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用水箱及外降温真空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0699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共用水箱及外降温真空机组,包括钢架,离心泵,三通阀,供液管道,水箱,水喷射真空泵,循环泵,石墨换热器,其中钢架水平设置在地面上,其上安装有七个离心泵,离心泵出口端通过三通阀经供液管道一端与水箱底部阀连接,另一端连接水喷射真空泵,水喷射真空泵数量与离心泵数量相同,且水喷射真空泵末端共同连接在水箱的上部一侧,循环泵与离心泵相垂直设置在钢架上,循环泵出口一端通过阀连接水箱,另一端与所述石墨换热器底部阀连接,石墨换热器上出口经所述供液管道阀连接至水箱顶部所设的循环回流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既节省了系统的材料消耗,缩小占地面积,降低操作难度,同时又方便检修,满足了生产的高效稳定性。高效稳定性。高效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共用水箱及外降温真空机组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共用水箱及外降温真空机组。

技术介绍

[0002]现如今,在化工设备生产的过程中,车间脱溶工序实际需要七套水喷射真空泵来抽真空,现有技术的水喷射真空泵采用一台真空泵对应一台水箱,当实际化工生产中所需真空泵较多时,这种一对一式的结构占地面积大,水箱降温系统、补水系统、排污系统、液位计等连接管路比较繁琐,操作不便,不利于污水的集中排放治理;水箱内水的降温采用内盘管形式,一旦内盘管泄漏,不容易发现和检修,并且对于含酸、氯、苯等腐蚀性物质的真空系统,内盘管的材质受限,使用石墨类材质实现较困难。现有的生产设备结构定型,已经标准化,真空泵生产厂家可以进行流水线生产,以降低生产成本,但化工生产企业的气体成分复杂,固定的形式和材质不能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共用水箱及外降温真空机组,既节省了系统的材料消耗,缩小占地面积,降低操作难度,实现污水的集中排放治理,同时又解决了发现故障及时性的问题,方便检修和维护,满足生产过程的高效稳定性。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共用水箱及外降温真空机组,钢架,离心泵,三通阀,供液管道,水箱,水喷射真空泵,循环泵,石墨换热器;
[0005]所述钢架水平设置在地面上,所述钢架上并排均匀安装有七个离心泵,每个所述离心泵出口端通过所述三通阀经所述供液管道一端与所述水箱底部阀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水喷射真空泵,所述水喷射真空泵数量与所述离心泵数量相同,且每个所述水喷射真空泵末端共同连接在所述水箱的上部一侧,所述循环泵与所述离心泵相垂直设置在钢架上,所述循环泵出口一端通过阀连接所述水箱,另一端与所述石墨换热器底部阀连接,所述石墨换热器上出口经所述供液管道阀连接至所述水箱顶部所设的循环回流口。
[0006]进一步的,所述水箱包括液位计口、循环出液口、溢流口、放净口,所述水箱一侧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液位计口,另一侧上部设置有循环出液口,中部设置有溢流口,所述水箱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所述放净口。
[0007]进一步的,所述水喷射真空泵与所述供液管道中间安装有缓冲罐,所述缓冲罐底部安装有泄压阀。
[0008]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泵上设置有排污管道、排污三通、止回阀、排污球阀、排污口,所述排污管道连接外界污水处理系统。
[0009]进一步的,所述石墨换热器包括管程、壳程、降温水进口和降温水出口,所述降温水进口设置在所述石墨换热器底部靠近所述水箱一侧,所述降温水出口设置在所述石墨换热器顶部远离所述水箱一侧。
[0010]进一步的,所述水箱上设置的液位计口上安装有一套双法兰液位计。
[0011]进一步的,所述石墨换热器的所述管程内通设工作液,所述壳程内通设零下15摄氏度的冷冻盐水。
[0012]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3]1、现有技术的水喷射真空泵采用一台真空泵对应一台水箱式设置,而本技术共用水箱及外降温真空机组简化为七台水喷射真空泵共用一台大水箱,比原来七台小水箱节省了材料消耗,缩小了占地面积。
[0014]2、水箱的排污通过循环泵出口三通排放,实现污水的集中排放治理;同时共用水箱只采用一套双法兰液位计即可,较原来节省了六套液位计及其辅件。
[0015]3、水箱内工作液的降温采用一套循环泵与外置石墨换热器组合,较原来的七套内盘管循环降温形式相比,操作简便,换热器采用石墨材质,能够耐酸、氯、苯等腐蚀性物质,将换热器外置,优点在于容易发现故障,比内盘管形式便于检修和维护。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9]图中:1、包括钢架;2、离心泵;3、三通阀;4、供液管道;5、水箱;51、循环回流口;52、液位计口;53、循环出液口;54、溢流口;55、放净口;6、水喷射真空泵;63、缓冲罐;64、泄压阀;7、循环泵;71、排污管道;72、排污三通;73、止回阀;74、排污球阀;75、排污口;8、石墨换热器;81、管程; 82、壳程;83、降温水进口;84、降温水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内容作进一步的阐述,但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
[0021]如图1

