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疾病远程诊断系统及用户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61604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眼底疾病远程诊断系统及用户端,包括用户端,其具有拍摄模块,用于拍摄眼底图像,第一资料模块,能够向用户反馈诊断报告;以及,诊疗端,具有资料获取模块,获取用户端拍摄的眼底图像,报告录入模块,用于录入医端报告,第二资料模块,具有能显示眼底图像的图像显示模块、能够显示诊断报告的医端报告模块。有益效果是:实现了远程的眼底检查,提高眼部诊疗的效率;也实现了患者诊疗的自助功能,登录即可实现拍摄诊断;医生可以随时调取同一患者不同阶段的眼底图像进行对比,使得诊断结构更有针对性。断结构更有针对性。断结构更有针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眼底疾病远程诊断系统及用户端


[0001]本技术涉及眼病诊断
,尤其涉及眼底疾病远程诊断系统及用户端。

技术介绍

[0002]眼底疾病诊断和眼底筛查是当今社会的普遍需求,然而目前的实施方式主要是患者自主到医院进行就诊或筛查,而各个医院的眼底检测设备多为昂贵的进口产品,成本过高,而且每日检查的人次有限,不能满足普遍的需求。更为不便的是绝大多数偏远地区的眼底疾病患者,由于所处地区眼底检查科室设备不全,专业医生不足,导致他们几乎无法得到正常的诊断或者定期的筛查。
[0003]目前,医院眼科检测中常见的眼底检测设备主要是台式眼底相机、手持式眼底相机,精度高、眼底图像清晰度好,但是需要有专业的眼科医生进行拍摄眼底图像,再进行诊断。一般来说,患者到医院检查眼底需要排队挂号、排队检测、排队缴费、再排队取报告或者治疗药物等,这样的过程耗费时间太长。而且,需要检测眼底的不仅有眼疾患者,还可能有由于其他疾病,比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导致眼底出现异常的患者,甚至还有定期做常规筛查眼底的人群。总的来说,目前的眼底检测模式只能满足少部分人的需求,大多数需要进行眼底检查的人群并不能得到及时的检查诊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眼底疾病远程诊断系统,包括
[0006]用户端,具有
[0007]拍摄模块,用于拍摄眼底图像,
[0008]第一资料模块,能够向用户反馈诊断报告;以及,
[0009]诊疗端,具有
[0010]资料获取模块,获取用户端拍摄的眼底图像,
[0011]报告录入模块,用于录入医端报告,
[0012]第二资料模块,具有能显示眼底图像的图像显示模块、能够显示诊断报告的医端报告模块。
[0013]一些方式中,拍摄模块包括
[0014]摄像组件,拍摄眼底图像,
[0015]拍摄校正模块,从摄像组件获取眼底图像进行验证,具有
[0016]眼底图像对准模块,用于调整摄像组件对准待拍摄部位,
[0017]眼底图像变化识别模块,用于监测调整摄像组件一次拍摄行为中多张眼底图像的变化情况。
[0018]一些方式中,所述用户端还具有能获取用户信息的身份读取模块;资料获取模块能获取用户信息,并将用户信息送至患者信息模块。
[0019]一些方式中,第一资料模块具有身份信息模块,从身份读取模块获取用户信息,并将获取的用户信息与相应的眼底图像匹配关联形成病患信息;
[0020]患者信息模块能将用户信息和相应的诊断报告匹配关联形成病患诊断信息。
[0021]一些方式中,第一资料模块包括诊断报告模块,诊断报告模块具有报告打印模块和/或报告显示模块。
[0022]一些方式中,所述第一资料模块还包括能显示眼底图像的图像模块。
[0023]一些方式中,所述诊疗端还包括信息录入模块,用于录入医生信息;所述患者信息模块能将医生信息与所述病患诊断信息匹配绑定;
[0024]用户端还包括医生信息验证模块,从信息录入模块获取医生信息,并与中继端中存储的预设医生信息比对验证。
[0025]一些方式中,用户端具有第一通讯模块,能将眼底图像信息发送至诊疗端,并能从诊疗端获取诊断报告,
[0026]诊疗端具有第二通讯模块,能与第一通讯模块互联。
[0027]一些方式中,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和第二通讯模块通过中继端中继;
[0028]所述中继端具有
[0029]中继通讯模块,能从用户端获取用户信息、眼底图像,病患信息,从诊疗端获取医生信息、诊断报告、病患诊断信息,
[0030]诊疗信息存储模块,能够存储中继通讯模块获得的信息。
[0031]眼底疾病远程诊断系统用户端,包括
[0032]拍摄模块,用于拍摄眼底图像,
[0033]第一资料模块,能够向用户反馈诊断报告,
[0034]第一通讯模块,能将眼底图像信息发送至诊疗端,并能从诊疗端获取诊断报告,
[0035]提示模块,输出拍摄校正模块的矫正信息;
[0036]其中,拍摄模块包括
[0037]摄像组件,拍摄眼底图像,
[0038]拍摄校正模块,从摄像组件获取眼底图像进行验证,具有
[0039]眼底图像对准模块,用于调整摄像组件对准待拍摄部位,
[0040]眼底图像变化识别模块,用于监测调整摄像组件一次拍摄行为中多张眼底图像的变化情况。
