹簧卡夹的连接处设置调整弹簧卡夹工作端工作角度及高度的云台转动轴限位机构;
[0013]所述云台转动轴限位机构包括:支撑板、航向角支架、俯仰角支架;支撑板设置在推拉机构输出端的上端面,航向角支架沿支撑板的纵轴线做定轴转动;俯仰角支架沿航向角支架的横轴线做定轴转动,在俯仰角支架的上端面设置弹簧卡夹;在支撑板内设置转动航向角支架的第三电机,在航向角支架内设置转动俯仰角支架的第四电机;控制结构分别电连接第三电机输入端、第四电机输入端;上述设置利用推拉机构可以实现弹簧卡夹在壳体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变化;利用云台转动轴限位机构可以实现弹簧卡夹在壳体某一定点时一水平面的角度调整及一竖直方向的角度调整。
[0014]进一步,所述推拉机构包括:滚珠丝杠副、安装支架、限位滑轨;沿壳体内另一水平线铺设限位滑轨;安装支架为下端设有滑块的方形支架,且沿安装支架的中点位置设置承置滚珠丝杠副中螺母的空腔;滑块与限位滑轨适配安装;滚珠丝杠副中的丝杠一端连接第二电机的电机轴;在安装支架的上端设置所述云台转动轴限位机构中的支撑板;上述设置限位滑轨可以保证滚珠丝杠副沿壳体内另一水平线做直线往复运动。
[0015]进一步,沿推拉机构内滚珠丝杠副中螺母的直线运动轨迹在壳体侧壁设置中空的伸缩杆,且伸缩杆的一端贯穿云台转动轴限位机构中的支撑板;在伸缩杆内设置控制器控制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的电连接线组。
[0016]进一步,所述支撑板设置为中空圆台;在中空圆台与航向角支架之间对应设置航向角支架沿支撑板的纵轴线做定轴转动的减速齿轮支架;在中空圆台的下端设置设置第三电机,且第三电机的电机轴贯穿通过减速齿轮支架;使用时第三电机的电机轴通过减速齿轮支架带动航向角支架转动。
[0017]进一步,所述减速齿轮支架包括:横向减速齿轮组、承置横向减速齿轮组的云台横向承置板、滚动轴承、航向角支架支撑板;沿中空圆台的上端口向下在中空圆台内设置云台横向承置板,沿云台横向承置板的中心线设置横向减速齿轮组;航向角支架支撑板的下端连接横向减速齿轮组中的从动轮,第三电机的电机轴贯穿云台横向承置板连接横向减速齿轮组中的主动轮;在中空圆台的上端口设置供航向角支架支撑板贯穿通过的滚动轴承;上
述设置减速齿轮组可以增大第三电机电机轴传递到航向角支架支撑板的转动扭矩。
[0018]进一步,所述俯仰角支架设置为中空的L形支架,且L形支架的长轴段与L形支架的短轴段活动连接;长轴段的下端与航向角支架的上端连接;沿长轴段与短轴段的活动连接处在长轴段内设置第四电机,且第四电机的电机轴与长轴段内任一水平线保持平行;第四电机的电机轴贯穿通过长轴段侧壁连接短轴段,且短轴段的端口连接弹簧卡夹;使用时通过第四电机电机轴带动L形支架的短轴端转动实现弹簧卡夹在竖直方向的角度调整。
[0019]进一步,所述传感器组件设置为均匀分布在翻转板上表面的压力传感器。
[0020]进一步,在壳体内设置电池组件分别连接压力传感器、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四电机、控制结构。
[0021]与现有技术的智能枕头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利用传感器组件得到患者头部在睡眠过程中各种分布信息;由控制结构接受各种分布信息分别即时控制枕芯的转动角度和弹簧卡夹的空间位置;使患者头部高度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患者术后用枕头,其包括:可调整患者头部角度的枕芯、夹持患者医用管道的弹簧卡夹,承置枕芯和弹簧卡夹的壳体、感应患者头部位置的传感器组件、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设置供枕芯沿壳体内一水平线做定轴转动的翻转机构,且在枕芯与壳体的接触面设置传感器组件;弹簧卡夹贯穿壳体的上端面,且在弹簧卡夹的下端设置调节弹簧卡夹空间位置的卡夹调节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术后用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板、齿轮箱;在壳体的表面设置一绕壳体内一水平线做定轴转动的翻转板,翻转板与枕芯可拆卸连接;且沿其水平线在翻转板的侧端设置调整翻转板转动角度的齿轮箱;在齿轮箱的输入端设置驱动齿轮箱组件的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术后用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夹调节机构包括:供弹簧卡夹沿壳体内另一水平线做直线往复运动的推拉机构、调整弹簧卡夹工作端工作角度的云台转动轴限位机构;在壳体内设置推拉机构,且在推拉机构的输入端设置驱动推拉机构中输出端做直线往复运动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入端与控制结构电连接;在推拉机构的输出端与弹簧卡夹的连接处设置调整弹簧卡夹工作端工作角度及高度的云台转动轴限位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患者术后用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台转动轴限位机构包括:支撑板、航向角支架、俯仰角支架;支撑板设置在推拉机构输出端的上端面,航向角支架沿支撑板的纵轴线做定轴转动;俯仰角支架沿航向角支架的横轴线做定轴转动,在俯仰角支架的上端面设置弹簧卡夹;在支撑板内设置转动航向角支架的第三电机,在航向角支架内设置转动俯仰角支架的第四电机;控制结构分别电连接第三电机输入端、第四电机输入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患者术后用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机构包括:滚珠丝杠副、安装支架、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彩虹王德江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