3所示,一种共用水箱及外降温真空机组,其特征在于:钢架,离心泵2,三通阀3,供液管道4,水箱5,水喷射真空泵6,循环泵7,石墨换热器8;
[0022]所述钢架水平设置在地面上,所述钢架上并排均匀安装有七个离心泵2,每个所述离心泵2出口端通过所述三通阀3经所述供液管道4一端与所述水箱5 底部阀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水喷射真空泵6,所述水喷射真空泵6数量与所述离心泵2数量相同,且每个所述水喷射真空泵6末端共同连接在所述水箱5的上部一侧,所述循环泵7与所述离心泵2相垂直设置在钢架上,所述循环泵7 出口一端通过阀连接所述水箱5,另一端与所述石墨换热器8底部阀连接,所述石墨换热器8上出口经所述供液管道4阀连接至所述水箱5顶部所设的循环回流口51。
[0023]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水箱5包括液位计口52、循环出液口53、溢流口54、放净口55,所述水箱5一侧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液位计口52,另一侧上部设置有循环出液口53,中部设置有溢流口54,所述水箱5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所述放净口55。
[0024]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水喷射真空泵6与所述供液管道4中间安装有缓冲罐63,能保证系统的水压稳定,所述缓冲罐63底部安装有泄压阀64,可以提高整个工作过程的安全
性能。
[0025]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循环泵7上设置有排污管道71、排污三通72、止回阀73、排污球阀74、排污口75,所述排污管道71连接外界污水处理系统,节省了材料,操作便捷,更易于环保治理。
[0026]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石墨换热器8包括管程81、壳程82、降温水进口83 和降温水出口84,所述降温水进口83设置在所述石墨换热器8底部靠近所述水箱5一侧,所述降温水出口84设置在所述石墨换热器8顶部远离所述水箱5一侧。
[0027]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水箱5上设置的液位计口52上安装有一套双法兰液位计。
[0028]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石墨换热器8的所述管程81内通设工作液,所述壳程82内通设零下15摄氏度的冷冻盐水。
[0029]本技术的工作流程及原理:
[0030]在化工设备生产的过程中,车间脱溶工序实际需要七套水喷射真空泵6来抽真空,本技术将现有技术采用水喷射真空泵6采用一台真空泵对应一台水箱5简化为七台水喷射真空泵6共用一台大水箱5的形式,较原先节省了材料消耗,缩小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用水箱及外降温真空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架(1),离心泵(2),三通阀(3),供液管道(4),水箱(5),水喷射真空泵(6),循环泵(7),石墨换热器(8);所述钢架(1)水平设置在地面上,所述钢架(1)上并排均匀安装有七个离心泵(2),每个所述离心泵(2)出口端通过所述三通阀(3)经所述供液管道(4)一端与所述水箱(5)底部阀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水喷射真空泵(6),所述水喷射真空泵(6)数量与所述离心泵(2)数量相同,且每个所述水喷射真空泵(6)末端共同连接在所述水箱(5)的上部一侧,所述循环泵(7)与所述离心泵(2)相垂直设置在钢架(1)上,所述循环泵(7)出口一端通过阀连接所述水箱(5),另一端与所述石墨换热器(8)底部阀连接,所述石墨换热器(8)上出口经所述供液管道(4)阀连接至所述水箱(5)顶部所设的循环回流口(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用水箱及外降温真空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5)包括液位计口(52)、循环出液口(53)、溢流口(54)、放净口(55),所述水箱(5)一侧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液位计口(52),另一侧上部设置有循环出液口(53),中部设置有溢流口(54),所述水箱(5)底部中间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洪飞
申请(专利权)人:怀仁市普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