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鼻咽喉科防污护理枕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2009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41
一种耳鼻咽喉科防污护理枕垫,由面层和底层构成的主体和固定部组合而成。通过在主体的面层和底层之间设置用于吸收渗液的夹层,实现对渗液等污染物的吸收锁定。该防污护理枕垫的主体面层采用亲肤的绵柔无纺布或者纱布制作,具有触感舒适的良好使用感受。该防污护理枕垫的主体底层采用防水透气的塑料薄膜制作,能够防止渗液等污染物进入枕芯,同时能够加速水汽挥发。该防污护理枕垫的主体底层背面还设置有固定用的弹力带或者双面胶,可以避免因患者更换姿势而导致防污护理枕垫移位。该防污护理枕垫为一次性使用产品,拆装更换方便,减轻了护理人员的负担。理人员的负担。理人员的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鼻咽喉科防污护理枕垫


[0001]本技术涉及耳鼻咽喉科防污护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耳鼻咽喉科防污护理枕垫。

技术介绍

[0002]在耳鼻咽喉科的术后护理中,根据不同手术情况会要求患者采取不同的体位休息,如鼻部手术一般采取半卧位,耳部手术采取平卧位等。手术后的创口时常伴有渗血、渗液的情况发生。由于耳鼻咽喉科患者的创口集中在头面部,此时渗血、渗液,以及患部的其它分泌物等污染物经常会污染枕套及枕芯。若污染物清洁不及时,容易造成患部的术后感染,对术后恢复不利。此外,枕芯的清洁难度比枕套大,一旦枕芯被污染,将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因此,为防止枕芯被污染,护理人员一般会使用一次性中单作为防水隔离层对枕芯进行保护。然而,使用一次性中单亦存在问题:(1)一次性中单无法固定在枕头上,当患者进入睡眠的无意识状态时,容易将一次性中单移位,使得头面部直接接触枕头,导致污染的情况发生。(2)一次性中单只能够隔绝污染物渗入枕头,但是不能将污染物吸收,患部往往处于潮湿环境中,容易造成患部感染。
[0003]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耳鼻咽喉科防污护理枕垫,以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耳鼻咽喉科防污护理枕垫,该防污护理枕垫能够快速吸收渗血、渗液和分泌物等污染物,隔绝污染物进入枕芯,并且能够固定在枕头上不移位。该防污护理枕垫为一次性护理产品,具有拆装更换方便的特点。
[0005]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耳鼻咽喉科防污护理枕垫,设置有主体和固定部;
[0007]主体由面层、夹层和底层依次叠合构成,所述固定部与底层固定连接;
[0008]所述面层、夹层、底层均为柔性片层;
[0009]所述夹层至少设置为一层;
[0010]所述夹层的面积占主体面积的60~80%。
[0011]具体的,所述夹层设置有吸收层、引流部和快速吸收部;
[0012]所述吸收层含有0.1~0.2g/cm2的高分子吸水珠;
[0013]所述引流部设置于夹层接触面层的一侧,与吸收层一体连接;
[0014]所述快速吸收部避开引流部,两端分别垂直插接在面层和吸收层,所述快速吸收部插接于面层的一端为导流触爪,所述快速吸收部插接于吸收层的一端为高密渗液区。
[0015]优选的,所述引流部为凸出于夹层所在平面的凸起,所述凸起的最高点与所述夹层所在平面的垂直距离为D,D的范围为3~7mm;
[0016]所述导流触爪为绒毛状脱脂棉,所述高密渗液区含有0.3~0.5g/cm2的高分子吸水珠。
[0017]优选的,所述夹层设置有厚端和薄端,厚端的厚度定义为H1,薄端的厚度定义为H2,H1:H2=1.5~2.5。
[0018]优选的,所述面层为用于接触皮肤的绵柔无纺布或者纱布;
[0019]所述夹层为用于吸收渗液的吸水纸、脱脂棉或者纱布;
[0020]所述底层为用于覆盖枕芯的塑料薄膜;
[0021]所述固定部为弹力带或者双面胶。
[0022]优选的,所述面层和底层的边缘固定连接,所述夹层包裹于面层与底层构成的囊状空腔内。
[0023]优选的,所述面层和底层的边缘缝合连接或者热压连接。
[0024]优选的,所述弹力带设置于主体的四个角部,所述弹力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角部的邻边。
[0025]另一优选的,所述弹力带平行设置于主体的任一对边,所述弹力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主体的任一对边。
[0026]另一优选的,所述主体与皮肤接触的一面为正面,主体与枕芯接触的一面为背面;
[0027]所述双面胶设置于主体的背面四个边缘。
[0028]本技术提供一种耳鼻咽喉科防污护理枕垫。该防污护理枕垫由面层和底层构成的主体和固定部组合而成。通过在主体的面层和底层之间设置用于吸收渗液的夹层,进一步在夹层内设置高分子吸水珠,实现对渗液等污染物的吸收锁定,保持创口的干燥,防止污染物对创口造成感染。该防污护理枕垫的主体面层采用亲肤的绵柔无纺布或者纱布制作,具有触感舒适的良好使用感受。该防污护理枕垫的主体底层采用防水透气的塑料薄膜制作,能够防止渗液等污染物进入枕芯,同时能够加速水汽挥发,使夹层吸收的渗液快速干结,从而保持患部干燥。
[0029]该防污护理枕垫的主体底层背面还设置有固定用的弹力带或者双面胶。通过弹力带将防污护理枕垫的主体箍紧在枕头上,或者通过双面胶将防污护理枕垫的主体与枕头黏紧,从而固定防污护理枕垫,可以避免因患者更换姿势而导致防污护理枕垫移位。该防污护理枕垫的固定部拆装方便。该防污护理枕垫为一次性使用,当发生污染时,可以快速拆卸弃置,快速更换全新、干净的防污护理枕垫,减轻了护理人员的清洁负担。
附图说明
[0030]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
[003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耳鼻咽喉科防污护理枕垫结构示意图。
[003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A

