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追踪仪器的扣型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1402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追踪仪器的扣型连接结构,包括旋导杆主体和自动追踪仪主体,旋导杆主体右侧设置有自动追踪仪主体,所述自动追踪仪主体表面皆焊接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皆内嵌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中部皆被滑杆贯穿,所述滑杆左右两端皆焊接在第一滑槽内壁上,所述滑杆表面皆套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皆焊接在第一滑槽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皆焊接在第二滑块上,所述第二滑块外侧皆焊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外侧焊接在套环内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再需要一个一个扳动挂杆,方便将挂杆卡扣在固定座内,提高装置的便捷性,同时通过握把固定在套环上,在拉动套环时,通过握把提高使用舒适度。通过握把提高使用舒适度。通过握把提高使用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追踪仪器的扣型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连接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追踪仪器的扣型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对地下资源进行勘察时,一般通过AutoTrak旋转导向钻井设备对地下资源进行勘测,现有的连接结构基本上已经能够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0003]在使用AutoTrak旋转导向钻井设备时,一般会在AutoTrak旋转导向钻井设备前端通过T2扣型连接有自动追踪仪,通过自动追踪仪判断AutoTrak旋转导向钻井设备的移动方向,在使用T2扣型连接结构时,可能需要一个一个将T2扣型安装在AutoTrak旋转导向钻井设备上,从而可能使得T2扣型安装较为繁琐,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动追踪仪器的扣型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追踪仪器的扣型连接结构,解决先期产物卡扣需要一个一个拨动的问题,达到操作便捷的目的。
[0005]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自动追踪仪器的扣型连接结构,包括旋导杆主体和自动追踪仪主体,旋导杆主体右侧设置有自动追踪仪主体,所述自动追踪仪主体表面皆焊接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皆内嵌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中部皆被滑杆贯穿,所述滑杆左右两端皆焊接在第一滑槽内壁上,所述滑杆表面皆套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皆焊接在第一滑槽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皆焊接在第二滑块上,所述第二滑块外侧皆焊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外侧焊接在套环内壁上,所述套环套装在自动追踪仪主体表面,所述第一滑槽左侧设置有限位槽,且限位槽皆焊接在自动追踪仪主体上,所述限位槽中部皆插入有转块,所述转块中部皆被转轴贯穿,所述转轴正面和反面皆焊接在限位槽内壁上,所述转块左侧皆焊接有挂杆,所述挂杆表面皆焊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皆焊接在自动追踪仪主体上,所述挂杆左侧皆套装在扣杆上,且扣杆皆焊接在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焊接在旋导杆主体表面。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0007]当需要将自动追踪仪主体和旋导杆主体拆卸时,先拉动套环,套环带动连接块移动,连接块带动第二滑块在第一滑槽内移动,并且第二滑块中部开设的圆孔在滑杆表面移动,并且第二滑块挤压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套环从旋导杆主体移动到自动追踪仪主体表面,当套环不再对挂杆进行限制后,第二弹簧弹性形变恢复,第二弹簧推动挂杆移动,挂杆带动转块移动,转块通过转轴在限位槽内进行转动,使挂杆从扣杆表面移出,再对挂杆和扣杆进行分离,当挂杆和扣杆分离后,方便对旋导杆主体和自动追踪仪主体进行分离,同时当需要对旋导杆主体和自动追踪仪主体进行连接时,先拉动套环,套环通过连接
