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美颜镜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0864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风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手持美颜镜扇,包括前壳、后壳,前壳和后壳扣合后形成容纳腔,容纳腔内同轴设置有电机、风扇叶轮和风道圈;前壳包括环状外壳、与环状外壳同轴设置的导风罩,环状外壳和导风罩之间形成环形出风口;电机固定在后壳的中心,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风扇叶轮,风扇叶轮位于风道圈内;风道圈和导风罩之间形成环形出风道,环形出风道与环形出风口连通,环形出风道自进风口方向至出风口方向逐渐减小;后壳上设有进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进风口、环形出风口以及环形出风道的设计,使进风效果和出风效果最好,环形进风口为隐藏式设计,降低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且在环形出风口处增加了玻璃镜片,使产品具有多用性。品具有多用性。品具有多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美颜镜扇


[0001]本技术涉及风扇
,具体为一种手持美颜镜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及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风扇的使用已经不限于较大的家用非便携式电风扇了,为了随时随地对抗炎热的天气,手持无叶风扇被逐渐开发应用。无叶风扇因为能产生自然持续的凉风,且外表上看不到叶片,造型奇特,外表简洁美观,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手持无叶风扇,通过电力马达将空气吸入风扇内,通过手柄内独特的风道设计,将气流加速,后经无叶风扇扇头的出风口高速吹出。然而,现有的无叶风扇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普遍采用大栅格结构,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一些小物件容易不慎弄到风扇内,被扇叶撕扯,如女孩子的头发等,从而造成风扇的损坏以及被撕扯人、物的损伤或者损毁;另外,现有无叶风扇的风力较小,并且产生的噪音较大,且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多方面的使用要求,降低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手持美颜镜扇,通过进风口、环形出风口以及环形出风道的设计,使该手持美颜镜扇的进风效果和出风效果最好,且在进风口处设置有隐藏式的环形进风口,使小物件及用户的头发不能进入到风扇内,降低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另外,在环形出风口的中间位置增加了玻璃镜片,使产品具有多用性。
[0004]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持美颜镜扇,包括前壳、后壳,前壳和后壳扣合后形成容纳腔,容纳腔内同轴设置有电机、风扇叶轮和风道圈;
[0005]前壳包括环状外壳、与环状外壳同轴设置的导风罩,环状外壳和导风罩之间形成环形出风口;
[0006]电机固定在后壳的中心,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风扇叶轮,风道圈固定连接在前壳和后壳之间,风扇叶轮位于风道圈内;
[0007]风道圈和导风罩之间形成环形出风道,环形出风道与环形出风口连通,环形出风道自进风口方向至出风口方向逐渐减小;
[0008]后壳上设有进风口。
[0009]进一步的,风道圈包括圆筒部、与圆筒部连接的锥筒部,锥筒部包括筒部大端和筒部小端,筒部大端位于前壳的一侧,筒部小端与圆筒部的一端固定连接,风扇叶轮位于圆筒部内,锥筒部与导风罩之间形成环形出风道。
[0010]进一步的,导风罩为筒状,内凹设置于环状外壳内,导风罩包括筒底、锥形筒体和圆形筒体,圆形筒体与环状外壳之间形成环形出风口,锥形筒体与锥筒部之间形成风道逐渐减小的环形出风道,筒底与风扇叶轮的风扇毂相对设置。
[0011]进一步的,风扇叶轮包括至少三个周向阵列的风扇叶片,风扇叶片的外缘为弧形
外缘,弧形外缘与圆筒部同轴设置,弧形外缘与圆筒部之间形成环形缝隙,环形缝隙的间隙为1.5mm

