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挡风玻璃夹层的聚氨酯膜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2298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汽车挡风玻璃夹层的聚氨酯膜材,包括有外层玻璃、中层玻璃以及内层玻璃,所述外层玻璃向上连接有第二保护层和第一保护层,所述外层玻璃向下连接有第一聚氨酯膜层,所述第一聚氨酯膜层向下连接有第一PVB夹层,所述第一PVB夹层向下连接有第二聚氨酯膜层,所述中层玻璃向下连接有第二PVB夹层。设置的聚氨酯膜,利用其抗拉伸强度以及撕裂强度,当汽车挡风玻璃在受到猛烈冲击时,聚氨酯膜可以吸收冲击能量,使得汽车挡风玻璃不会产生破碎片,避免因玻璃破碎而造成的伤害事故,在汽车外层玻璃上设置的第一保护层以及第二保护层,辅助提高汽车挡风玻璃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以及密封性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挡风玻璃夹层的聚氨酯膜材


[0001]本技术涉及聚氨酯膜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挡风玻璃夹层的聚氨酯膜材。

技术介绍

[0002]热塑性聚氨酯为半透明的薄膜,不仅具有交联性聚氨酯的高强度、高耐磨等橡胶特性,而且具备线性高分子材料的热塑性能,从而使其应用得以扩展到塑料领域,热塑性聚氨酯薄膜是热塑性聚氨酯材料的一种重要应用形式,近年来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0003]热塑性聚氨酯膜是一种新型的中间粘结材料,与玻璃有很好的粘结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玻璃等行业内,部分的汽车挡风玻璃内直接加入聚氨酯膜材,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汽车挡风玻璃的透明度,造成驾驶人员视觉上的疲劳,降低了驾驶人员自身的安全性,而且也会降低汽车挡风玻璃的封闭性以及化学稳定性,降低了汽车挡风玻璃的适用性以及使用寿命。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用于汽车挡风玻璃夹层的聚氨酯膜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技术目的
[0006]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汽车挡风玻璃夹层的聚氨酯膜材,具有缓解并提高玻璃透明度以及提高玻璃适用性的特点。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挡风玻璃夹层的聚氨酯膜材,包括有外层玻璃、中层玻璃以及内层玻璃,所述外层玻璃、中层玻璃以及内层玻璃由上到下依次安装,所述外层玻璃上表面向上连接有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二保护层上表面向上连接有第一保护层,所述外层玻璃下表面向下连接有第一聚氨酯膜层,所述第一聚氨酯膜层下表面向下连接有第一PVB夹层,所述第一PVB夹层下表面向下连接有位于中层玻璃上表面上的第二聚氨酯膜层,所述中层玻璃下表面向下连接有位于内层玻璃上表面上的第二PVB夹层。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护层内底部向上设置有聚四氟乙烯层,所述聚四氟乙烯层上表面向上连接有PET塑料层,所述PET塑料层上表面向上连接有碳酸聚酯层。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保护层内顶部设置有氟碳涂料层,所述氟碳涂料层下表面向下连接有反射涂料层,所述反射涂料层下表面向下连接有防火涂料层,所述防火涂料层下表面向下连接有抗静电层。
[0011]优选的,所述反射涂料层内设置有太阳能屏蔽涂料以及太阳能反射涂料。
[0012]优选的,所述防火涂料层内设置有防火清漆。
[0013]优选的,所述PET塑料层内设置有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护层外侧设置有防刮花涂层。
[001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6]1、在汽车挡风玻璃内设置的双层聚氨酯膜,利用其抗拉伸强度以及撕裂强度,当汽车挡风玻璃在受到猛烈冲击时,聚氨酯膜可以吸收冲击能量,使得汽车挡风玻璃不会产生破碎片,从而避免因玻璃破碎而造成的伤害事故,还可利用聚氨酯膜的防紫外线、隔音、耐高温、耐低温以及对玻璃的良好粘结性的特点,为汽车提供隔音及保温作用。
[0017]2、在汽车外层玻璃上设置的第一保护层以及第二保护层,辅助提高汽车挡风玻璃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以及密封性能的同时,使得汽车内部空间能够保持持久恒温的状态。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第一保护层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第二保护层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1、外层玻璃;2、中层玻璃;3、内层玻璃;4、第二保护层;41、氟碳涂料层;42、反射涂料层;43、防火涂料层;44、抗静电层;5、第一保护层;51、碳酸聚酯层;52、PET塑料层;53、聚四氟乙烯层;6、第一聚氨酯膜层;7、第一PVB夹层;8、第二聚氨酯膜层;9、第二PVB夹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4]如图1