A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B部放大图。
[003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A

A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5]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耳鼻咽喉科防污护理枕垫结构示意图。
[0036]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耳鼻咽喉科防污护理枕垫结构示意图。
[0037]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4的耳鼻咽喉科防污护理枕垫结构示意图。
[0038]图1至图7中,包括:
[0039]主体100,
[0040]面层110,夹层120,底层130,
[0041]吸收层121、引流部122,快速吸收部123,
[0042]高分子吸水珠1211,导流触爪1231,高密渗液区1232,
[0043]固定部200。
具体实施方式
[0044]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45]实施例1。
[0046]如图1所示,一种耳鼻咽喉科防污护理枕垫,用于耳鼻咽喉科患者的手术后护理。该防污护理枕垫由主体100和固定部200构成。该防污护理枕垫的主体100由面层110、夹层120和底层130依次叠合构成,固定部200与底层130固定连接。该防污护理枕垫的面层110和底层130的边缘通过缝合或者热压固定连接,将夹层120包裹于面层110与底层130构成的囊状空腔内。
[0047]为匹配日常所见的矩形枕头使用,该防污护理枕垫的面层110和底层130可以设置为矩形柔性片层。夹层120设置为匹配面层110和底层130的柔性片层。该防污护理枕垫的主体100至少设置有一层夹层120。夹层120的单面面积占主体100单面面积的60~80%。由于渗血、渗液等污染主要集中在患者的头面部,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鼻咽喉科防污护理枕垫,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主体和固定部,主体由面层、夹层和底层依次叠合构成,所述固定部与底层固定连接;所述面层、夹层、底层均为柔性片层;所述夹层至少设置为一层;所述夹层的面积占主体面积的60~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鼻咽喉科防污护理枕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设置有吸收层、引流部和快速吸收部;所述吸收层含有0.1~0.2g/cm2的高分子吸水珠;所述引流部设置于夹层接触面层的一侧,与吸收层一体连接;所述快速吸收部避开引流部,两端分别垂直插接在面层和吸收层,所述快速吸收部插接于面层的一端为导流触爪,所述快速吸收部插接于吸收层的一端为高密渗液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鼻咽喉科防污护理枕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部为凸出于夹层所在平面的凸起,所述凸起的最高点与所述夹层所在平面的垂直距离为D,D的范围为3~7mm;所述导流触爪为绒毛状脱脂棉,所述高密渗液区含有0.3~0.5g/cm2的高分子吸水珠。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鼻咽喉科防污护理枕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设置有厚端和薄端,厚端的厚度定义为H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文静田广永王珊珊舒润芝孟越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省骨科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