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牙耳机的充电与通信转换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1072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蓝牙耳机的充电与通信转换电路,包括5V电源及外部高、低电平,当第一电阻引入高电平时,第一MOS管与第二MOS管导通,5V电源经过第二MOS管连接至蓝牙耳机进行充电;当第一电阻引入低电平时,第一MOS管与第二MOS管截止,第三MOS管导通,5V电源经过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分压后降压为2.5V,第四MOS管和第五MOS管导通,蓝牙耳机转换到通信模式。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第一MOS管、第二MOS管及第三MOS管和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及第四电阻共同组合为一个电压转变电路,利用高电平与低电平实现了蓝牙耳机充电及与蓝牙通信模式的转换,电路设计简洁、工作稳定可靠,提升了产品竞争力。提升了产品竞争力。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蓝牙耳机的充电与通信转换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
,特别是涉及一种蓝牙耳机的充电与通信转换电路。

技术介绍

[0002]蓝牙耳机以其方便性、智能化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欢迎,现有的蓝牙耳机一般配合充电盒使用,例如苹果公司的Air Pods耳机,但是市场上大部分耳机与充电盒的配合逻辑设计复杂,有些电路影响逻辑设计不合理,造成充电与通信状态混乱,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0003]中国专利2019104893179公开了一种蓝牙耳机充电通信方法,该方法实时监测通信信号、判断是否通信开始、超时判断、正常通信以及通讯终止,但该专利技术的方法电路设计复杂,成本较高,不利于市场推广。
[0004]中国专利2019215862235公开了一种用于与蓝牙耳机通信的充电底座,充电底座包括具有盒盖结构的充电底座本体,其利用设置相匹配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将各自的通信电路连接起来,实现充电底座直接与蓝牙耳机一对一进行通信操作,不用借助其他第三方设备辅助通信,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该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能实时智能识别蓝牙耳机的工作状态,智能化程度较低。
[0005]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电路设计简洁、工作稳定可靠,提升产品竞争力的蓝牙耳机及其充电盒。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解决方案如下:
[0007]一种蓝牙耳机的充电与通信转换电路,包括5V电源及外部高、低电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及第一MOS管Q1、第二MOS管Q2、第三MOS管Q3,第一电阻R1连接外部高电平及第一MOS管Q1的栅极,第二电阻R2分别连接5V电源、第一MOS管Q1的漏极及第二MOS管Q2的栅极,第二MOS管Q2的漏极与5V电源和第三电阻R3分别连接,第三MOS管Q3的栅极连接至第一MOS管Q1的漏极,第三MOS管Q3的漏极通过第四电阻R4及第三电阻R3连接至5V电源,第三MOS管Q3的源极接地;
[0008]当第一电阻R1引入高电平时,第一MOS管Q1与第二MOS管Q2导通,5V电源经过第二MOS管Q2连接至蓝牙耳机进行充电;
[0009]当第一电阻R1引入低电平时,第一MOS管Q1与第二MOS管Q2截止,第三MOS管Q3导通,5V电源经过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分压后降压为2.5V连接至蓝牙耳机,第四MOS管Q4和第五MOS管Q5导通,蓝牙耳机转换到通信模式。
[0010]进一步的,所述高电平是3V

4.2V,所述低电平是0V。
[0011]本专利技术利用第一MOS管Q1、第二MOS管Q2及第三MOS管Q3和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及第四电阻R4共同组合为一个电压转变电路,利用高电平与低电平实现了蓝牙耳机充电及与蓝牙通信模式的转换,电路设计简洁、工作稳定可靠,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附图说明
[0012]图1:本专利技术蓝牙耳机的充电与通信转换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4]请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蓝牙耳机的充电与通信转换电路原理图,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0015]本专利技术应用于蓝牙耳机及其充电盒,该充电/通信转换电路是实现5V电压到蓝牙耳机充电端的5V与2.5V的电压转换,从而达到完成蓝牙耳机充电或蓝牙耳机通信的功能,当蓝牙耳机充电端电压为5V时进入蓝牙耳机充电模式,当蓝牙耳机充电端电压为2.5V时则进入通信模式。
[0016]本专利技术的充电与通信转换电路包括5V电源及外部高、低电平,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及第一MOS管Q1、第二MOS管Q2、第三MOS管Q3,第一电阻R1连接外部高电平及第一MOS管Q1的栅极,第二电阻R2分别连接5V电源、第一MOS管Q1的漏极及第二MOS管Q2的栅极,第二MOS管Q2的漏极与5V电源和第三电阻R3分别连接,第二MOS管Q2的源极连接至第三电阻R3与第四电阻R4一端,第三MOS管Q3的栅极连接至第一MOS管Q1的漏极,第三MOS管Q3的漏极通过第四电阻R4及第三电阻R3连接至5V电源,第三MOS管Q3的源极接地。
[0017]具体的,当需要给蓝牙耳机充电时,第一电阻R1引入的高电平促使第一MOS管Q1与第二MOS管Q2导通,5V电源连接至蓝牙耳机充电端,R+、R

、L+及L

四个端子实现对耳机充电功能。
[0018]当需要与蓝牙耳机通信时,第一电阻R1引入的低电平促使第一MOS管Q1与第二MOS管Q2截止,进而第三MOS管Q3导通,5V电源经过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分压后降压为2.5V,然后输送蓝牙耳机充电端R+、R

、L+及L

四个端子,蓝牙耳机转换到通信模式,同时打开通信线路的第四MOS管Q4和第五MOS管Q5,实现通信功能。
[0019]所述高电平是3V

4.2V,所述低电平是0V。
[0020]第五电阻R5与第七电阻R7分别连接第二MOS管Q2的源极,作为串联电阻对充电电路进行保护,当充电端口意外被金属导电件相碰短路时,此时第五电阻R5与第七电阻R7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保证充电盒不会因端口短路而损坏。
[0021]第六电阻R6与第八电阻R8是耳机充电电流检测电阻,将检测到的电流信号送至主控制电路的I/O端口(图中未示出)进行处理,第九电阻R9与第十电阻R10是第四MOS管Q4和第五MOS管Q5的栅极控制电阻,接至主控制电路,第十一电阻R11与第十二电阻R12是主控制电路与耳机通信TX 信号与 RX信号的通道电阻。
[0022]本专利技术利用第一MOS管Q1、第二MOS管Q2及第三MOS管Q3和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及第四电阻R4共同组合为一个电压转变电路,利用高电平与低电平实现了蓝牙耳机充电及与蓝牙通信模式的转换,电路设计简洁、工作稳定可靠,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牙耳机的充电与通信转换电路,包括5V电源及外部高、低电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及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一电阻连接外部高电平及第一MOS管的栅极,第二电阻分别连接5V电源、第一MOS管的漏极及第二MOS管的栅极,第二MOS管的漏极与5V电源和第三电阻分别连接,第三MOS管的栅极连接至第一MOS管的漏极,第三MOS管的漏极通过第四电阻及第三电阻连接至5V电源,第三MOS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枫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领跑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