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片机缝点固定辅助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0674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缝片机缝点固定辅助机构,包括:横向移动单元、纵向移动单元、两垂直移动单元、第一压紧单元、第二压紧单元、第三压紧单元;横向移动单元连接并驱动纵向移动单元沿横向方向位移,纵向移动单元的滑动部连接并带动两个垂直移动单元沿纵向方向移动,其中一垂直移动单元的移动部连接并带动第一、第二压紧单元沿垂直方向移动,另一垂直移动单元的移动部连接并带动第三压紧单元沿垂直方向移动;第一、第二、第三压紧单元沿纵向方向依次排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缝片机缝点固定辅助机构,可对布料的缝点区域进行中心和两端外围的三处辅助固定,结构简洁、成本低,提高了缝制效率和质量。和质量。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缝片机缝点固定辅助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机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缝片机缝制时,配合缝片机对布料进行缝点固定的辅助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边坡支护、基坑支护、挡土墙防护、围堰、应急救援、自然灾害的修复工程及地基加固等相关领域,通常会采用内部可快速盛装碎石、泥土、砂砾等填充物的工程构件,所述工程构件比较典型的是传统的土工袋,也有新型结构的,比如中国专利CN204715337U公开的“一种高效软基固化工程构件”等。无论传统或新结构的,主体通常都采用俗称的土工布等布料利用缝片机进行缝制制成所需的袋状或包状,在缝制过程中,为防止布料串位导致缝制错位、良品率降低,则需要人工或相应的辅助机构进行布料的辅助定位、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缝片机缝点固定辅助机构,具体为:
[0004]包括:横向移动单元、纵向移动单元、两垂直移动单元、第一压紧单元、第二压紧单元、第三压紧单元;
[0005]横向移动单元连接并驱动纵向移动单元沿横向方向位移,纵向移动单元的滑动部连接并带动两个垂直移动单元沿纵向方向移动,其中一垂直移动单元的移动部连接并带动第一、第二压紧单元沿垂直方向移动,另一垂直移动单元的移动部连接并带动第三压紧单元沿垂直方向移动;第一、第二、第三压紧单元沿纵向方向依次排布。
[0006]进一步,第一压紧单元包括角铁状的上角铁部、下角铁部,上角铁部与对应的垂直移动单元的移动部相固定,上、下角铁部的水平板之前垂直设置有若干根导向柱,每根导向柱底端与下角铁部的水平板相固接;导向柱上端贯穿上角铁部的水平板对应开设的通孔,导向柱位于上角铁部的水平板与下角铁部的水平板之间的柱体外套设有弹簧,导向柱位于上角铁部的水平板之上的端部设有限位部,限位部尺寸大于通孔的直径。
[0007]进一步,导向柱为带有头部的螺栓,下角铁部的水平板设有对应的通孔,螺栓穿过通孔,且头部位于水平板下,通孔开有容纳头部的倒角,使得水平板下表面保持平整表面,水平板上表面的螺纹杆旋紧一螺母,螺母与螺栓头部共同夹紧水平板,使螺栓与下角铁部的水平板相固接。
[0008]进一步,限位部为一螺母,导向柱上端设有螺纹,两者螺纹固接。
[0009]进一步,第二压紧单元包括水平延伸杆和L型压板;水平延伸杆一端与对应的垂直移动单元的移动部相固定;L型压板包括一体成型的横板部和纵板部,横板部垂直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顶部与水平延伸杆通过一销轴转动连接,销轴的轴心与L型压板的底部平面相平行,且与第二压紧单元的垂直移动方向相垂直。
[0010]进一步,第三压紧单元包括水平延伸板和竖直板,竖直板的板体下端沿纵向方向依次固设有若干个压紧钮,竖直板的上端一侧与水平延伸板的右端固接,水平延伸板的左
端则通过一连接板与对应的垂直移动单元的移动部相固定。
[0011]进一步,每个垂直移动单元包括固定部和移动部,所述固定部为一伸缩气缸,伸缩方向为垂直方向,伸缩杆顶端与移动部的顶部的横向板体固接,伸缩气缸的缸体设有滑槽,滑槽与移动部对应侧固设的滑轨相配合。
[0012]进一步,所述的纵向移动单元包括作为固定部的导向方钢110、作为滑动部的滑动方钢、皮带组、步进电机,皮带组设于导向方钢内,皮带组的主动轮与步进电机的电机轴同轴固接,步进电机与导向方钢相固定,滑动方钢与导向方钢通过滑动副相滑动连接,且滑动方钢通过一连接片与皮带组的皮带相固接;两个垂直移动单元的固定部则分别与滑动方钢相固接。
[0013]进一步,所述横向移动单元包括横向伸缩气缸,横向伸缩气缸的伸缩杆头部与纵向移动单元的固定部的中部相固接。
[0014]进一步,还设有导向套和导向杆,导向套滑动套设于导向杆上,导向杆的头部与纵向移动单元的固定部相固定,尾部还设有防脱部。
[0015]本技术的缝片机缝点固定辅助机构,可对布料的缝点区域进行中心和两端外围的三处辅助固定,结构简洁、成本低,提高了缝制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其中隐去了第二、第三压紧单元(600、700);