[004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42]实现了远程的眼底检查,提高眼部诊疗的效率;也实现了患者诊疗的自助功能,登录即可实现拍摄诊断;医生可以随时调取同一患者不同阶段的眼底图像进行对比,使得诊断结构更有针对性。
附图说明
[0043]图1为本技术一种组合状态示意图;
[0044]图2为本技术一种结构示意图;
[0045]图3为拍摄模块一种结构示意图;
[0046]图4为本技术中继端一种结构示意图;
[0047]图5为本技术一种简版工作结构示意图;
[0048]图6为本技术局部工作原理说明示意图。
[0049]100用户端,110身份读取模块,120拍摄模块,121摄像组件,130提示模块,140第一通讯模块,150第一资料模块,151身份信息模块,152诊断报告模块,153诊断报告模块,200中继端,210诊疗信息存储模块,220中继通讯模块,230身份信息存储模块,300诊疗端,310资料获取模块,320信息录入模块,330第二通讯模块,340报告录入模块,350第二资料模块,351 患者信息模块,352医端报告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下面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51]眼底疾病远程诊断系统,如图1中,包括用户端100、诊疗端300,用户端 100和诊疗端300可以直接进行信息交换,实现实时诊断。两者也可通过中继端 200进行信息互联,中继端200还可实现信息存储和读取,从而实现云端的功能,用户上传信息后,诊疗端300从中继端200获取信息,然后诊断后将诊断信息发送至中继端200,用户端100可从中继端200获取相关数据。
[0052]参考图2中所示内容,用户端100,具有
[0053]拍摄模块120,用于拍摄眼底图像,
[0054]第一资料模块150,能够向用户反馈诊断报告;以及,
[0055]诊疗端300,具有
[0056]资料获取模块310,获取用户端100拍摄的眼底图像,
[0057]报告录入模块340,用于录入医端报告,
[0058]第二资料模块350,具有能显示眼底图像的图像显示模块353、能够显示诊断报告的医端报告模块352。
[0059]参考图3中所示内容,拍摄模块120包括
[0060]摄像组件121,拍摄眼底图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眼底疾病远程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端(100),具有拍摄模块(120),用于拍摄眼底图像,第一资料模块(150),能够向用户反馈诊断报告;以及,诊疗端(300),具有资料获取模块(310),获取用户端(100)拍摄的眼底图像,报告录入模块(340),用于录入医端报告,第二资料模块(350),具有能显示眼底图像的图像显示模块(353)、能够显示诊断报告的医端报告模块(3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底疾病远程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拍摄模块(120)包括摄像组件(121),拍摄眼底图像,拍摄校正模块,从摄像组件(121)获取眼底图像进行验证,具有眼底图像对准模块,用于调整摄像组件(121)对准待拍摄部位,眼底图像变化识别模块,用于将调整摄像组件(121)拍摄图像识别分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底疾病远程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端(100)还具有能获取用户信息的身份读取模块(110);资料获取模块(310)能获取用户信息,并将用户信息送至患者信息模块(35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底疾病远程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资料模块(150)具有身份信息模块(151),从身份读取模块(110)获取用户信息,并将获取的用户信息与相应的眼底图像匹配关联形成病患信息;患者信息模块(351)能将用户信息和相应的诊断报告匹配关联形成病患诊断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底疾病远程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资料模块(150)包括诊断报告模块(152),诊断报告模块(152)具有报告打印模块和/或报告显示模块。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眼底疾病远程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料模块(150)还包括能显示眼底图像的图像模块(153)。7.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苗吴春波张培茗曾祥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观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