块带动第二滑块在第一滑槽内移动,并且第二滑块挤压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套环移动到自动追踪仪主体表面,并且第一弹簧弹性形变恢复,第一弹簧推动第二滑块移动,第二滑块在第一滑槽内移出,并第二滑块中部开设的圆孔在滑杆表面进行移动,套环在移动时,套环推动挂杆移动,挂杆带动转块移动,转块通过转轴进行转动,使挂杆移动到固定座内,并且挂杆套装在扣杆表面,套环套装在自动追踪仪主体和旋导杆主体的连接处,套环对旋导杆主体和自动追踪仪主体的连接处进行保护,提高装置的便捷性。
[0008]所述套环左侧内壁开设有偏斜坡度。进一步地,通过套环左侧内壁设置的倾斜坡度,当套环移动后,套环左侧内壁开设的偏斜坡度在挂杆表面移动,套环左侧内壁开设的偏斜坡度可以推动挂杆移动。
[0009]所述第二滑块中部皆开设有圆孔,所述滑杆皆设置为圆柱形,所述滑杆设置的圆柱形表面直径与第二滑块中部开设的圆孔内壁直径相等。进一步地,通过第二滑块中部开设的圆孔内壁直径与连接块设置的圆柱形表面直径相等,连接块设置的圆柱形可以穿过第二滑块中部开设的圆孔,并且第二滑块移动后,第二滑块中部开设的圆孔可以在连接块设置的圆柱形表面进行移动。
[0010]所述套环右侧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皆内嵌有第一滑块,且第一滑块外侧皆焊接有握把,所述握把套装在套环表面。进一步地,当第一滑块带动固定槽移动后,固定槽移动到固定块前端,固定槽与固定块进行相互挤压,固定块插入固定槽内,通过固定块插入固定槽内,方便对第二滑槽和第一滑块进行固定。
[0011]所述握把表面皆开设有波浪形凹槽。作为优选,通过握把开设的波浪形凹槽,握把表面开设的波浪形凹槽可以增加使用者手部与握把的摩擦力。
[0012]所述固定块皆设置为半圆形凸块,所述固定槽皆设置为半圆形凹槽,所述固定槽设置的半圆形凹槽内壁弧度与固定块设置的半圆形凸块表面弧度相等。作为优选,固定块设置的半圆形凸块可以插入固定槽设置的半圆形凹槽内。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通过套环推动挂杆移动,挂杆通过转块在转轴表面进行转动,使挂杆移动到固定座内,在将挂杆固定在固定座内时,不再需要一个一个扳动挂杆,方便将挂杆卡扣在固定座内,提高装置的便捷性;
[0015]2、本技术握把、第一滑块和第二滑槽,通过握把带动第一滑块插入第二滑槽内,并且第一滑块在第二滑槽内滑动,将握把固定在套环上,通过握把固定在套环上,在拉动套环时,通过握把提高使用舒适度,并且通过握把可以从套环表面拆卸下来,避免握把影响旋导杆主体和自动追踪仪主体正常工作,提高装置的使用性。
附图说明
[00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自动追踪仪的未使用状态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图1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的图2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24]1、旋导杆主体;2、自动追踪仪主体;3、套环;4、第一弹簧;5、握把;6、第一滑槽;7、滑杆;8、连接块;9、第二弹簧;10、限位槽;11、转轴;12、挂杆;13、转块;14、第一滑块;15、第二滑槽;16、固定块;17、固定槽;18、第二滑块;19、固定座;20、扣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旋导杆主体1和自动追踪仪主体2,旋导杆主体1右侧设置有自动追踪仪主体2,自动追踪仪主体2表面皆焊接有第一滑槽6,且第一滑槽6皆内嵌有第二滑块18,第二滑块18中部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追踪仪器的扣型连接结构,包括旋导杆主体(1)和自动追踪仪主体(2),旋导杆主体(1)右侧设置有自动追踪仪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追踪仪主体(2)表面皆焊接有第一滑槽(6),且第一滑槽(6)皆内嵌有第二滑块(18),所述第二滑块(18)中部皆被滑杆(7)贯穿,所述滑杆(7)左右两端皆焊接在第一滑槽(6)内壁上,所述滑杆(7)表面皆套装有第一弹簧(4),所述第一弹簧(4)一端皆焊接在第一滑槽(6)上,所述第一弹簧(4)的另一端皆焊接在第二滑块(18)上,所述第二滑块(18)外侧皆焊接有连接块(8),且连接块(8)外侧焊接在套环(3)内壁上,所述套环(3)套装在自动追踪仪主体(2)表面,所述第一滑槽(6)左侧设置有限位槽(10),且限位槽(10)皆焊接在自动追踪仪主体(2)上,所述限位槽(10)中部皆插入有转块(13),所述转块(13)中部皆被转轴(11)贯穿,所述转轴(11)正面和反面皆焊接在限位槽(10)内壁上,所述转块(13)左侧皆焊接有挂杆(12),所述挂杆(12)表面皆焊接有第二弹簧(9),所述第二弹簧(9)的另一端皆焊接在自动追踪仪主体(2)上,所述挂杆(12)左侧皆套装在扣杆(20)上,且扣杆(20)皆焊接在固定座(19)上,所述固定座(19)焊接在旋导杆主体(1)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茜李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中安嘉盛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