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铁矿热炉余热利用后尾气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62184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硅铁矿热炉余热利用后尾气处理系统,包括硅铁矿热炉、烟气收集装置、余热锅炉、冷凝器、重力除尘器、布袋除尘器、湿法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烟囱和粉尘收集装置,首先通过余热锅炉降温除尘后,在通过冷凝器降温除尘,在通过重力除尘器、布袋除尘器、湿法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等多级除尘而达到减少粉尘和有害气体的排放。有害气体的排放。有害气体的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硅铁矿热炉余热利用后尾气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冶金矿热炉装备
,特别涉及一种硅铁矿热炉余热利用后尾气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硅铁矿热炉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尘烟气,这部分高温烟气温度可达400℃,这些烟气大部分是在矿热炉冶炼阶段所产生的高温煤气;还有少部分为在矿热炉烘炉阶段所产生的高焦油含量的低温烟气和在冶炼产品出炉阶段跟随冶炼产品出炉过程散发于矿热炉外部的烟气。由于此部分烟气温度较高且含有较多烟尘故不能直接排放,往往需要先降温除尘,将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后再进行排放,上述烟气仍含有较多粉尘颗粒物质并伴有高温的废气,若直接排放会导致过多有害粉尘进入大气中,造成环境严重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降温除尘、多级除尘、减少粉尘排放的硅铁矿热炉余热利用后尾气处理系统。
[0004]一种硅铁矿热炉余热利用后尾气处理系统,包括硅铁矿热炉、烟气收集装置、余热锅炉、冷凝器、重力除尘器、布袋除尘器、湿法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烟囱和粉尘收集装置,烟气收集装置的烟气进入口和在硅铁矿热炉的烟气排出口对接,烟气收集装置、余热锅炉、冷凝器、重力除尘器、布袋除尘器、湿法除尘器、静电除尘器和烟囱依次用管道相连,硅铁矿热炉的烟气自烟气收集装置的烟气进入口进入,依次经过余热锅炉、冷凝器、重力除尘器、布袋除尘器、湿法除尘器、静电除尘器和烟囱后排出,余热锅炉设有第一粉尘排出口,冷凝器设有第二粉尘排出口,重力除尘器设有第三粉尘排出口,布袋除尘器设有第四粉尘排出口,湿法除尘器设有第五粉尘排出口,静电除尘器设有第六粉尘排出口,第一粉尘排出口、第二粉尘排出口、第三粉尘排出口、第四粉尘排出口、第五粉尘排出口和第六粉尘排出口均设置在同一直线上,粉尘收集装置设置在第一粉尘排出口、第二粉尘排出口、第三粉尘排出口、第四粉尘排出口、第五粉尘排出口和第六粉尘排出口的下方。
[0005]优选的,烟气收集装置的设置第一烟气排出口和第二烟气排出口,第一烟气排出口和余热锅炉的进气口相连通,第二烟气排出口和冷凝器的进气口相连通,第一烟气排出口处设置第一烟气挡板,第二烟气排出口设置第二烟气挡板,第一烟气挡板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二烟气挡板处于关闭状态;第一烟气挡板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二烟气挡板处于打开状态。
[0006]优选的,冷凝器的进风口设有温度检测器,温度检测器检测通过的烟气的温度进而调节冷凝器降温的功率将从冷凝器排出的烟气的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0007]优选的,粉尘收集装置包括绞龙输送组件和收集箱,绞龙输送组件安装在在第一粉尘排出口、第二粉尘排出口、第三粉尘排出口、第四粉尘排出口、第五粉尘排出口和第六粉尘排出口的下方,收集箱安装在绞龙输送组件的一端的下方。
[0008]优选的,硅铁矿热炉余热利用后尾气处理系统还包括废气反应装置,废气反应装置的进气管和静电除尘器的排气管相连接。
[0009]上述硅铁矿热炉余热利用后尾气处理系统中,烟气收集装置将硅铁矿热炉排出的高温烟气输送至余热锅炉中将高温烟气中的热量交换的过程中将烟气的温度降低,并去除一部分粉尘;在输入至冷凝器进一步降温,去除一部分粉尘;进入重力除尘器,除去一部分粉尘;进入布袋除尘器,除去的剩余绝大部分的粉尘;从布袋除尘器排出的废气进入湿法除尘器,除去所有颗粒粉尘及废气中所含的硫化氢、二氧化硫等有害杂质;从湿法除尘器排出的废气进入高效静电除尘器,脱除其所含的所有细小尘粒,经过上述多级的降温、除尘及出去有害杂质然后在经过烟囱排放,解决了直接排放到大气而造成大气污染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框图。
