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关量机箱及其功能板卡、触发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数字逻辑控制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开关量机箱及其功能板卡、触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核电站DCS系统的控制逻辑中,往往涉及一种带有置位优先功能的SR触发器的逻辑实现;业界有一种做法是通过FPGA技术通过软件编程实现的。
[0003]FPGA实现该SR触发器时,因为综合结果的多样性,该SR触发器的输出端对同时变化的输入信号的响应,可能存在异常;也即,在SR触发器的两个输入端的信号同时变化时,以及由于干扰等因素使得原本同时变化的输入信号发生时序错位时,存在该SR触发器的输出状态由于受同步变位输入信号时序的影响而发生逻辑错误的问题。该SR触发器在核电站DCS系统中应用时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造成带有该SR触发器的板卡或者设备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关量机箱及其功能板卡、触发装置,用于通过对置位信号和复位信号进行不同时长的延时,来规避触发器异常输出;使得该触发装置具备容错能力,提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延时单元和触发单元;其中:所述延时单元的一个输入端作为所述触发装置的一个输入端,对接收到的置位信号进行延迟;所述延时单元的另一个输入端作为所述触发装置的另一个输入端,对接收到的复位信号进行延迟;所述延时单元对所述置位信号和所述复位信号的延迟时间不同;所述延时单元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触发单元的相应输入端相连;所述触发单元的输出端作为所述触发装置的输出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单元包括:用于传输所述置位信号的第一传输路径和用于传输所述复位信号的第二传输路径;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传输路径的输入端分别作为所述延时单元的一个输入端;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传输路径的输出端分别作为所述延时单元的一个输出端;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延迟时间与所述第二传输路径的延迟时间不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传输路径均包括:延时电路;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延时电路与所述第二传输路径的延时电路中,两者的延时参数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电路包括:电阻和电容;所述电阻的一端作为所述延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的一端相连,连接点作为所述延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电容的另一端接地。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中电阻值大于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中电阻值;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中电容值等于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中电容值;或者,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中电阻值小于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中电阻值;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中电容值等于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中电容值。6.根据权利要求1
‑
5任一项所述的触发装置,其特征在于,若T
S
>T
R
,则所述触发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晶强,赵宇航,宋磊,陈银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