2.5mm。
[0012]进一步的,后壳包括进风壳本体,进风壳本体的中间位置内凹形成凹陷部,凹陷部与进风壳本体通过加强筋连接,凹陷部与进风壳本体之间形成环形进风口,凹陷部上设有若干个第一进风孔,进风壳本体上设有若干个第二进风孔,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孔、第二进风孔和环形进风口。
[0013]进一步的,第一进风孔和第二进风孔形成圆环形进风面,环形进风口位于圆环进风面的中间位置。
[0014]进一步的,凹陷部为圆盘状,进风壳本体为圆环状,凹陷部的外径等于进风壳本体的内径,凹陷部与进风壳本体之间形成台阶,环形进风口位于台阶的侧面。
[0015]进一步的,若干个第一进风孔、第二进风孔、以及环形进风口共同组成有效进风曲面,有效进风曲面与风扇叶片的旋转扫略面相对设置。
[0016]进一步的,前壳的外端设有玻璃镜片,玻璃镜片位于环形出风口的内部,前壳的上端设有转轴,转轴上转动连接有保护盖,玻璃镜片位于前壳和保护盖之间。
[0017]进一步的,前壳和后壳扣合形成的一个整体的下端为手柄,手柄的尾端设有手柄尾盖,手柄上设有按键,按键通过电路板上的电路与电机电连接,电路板嵌设在手柄的内部,手柄内部还设有电池,电池通过电路板上的电路与电机电连接。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9](1)本技术的手持美颜镜扇的前壳和后壳扣合后形成容纳腔,容纳腔内同轴设置有电机、风扇叶轮和风道圈,结构紧凑,方便携带;同时,通过进风口、环形出风口以及环形出风道的设计,使该手持美颜镜扇的进风效果和出风效果最好,且环形进风口为隐藏式设计,降低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0020](2)本技术的手持美颜镜扇在环形出风口的中间位置增加了玻璃镜片,用户可通过玻璃镜片进行化妆、整理仪表等,增加了产品的多用性。
[0021](3)本技术的手持美颜镜扇能够对进入后壳内的风进行扩压和聚风,提高出风速度,且降低了噪音,方便携带使用。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0023]图1为本技术手持美颜镜扇的整体结构图(一);
[0024]图2为本技术手持美颜镜扇的整体结构图(二);
[0025]图3为本技术手持美颜镜扇的爆炸图(一);
[0026]图4为本技术手持美颜镜扇的爆炸图(二);
[0027]图5为本技术手持美颜镜扇的截面图(一);
[0028]图6为本技术手持美颜镜扇的截面图(二);
[0029]其中:1

前壳,11

环状外壳,12

导风罩,121

筒底,122

锥形筒体,123

圆形筒体,
13

环形出风口,14

连接件,15

环形出风道,2

后壳,21

进风壳本体,22

凹陷部,23

加强筋,24

环形进风口,25

第一进风孔,26

第二进风孔,27

圆环形进风面,3

电机,4

风扇叶轮,41

风扇叶片,42

弧形外缘,43

环形缝隙,5

风道圈,51

圆筒部,52

锥筒部,521

筒部大端,522

筒部小端,6

玻璃镜片,7

转轴,8

保护盖,9

手柄,91

手柄尾盖,92

按键,93

电路板,9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美颜镜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后壳,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扣合后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同轴设置有电机、风扇叶轮和风道圈;所述前壳包括环状外壳、与所述环状外壳同轴设置的导风罩,所述环状外壳和所述导风罩之间形成环形出风口;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后壳的中心,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所述风扇叶轮,所述风道圈固定连接在所述前壳和后壳之间,所述风扇叶轮位于所述风道圈内;所述风道圈和所述导风罩之间形成环形出风道,所述环形出风道与所述环形出风口连通,所述环形出风道自进风口方向至出风口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后壳上设有进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美颜镜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圈包括圆筒部、与所述圆筒部连接的锥筒部,所述锥筒部包括筒部大端和筒部小端,所述筒部大端位于所述前壳的一侧,所述筒部小端与所述圆筒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风扇叶轮位于所述圆筒部内,所述锥筒部与所述导风罩之间形成所述环形出风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美颜镜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为筒状,内凹设置于所述环状外壳内,所述导风罩包括筒底、锥形筒体和圆形筒体,所述圆形筒体与所述环状外壳之间形成所述环形出风口,所述锥形筒体与所述锥筒部之间形成风道逐渐减小的所述环形出风道,所述筒底与所述风扇叶轮的风扇毂相对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美颜镜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叶轮包括至少三个周向阵列的风扇叶片,所述风扇叶片的外缘为弧形外缘,所述弧形外缘与所述圆筒部同轴设置,所述弧形外缘与所述圆筒部之间形成环形缝隙,所述环形缝隙的间隙为1.5mm

2.5mm。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星司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