[0011]图2是另一实施例结构框图。
[0012]图中:硅铁矿热炉余热利用后尾气处理系统100、硅铁矿热炉10、烟气收集装置20、第一烟气排出口21、第二烟气排出口22、余热锅炉30、第一粉尘排出口31、冷凝器40、第二粉尘排出口41、重力除尘器50、第三粉尘排出口51、布袋除尘器60、第四粉尘排出口61、湿法除尘器70、第五粉尘排出口71、静电除尘器80、第六粉尘排出口81、粉尘收集装置90、绞龙输送组件91、收集箱92、烟囱101、废气反应装置102。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0014]参阅图1,硅铁矿热炉余热利用后尾气处理系统100包括硅铁矿热炉10、烟气收集装置20、余热锅炉30、冷凝器40、重力除尘器50、布袋除尘器60、湿法除尘器70、静电除尘器80、粉尘收集装置90和烟囱101,烟气收集装置20的烟气进入口安装在硅铁矿热炉10的烟气排出口上,烟气收集装置20、余热锅炉30、冷凝器40、重力除尘器50、布袋除尘器60、湿法除尘器70、静电除尘器80和烟囱101依次用管道相连,烟气收集装置20将硅铁矿热炉10排出的高温烟气输送至余热锅炉30后经过热量交换后将烟气温度降低,并将烟气中的一部分粉尘去除,烟气自余热锅炉30流入冷凝器40后进一步将温度降低,烟气的温度降低后有利于延长后续各级除尘器使用寿命,烟气自冷凝器40进入重力除尘器50,除去一部分粉尘;烟气自重力除尘器50进入布袋除尘器60,除去的剩余绝大部分的粉尘,从布袋除尘器60排出的废气进入湿法除尘器70,除去所有颗粒粉尘及废气中所含的硫化氢、二氧化硫等有害杂质,从湿法除尘70排出的废气进入高效静电除尘器80,脱除其所含的所有细小尘粒,最终达到符合排放至大气的标准经过烟囱101排放。
[0015]参阅图1,余热锅30设有第一粉尘排出口31,冷凝器40设有第二粉尘排出口41,重力除尘器50设有第三粉尘排出口51,布袋除尘器60设有第四粉尘排出口61,湿法除尘器70设有第五粉尘排出口71,静电除尘器80设有第六粉尘排出口81,第一粉尘排出口31、第二粉尘排出口41、第三粉尘排出口51、第四粉尘排出口61、第五粉尘排出口71和第六粉尘排出口81均设置在同一直线上,粉尘收集装置90设置在第一粉尘排出口31、第二粉尘排出口41、第
三粉尘排出口51、第四粉尘排出口61、第五粉尘排出口71和第六粉尘排出口81的下方。粉尘收集装置90包括绞龙输送组件91和收集箱92,绞龙输送组件91安装在在第一粉尘排出口31、第二粉尘排出口41、第三粉尘排出口51、第四粉尘排出口61、第五粉尘排出口71和第六粉尘排出口81的下方,收集箱92安装在绞龙输送组件91的一端的下方,经过多级除尘处理手收集的粉尘收集至绞龙输送组件91中,经过绞龙输送组件91将收集的粉尘集中至输送至收集箱92。冷凝器40的进风口设有温度检测器42,温度检测器42检测通过的烟气的温度进而调节冷凝器40的功率将从冷凝器40排出的烟气的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0016]另一实施例中,参阅图2,烟气收集装置20的设置第一烟气排出口21和第二烟气排出口22,第一烟气排出口21和余热锅炉30的进气口相连通,第二烟气排出口22和冷凝器40的进气口相连通,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铁矿热炉余热利用后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硅铁矿热炉、烟气收集装置、余热锅炉、冷凝器、重力除尘器、布袋除尘器、湿法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烟囱和粉尘收集装置,烟气收集装置的烟气进入口和在硅铁矿热炉的烟气排出口对接,烟气收集装置、余热锅炉、冷凝器、重力除尘器、布袋除尘器、湿法除尘器、静电除尘器和烟囱依次用管道相连,硅铁矿热炉的烟气自烟气收集装置的烟气进入口进入,依次经过余热锅炉、冷凝器、重力除尘器、布袋除尘器、湿法除尘器、静电除尘器和烟囱后排出,余热锅炉设有第一粉尘排出口,冷凝器设有第二粉尘排出口,重力除尘器设有第三粉尘排出口,布袋除尘器设有第四粉尘排出口,湿法除尘器设有第五粉尘排出口,静电除尘器设有第六粉尘排出口,第一粉尘排出口、第二粉尘排出口、第三粉尘排出口、第四粉尘排出口、第五粉尘排出口和第六粉尘排出口均设置在同一直线上,粉尘收集装置设置在第一粉尘排出口、第二粉尘排出口、第三粉尘排出口、第四粉尘排出口、第五粉尘排出口和第六粉尘排出口的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铁矿热炉余热利用后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烟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浩王凯杜文军孙立忠任海龙朱兴红马伏刚吴俊李宗杰马海军王傲天
申请(专利权)人:中卫市胜金北拓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