3所示,一种用于汽车挡风玻璃夹层的聚氨酯膜材,包括有外层玻璃1、中层玻璃2以及内层玻璃3,外层玻璃1、中层玻璃2以及内层玻璃3由上到下依次安装,外层玻璃1上表面向上连接有第二保护层4,第二保护层4上表面向上连接有第一保护层5,外层玻璃1下表面向下连接有第一聚氨酯膜层6,第一聚氨酯膜层6下表面向下连接有第一PVB夹层7,第一PVB夹层7下表面向下连接有位于中层玻璃2上表面上的第二聚氨酯膜层8,中层玻璃2下表面向下连接有位于内层玻璃3上表面上的第二PVB夹层9,聚氨酯膜为无杂质、柔软性好以及膜表面平整的半透明薄膜,有一定粗糙度和较好的抗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断裂延伸率,利用聚氨酯膜的防紫外线、隔音、耐高温、耐低温以及对玻璃的良好粘结性的特点,为汽车提供隔音及保温作用,而且当汽车挡风玻璃在受到猛烈冲击时,聚氨酯膜可以吸收冲击能量,使得汽车挡风玻璃不会产生破碎片,从而避免因玻璃破碎而造成的伤害事故,利用安装的第一PVB夹层7以及第二PVB夹层9为挡风玻璃整体提供韧性,避免挡风玻璃受外力冲击而破碎。
[0025]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第一保护层5内底部向上设置有聚四氟乙烯层53,聚四氟乙烯层53上表面向上连接有PET塑料层52,PET塑料层52上表面向上连接有碳酸聚酯层51,聚四氟乙烯层53内设置有四氟乙烯经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辅助提高汽车挡风玻璃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以及密封性能。
[0026]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保护层4内顶部设置有氟碳涂料层41,氟碳涂料层41下表面向下连接有反射涂料层42,反射涂料层42下表面向下连接有防火涂料层43,防火涂料层43下表面向下连接有抗静电层44,利用设置氟碳涂料层41以提高汽车挡风玻璃的耐热性、耐低温性以及耐化学药品性,保证汽车挡风玻璃在各种极端条件下的正常使用。
[0027]如图1所示,反射涂料层42内设置有太阳能屏蔽涂料以及太阳能反射涂料,能够避免太阳的热量在物体表面进行累积升温,而且可以自动进行热量辐射散热降温,确保汽车内部空间保持持久恒温的状态。
[0028]需要说明的是,防火涂料层43内设置有防火清漆,利用防火清漆的透明性以及阻燃性,在保证汽车挡风玻璃透明特性的前提下,提供一定的阻燃性。
[0029]需要说明的是,PET塑料层52内设置有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以及密封性等特性,提高汽车挡风玻璃密封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汽车挡风玻璃的使用寿命。
[003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层5外侧设置有防刮花涂层,来保护汽车挡风玻璃免受剐蹭损坏。
[003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汽车挡风玻璃内部夹层设置聚氨酯膜,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挡风玻璃夹层的聚氨酯膜材,包括有外层玻璃(1)、中层玻璃(2)以及内层玻璃(3),所述外层玻璃(1)、中层玻璃(2)以及内层玻璃(3)由上到下依次安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玻璃(1)上表面向上连接有第二保护层(4),所述第二保护层(4)上表面向上连接有第一保护层(5),所述外层玻璃(1)下表面向下连接有第一聚氨酯膜层(6),所述第一聚氨酯膜层(6)下表面向下连接有第一PVB夹层(7),所述第一PVB夹层(7)下表面向下连接有位于中层玻璃(2)上表面上的第二聚氨酯膜层(8),所述中层玻璃(2)下表面向下连接有位于内层玻璃(3)上表面上的第二PVB夹层(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挡风玻璃夹层的聚氨酯膜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层(5)内底部向上设置有聚四氟乙烯层(53),所述聚四氟乙烯层(53)上表面向上连接有PET塑料层(52),所述PET塑料层(52)上表面向上连接有碳酸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伯龙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旭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