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扇形光斑的微结构透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0838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现扇形光斑的微结构透镜,涉及到光学透镜技术领域,第一圆环的内壁中部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圆环内设置有环形板,环形板的周侧位于第一凹槽的内腔,第一圆环的内壁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限位槽,环形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圆环,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圆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环形板的上表面贴合连接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环形板,使得转动环形板调节挡板开口的大小,使得改变光源照射到扇形透镜主体的大小,通过设置有防尘盖,避免灰尘进行空心柱透镜造成影响,通过固定环与尼龙绳的设置,防止使用者的疏忽而造成防尘盖的丢失。防止使用者的疏忽而造成防尘盖的丢失。防止使用者的疏忽而造成防尘盖的丢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扇形光斑的微结构透镜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透镜
,特别涉及一种实现扇形光斑的微结构透镜。

技术介绍

[0002]透镜是用透明物质制成的表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光学元件,镜头是由几片透镜组成的,有塑胶透镜(plastic)和玻璃透镜(glass)两种,玻璃透镜比塑胶贵,通常摄像头用的镜头构造有:1P、2P、1G1P、1G2P、2G2P、4G等,透镜越多,成本越高,因此一个品质好的摄像头应该是采用玻璃镜头的,其成像效果要比塑胶镜头好,在天文、军事、交通、医学、艺术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0003]但现有的透镜在使用时,都是通过光源直接对透镜进行照射,不具有可调节光源照射到透镜大小的功能。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实现扇形光斑的微结构透镜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扇形光斑的微结构透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现扇形光斑的微结构透镜,所述第一圆环的内壁中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圆环内设置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周侧位于第一凹槽的内腔,所述第一圆环的内壁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环形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圆环,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圆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板的上表面贴合连接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挡板,所述环形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限位滑槽,且多个限位滑槽呈正多边形,所述挡板下表面一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的下端位于限位滑槽的内腔并与限位滑槽相适配,所述挡板的上表面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滑杆,所述限位滑杆位于限位槽的内腔。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圆环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环形板的一侧面开设有第二凹槽。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多次呈等间距水平分布的卡齿,所述卡块的一端位于第二凹槽的内腔。
[0008]优选的,所述环形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空心柱,所述空心柱的内壁中部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空心柱内设置有扇形透镜主体,所述扇形透镜主体的周侧位于第三凹槽的内腔。
[0009]优选的,所述空心柱的下方设置有防尘盖,所述防尘盖的内壁上端与空心柱的外表面下端均固定设置有弧形凸起。
[0010]优选的,所述防尘盖的一侧面与空心柱的一侧面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空心柱的一侧设置有尼龙绳,所述尼龙绳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环固定连接。
[0011]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2]1、本技术通过在第一圆环内设置有环形板,环形板上开设有限位滑槽,通过转动环形板,使得限位滑槽转动带动限位滑块滑动,限位滑块带动挡板滑动,挡板带动限位滑杆滑动,可通过转动环形板调节挡板开口的大小,使得改变光源照射到扇形透镜主体的大小,同时可防止光源照射扇形透镜主体时,其它光源对扇形透镜主体造成影响;
[0013]2、本技术通过在空心柱的下方设置有防尘盖,空心柱与防尘盖上均设置有弧形凸起,通过弧形凸起可将防尘盖固定在空心柱上,可避免灰尘进行空心柱内对扇形透镜主体投射出影像的清晰度造成影响,通过固定环与尼龙绳的设置,可防止防尘盖从空心柱上拿下时,因使用者的疏忽而造成防尘盖的丢失。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圆环结构俯剖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环形板结构俯剖示意图。
[0017]图中:1、第一圆环;2、第一凹槽;3、环形板;4、连接杆;5、限位槽;6、第二圆环;7、挡板;8、限位滑槽;9、限位滑块;10、限位滑杆;11、卡块;12、第二凹槽;13、卡齿;14、空心柱;15、第三凹槽;16、扇形透镜主体;17、防尘盖;18、弧形凸起;19、固定环;20、尼龙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3所示的一种实现扇形光斑的微结构透镜,包括第一圆环1,第一圆环1的内壁中部开设有第一凹槽2,第一圆环1内设置有环形板3,环形板3的周侧位于第一凹槽2的内腔,使得环形板3在第一圆环1内转动,第一圆环1的内壁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连接杆4,连接杆4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限位槽5,环形板3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圆环6,连接杆4的一端与第二圆环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环形板3的上表面贴合连接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挡板7,环形板3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限位滑槽8,且多个限位滑槽8呈正多边形,挡板7下表面一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9,限位滑块9的下端位于限位滑槽8的内腔并与限位滑槽8相适配,挡板7的上表面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滑杆10,限位滑杆10位于限位槽5的内腔,通过转动环形板3使得限位滑槽8进行转动,从而使得限位滑块9在限位滑槽8水平滑动,通过限位滑槽8滑动带动挡板7滑动,使得多个挡板7错位滑动,从而使得多个挡板7展开,这时挡板7滑动带限位滑杆10在限位槽5内滑动,使得将挡板7进行限位,使得改变光源照射在透镜上的大小,同时可防止其他光源照射到透镜上,影响到透镜的投射影像。
[0020]第一圆环1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卡块11,环形板3的一侧面开设有第二凹槽12,第二凹槽12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多次呈等间距水平分布的卡齿13,卡块11的一端位于第二凹槽12的内腔,卡块11与两个卡齿13之间的间隙相适配,使得卡齿13将卡块11进行限位
卡紧,防止环形板3在不受力的作用下出现自传,而导致挡板7打开,对透镜造成损伤,环形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空心柱14,空心柱14上端开口与环形板3内腔相连通,空心柱14下端开口与外界相连通,使得光源从空心柱14上端照射透镜时,透镜投射的影像从空心柱14的下端开口投射到外界。
[0021]空心柱14的内壁中部开设有第三凹槽15,空心柱14内设置有扇形透镜主体16,扇形透镜主体16的周侧位于第三凹槽15的内腔,空心柱14可对扇形透镜主体16进行保护,同时可防止本装置使用时,其他光源对扇形透镜主体16进行影响,空心柱14的下方设置有防尘盖17,防尘盖17的内壁上端与空心柱14的外表面下端均固定设置有弧形凸起18,两个弧形凸起18呈上下设置,通过两个弧形凸起18的相互卡紧,使得防尘盖17固定在空心柱14上,防止灰尘进行空心柱14内对扇形透镜主体投射16出影像的清晰度造成影响,防尘盖17的一侧面与空心柱14的一侧面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9,空心柱14的一侧设置有尼龙绳20,尼龙绳2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环19固定连接,防止防尘盖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扇形光斑的微结构透镜,包括第一圆环(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环(1)的内壁中部开设有第一凹槽(2),所述第一圆环(1)内设置有环形板(3),所述环形板(3)的周侧位于第一凹槽(2)的内腔,所述第一圆环(1)的内壁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限位槽(5),所述环形板(3)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圆环(6),所述连接杆(4)的一端与第二圆环(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板(3)的上表面贴合连接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挡板(7),所述环形板(3)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限位滑槽(8),且多个限位滑槽(8)呈正多边形,所述挡板(7)下表面一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9),所述限位滑块(9)的下端位于限位滑槽(8)的内腔并与限位滑槽(8)相适配,所述挡板(7)的上表面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滑杆(10),所述限位滑杆(10)位于限位槽(5)的内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扇形光斑的微结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环(1)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卡块(11),所述环形板(3)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日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彩丞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