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线盘吊装专用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2409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电缆线盘吊装专用工具,该电缆线盘吊装专用工具由吊环、连接钢板和承重钢板构成,所述连接钢板的两侧分别设有腰形通孔,其通过两侧腰形通孔分别与吊环和承重钢板连接;所述承重钢板整体呈C型,C形开口的内侧设有承重轴,且承重轴位于连接钢板的腰形通孔内;承重钢板与连接钢板垂直,且承重钢板与连接钢板通过腰形通孔和位于腰形通孔的承重轴形成摆动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根据电缆线盘的形状和运输过程中的摆放特点进行研制,增加受力面积,持久耐用能够承受3吨以内的电缆线盘,解决了传统吊装工具存在的缺陷,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了实际工作需求。满足了实际工作需求。满足了实际工作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线盘吊装专用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吊装工具,特别涉及一种电缆线盘吊装专用工具。

技术介绍

[0002]电缆是一种电能或信号传输装置,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组成。为了便于电缆运输,通常将电缆缠绕于电缆线盘上。电缆线盘入库时,需从货车上卸下,并搬运到指定位置,该过程需要采用高车配合钢丝绳或吊带进行。
[0003]电缆线盘入库的吊装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如果电缆线盘最初摆放方式为平放,则需增加翻盘操作,传统的吊装工具钢丝绳或吊带装拆不方便,且需要多人协作,作业时间较长,人工成本较高,作业效率低下。二,对吊装作业的钢丝绳或吊带的强度要求较高,传统的吊装工具钢丝绳或吊带作业时受力面积较小,若电缆线盘重量较大,很容易被电缆线盘边沿的铁圈磨损,而导致钢丝绳或吊带断开,发生坠落事故,轻则损坏电缆线盘,重则导致人员伤亡。三,采用钢丝绳或吊带进行吊装时,无法保证电缆线盘受力均衡,经常产生偏心,而导致电缆线盘变形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缆线盘吊装专用工具。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电缆线盘吊装专用工具,该电缆线盘吊装专用工具由吊环、连接钢板和承重钢板构成,所述连接钢板的两侧分别设有腰形通孔,其通过两侧腰形通孔分别与吊环和承重钢板连接;所述承重钢板整体呈C型,C形开口的内侧设有承重轴,且承重轴位于连接钢板的腰形通孔内;承重钢板与连接钢板垂直,且承重钢板与连接钢板通过腰形通孔和位于腰形通孔的承重轴形成摆动连接结构。<br/>[0007]优选的,所述承重轴位于承重钢板的中心轴线偏向C形开口一侧。
[0008]优选的,所述吊环采用采用φ18毫米的圆钢制成,其顶部圆弧半径为42毫米,底部圆弧半径为32毫米。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钢板的长度为335毫米,宽度为58毫米,厚度为18毫米;其两侧为圆弧形外延。
[0010]优选的,所述腰形通孔的长度为70毫米,宽度为20毫米。
[0011]优选的,所述承重钢板的长度为290毫米,宽度为75毫米,厚度为30毫米.
[0012]优选的,所述C形开口的长度为190毫米,宽度为43毫米。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根据电缆线盘的形状和运输过程中的摆放特点进行研制,增加受力面积,持久耐用能够承受3吨以内的电缆线盘,解决了传统吊装工具存在的缺陷,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了实际工作需求。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1中,1—吊环、2—连接钢板、3—承重钢板、4—腰形通孔、5—承重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如图1所示,本技术是一种电缆线盘吊装专用工具,该电缆线盘吊装专用工具由吊环1、连接钢板2和承重钢板3构成。所述连接钢板2的长度为335毫米,宽度为58毫米,厚度为18毫米;其两侧为圆弧形外延。连接钢板2的两侧分别设有腰形通孔4,腰形通孔4的长度为70毫米,宽度为20毫米,连接钢板2通过两侧腰形通孔4分别与吊环1和承重钢板3连接。所述承重钢板3整体呈C型,承重钢板3的长度为290毫米,宽度为75毫米,厚度为30毫米,C形开口的长度为190毫米,宽度为43毫米,C形开口的内侧设有承重轴5,且承重轴5位于连接钢板2的腰形通孔4内。所述吊环1采用采用φ18毫米的圆钢制成,其顶部圆弧半径为42毫米,底部圆弧半径为32毫米。所述承重钢板3与连接钢板2垂直,且承重钢板3与连接钢板2通过腰形通孔4和位于腰形通孔4的承重轴5形成摆动连接结构。
[0019]该电缆线盘吊装专用工具使用时,首先提取吊环1,使承重钢板3的C形开口向上,并将承重钢板3从电缆线盘内孔穿入,然后来回转动吊环1,承重钢板3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外甩开,与连接钢板2形成T型结构,挂住电缆线盘内孔,最后通过高车与吊环1挂接实现吊运。该电缆线盘吊装专用工具避开了电缆线盘的锋利边沿,增加了受力面积,安全性比较高;承重钢板3在电缆线盘内托住电缆线盘内孔,使整个电缆线盘受力均衡,不容易变形损坏,吊运过程中电缆线盘是垂直的,减少了发生倾斜的风险;且经过检测,按照上述尺寸制作,承受载荷可高于90kN。
[002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为了便于将承重钢板3从电缆线盘内孔穿入,可将承重轴5设计置位于承重钢板3的中心轴线偏向C形开口一侧,使得承重钢板3两端重量不均衡,稳定不动时,C形开口保持向上状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线盘吊装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该电缆线盘吊装专用工具由吊环、连接钢板和承重钢板构成,所述连接钢板的两侧分别设有腰形通孔,其通过两侧腰形通孔分别与吊环和承重钢板连接;所述承重钢板整体呈C型,C形开口的内侧设有承重轴,且承重轴位于连接钢板的腰形通孔内;承重钢板与连接钢板垂直,且承重钢板与连接钢板通过腰形通孔和位于腰形通孔的承重轴形成摆动连接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线盘吊装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轴位于承重钢板的中心轴线偏向C形开口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线盘吊装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环采用采用φ18毫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良朱涛常城林胡志刚方洪良平乔凤陈锦俞素罗红耀唐宏桃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