[0019]图3为第一压紧单元500的侧视示意图;
[0020]图4为主要展现第二压紧单元600的主视示意图;
[0021]图5为第二压紧单元600的侧视示意图;
[0022]图6为主要展现第三压紧单元700的主视示意图;
[0023]图7为第三压紧单元700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5]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6]如图1至图7所示的本技术的缝片机缝点固定辅助机构,用于配合缝片机(各附图中未示出)在对布料缝制时对布料的缝点附近区域进行压紧固定的辅助机构;
[0027]参考图1所示,本机构包括:横向移动单元800、纵向移动单元 100、两垂直移动单元300、第一压紧单元500、第二压紧单元600、第三压紧单元700;
[0028]横向移动单元800连接并驱动纵向移动单元100沿横向方向位移,纵向移动单元100连接并带动两个垂直移动单元300沿纵向方向移动,其中一垂直移动单元300连接并带动第一、第二压紧单元(500、600) 沿垂直方向移动,另一垂直移动单元300连接并带动第三
压紧单元 700沿垂直方向移动;第一、第二、第三压紧单元(500、600、700) 沿纵向方向依次排布;
[0029]其中,结合图2和图3所示,第一压紧单元500包括角铁状的上角铁部510、下角铁部520,上角铁部510与对应的垂直移动单元300 的移动部320相固定,上、下角铁部(510、520)的水平板之前垂直设置有若干根导向柱530,每根导向柱530底端与下角铁部520的水平板相固接;具体形式为导向柱530为带有头部的螺栓,下角铁部 520的水平板设有对应的通孔,螺栓穿过通孔,且头部位于水平板下,通孔开有容纳头部的倒角,使得水平板下表面保持平整表面,水平板上表面的螺纹杆旋紧一螺母533,螺母533与螺栓头部共同夹紧水平板,使螺栓与下角铁部520的水平板相固接;也可以为较简单的结构,即水平板设有对应的螺纹孔,且螺栓与螺纹孔实现螺纹紧固连接;
[0030]导向柱530上端贯穿上角铁部510的水平板对应开设的通孔,导向柱530位于上角铁部510的水平板与下角铁部520的水平板之间的柱体外套设有弹簧531,导向柱530位于上角铁部510的水平板之上的端部设有限位部532,限位部532尺寸大于通孔的直径;具体的,限位部532为一螺母,导向柱上端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缝片机缝点固定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移动单元、纵向移动单元、两垂直移动单元、第一压紧单元、第二压紧单元、第三压紧单元;横向移动单元连接并驱动纵向移动单元沿横向方向位移,纵向移动单元的滑动部连接并带动两个垂直移动单元沿纵向方向移动,其中一垂直移动单元的移动部连接并带动第一、第二压紧单元沿垂直方向移动,另一垂直移动单元的移动部连接并带动第三压紧单元沿垂直方向移动;第一、第二、第三压紧单元沿纵向方向依次排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片机缝点固定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压紧单元包括角铁状的上角铁部、下角铁部,上角铁部与对应的垂直移动单元的移动部相固定,上、下角铁部的水平板之前垂直设置有若干根导向柱,每根导向柱底端与下角铁部的水平板相固接;导向柱上端贯穿上角铁部的水平板对应开设的通孔,导向柱位于上角铁部的水平板与下角铁部的水平板之间的柱体外套设有弹簧,导向柱位于上角铁部的水平板之上的端部设有限位部,限位部尺寸大于通孔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片机缝点固定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导向柱为带有头部的螺栓,下角铁部的水平板设有对应的通孔,螺栓穿过通孔,且头部位于水平板下,通孔开有容纳头部的倒角,使得水平板下表面保持平整表面,水平板上表面的螺纹杆旋紧一螺母,螺母与螺栓头部共同夹紧水平板,使螺栓与下角铁部的水平板相固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片机缝点固定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限位部为一螺母,导向柱上端设有螺纹,两者螺纹固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片机缝点固定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二压紧单元包括水平延伸杆和L型压板;水平延伸杆一端与对应的垂直移动单元的移动部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旭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昭旭鑫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